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拾遺物語

「我們身邊的這一波人都不是當初的模樣了,只有李健還是當年那個李健。」

——高曉松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4月5日晚上,

湖南衛視播出的《歌手2019》,

將歌王的競爭推向白熱化。

但節目結束後,

樂評人鄒小櫻發微博@湖南衛視歌手:

「評價什麼的先放一邊,

我就問一件事:

今晚歌手演唱的六首奧斯卡大熱金曲,

你們確定真有拿到版權?」

第二天,索雅音樂版權代理公司回應:

「昨晚《歌手》中使用的這四首歌曲,

均是我司所管理的詞曲音樂作品,

截至目前,

我們從未向《歌手》發放任何授權許可。」

《歌手》欄目組以及多位歌手,

又一次引發版權糾紛。

說到版權,我必須得說說歌手李健了。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2017年,李健參加《歌手》。

在一輪比賽中,

他想演唱許飛寫的《父親寫的散文詩》。

於是給許飛打電話:「我可以唱嗎?」

許飛說:「沒問題。」

李健說:「我要給你版權費。」

許飛說:「健哥,用不著。」

李健說:「你必須要,這是對你的尊重。」

許飛當時無比震驚:

「很多歌星都翻唱過這首歌,

但只有李健老師跟我要授權。」

2017年,《歌手》總決賽,

李健演唱了一組串燒歌曲,

其中兩首改編自《女兒情》《唐僧抒懷》。

這兩首歌的作者是許鏡清。

許鏡清後來發微博說:

「很多明星歌手未經授權,

隨意在商演中唱別人辛苦創作的歌,

這是侵權行為。

李健卻不然,他唱我的歌,

不僅打電話徵求我的意見,

還支付版權費。」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在眾多歌手中,李健特別另類。

2015年參加《歌手》後,

李健一時紅得發紫,

無數採訪和商演蜂擁而至,

但節目一結束,

李健就躲到美國寫歌去了。

一般情況下,一個明星大紅後,

都會趁機想方設法大肆撈金,

但李健卻是那麼另類:

電視台出高價讓他參加真人秀,

「對不起,我不適合。」

電影公司出高價讓他拍電影,

「對不起,我不適合。」

很多品牌出高價讓他拍廣告,

「對不起,這種我不接。」

助理說:「你這是把錢往河裡扔啊!」

但李健說:「人需要格外保護好自己的才華。」

很多人說:「李健難得,拒絕名利。」

但李健說:「我不是拒絕名利,我只是不想讓名利損耗我對音樂的熱情。」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歌手李榮浩很喜歡李健,

他參加《我是歌手》時,

便去找李健交換微信。

沒想到李健說:「我沒有微信。」

李健掏出手機後,

歌手們都嚇了一跳,

這竟是一款老式諾基亞,

「我2002年買的。」

李健不僅不買智能手機,

他還不買房,

「我不買房子,我一個房子都沒有。」

那李健買什麼呢?

他買吉他。

「我喜歡彈琴,我買很多吉他。

我買吉他比買房子更有愉悅感。」

他買CD。

歌手鍾立風回憶他去李健家做客時的情景:

「我騎車到了之後,

看見一個乾淨明亮的院子。

客廳里充滿CD、書籍,

主人品位一目了然。」

他買書籍。

李健曾給粉絲推薦過他看的書:

●《在路上》

●《哈扎爾辭典》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追憶似水年華》

●《文學回憶錄》

●《萬物靜默如謎》

●《博爾赫斯全集》

…………

李健幾乎不社交不參加飯局,

他平時的時間,

都分給了聽歌、看書、寫歌、健身,

「歌手應該專註於歌曲、音樂,而不應該忙於其他。」

在《我是歌手》節目上,

李健無意中說過一句話:

「一個原創歌手,你看看他聽什麼唱片,看什麼書,基本能了解這個人。」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參加《我是歌手》後,

李健成了「萬人迷」,

記者問他:「你知道么,很多女人都愛你。」

李健回答了這樣一段話:

「我對女人充滿了關愛和尊敬,

但我不會跟女性走得太近,

也不可能離婚。

我也喜歡很多女孩子,

但遠遠欣賞就夠了。

我們可以欣賞很多人,

但不一定要去佔有她。」

李健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李健從小到大的偶像是蘇菲·瑪索,

一次電影節,蘇菲·瑪索來了。

一朋友說:「我可以安排你跟她見面。」

李健擺擺手:「不見了,我遠遠喜歡就夠了。」

李健在圈內的女性好友並不少,

但出道這麼多年了,

他始終保持著零緋聞的紀錄。

李健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絕不結交異性閨蜜。

第二:絕不參加一對一私下聚會。

這個世界充滿了誘惑,

但李健不給自己一點機會。

不要以為李健就不懂浪漫了,

其妻「孟小蓓」曾有一個微博,

記錄了她和李健的甜蜜生活:


昨晚回來的出差先生(李健)隔著紗窗說:

「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

否則只是無意義的留白……」

這樣的浪漫比比皆是。

對全世界高冷,只對一個人賣萌。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在《歌手》花絮中,

李健的經紀人沈夢辰,

透露過李健的一些情況:

「歌手們聚在一起聊天時,

李健永遠是第一個回房間,

每次有歌手被淘汰,

他也不像其他歌手一樣去送行。」

李健跟很多人不一樣,

他對待朋友特別清冷。

有一次媒體問他:朋友相處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李健回答:敬而遠之。

「我喜歡跟自己相處,不太喜歡東北人吃啊喝啊那一套。」

民謠歌手鍾立風,

跟李健是二十年的朋友了,

他使勁回憶跟李健的交往,

依然找不到怎麼結識的蛛絲馬跡:

「我記不起我們第一次相遇是什麼時候,但又覺餘味悠揚。」

有一次,鍾立風開音樂會。

「中間有個環節是燈光滅掉之後,

我要站在觀眾席上某個角落唱歌,

當燈光打過來的時候,

我突然發現李健就坐在我旁邊。

他來捧場,竟沒有給我打一聲招呼。」

不迎合、不粘膩、不隨眾、不掛杯,

對待友情總是淡淡如水,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2018年,李健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

決賽之後,李健對學員說:

「節目結束了,

以後需要我幫助的,

隨時可以回來找我。」

在很多人看來,

這不過是一句客套話,

只可一聽,不可當真。

有一個學員叫康樹龍,

在《中國好聲音》結束後,

整理了三首歌曲準備發布,

發布之前,他想找李健給點建議。

康樹龍本以為李健會婉拒,

因為一般節目結束之後,

學員與導師就不再聯繫了,

而且李健正忙著籌備演唱會,

但沒想到李健竟一口答應了:

「好聲音一別數日,

本以為與健哥的緣分隨決賽一同謝幕,

近日整理作品準備發行,

心想若能得師指點一二必會受益終身,

故簡訊擾之,

未成想健哥二話不說,

在今年首場個唱之緊要關頭,

抽出時間逐字逐句為我指導,

從歌詞到編曲,無不親自上手。」

把客套話當成承諾來履行,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特別溫和。

但如果李健當你是真朋友,

你會看到他「扎人」的一面。

龐龍跟李健相交20年了,

十幾年前,

龐龍以一首《兩隻蝴蝶》紅透全國。

當大家紛紛稱讚龐龍時,

李健卻私下對他說了一句:

「老龐,你不要老唱《兩隻蝴蝶》這樣的歌。」

汪峰跟李健相交20年了,

他倆有一次在一起聊天,

聊著聊著,汪峰就想抽煙了,

「想抽一根,希望你能略微……」

汪峰話還沒講完,李健就說:

「最好別抽,因為我還要錄音呢,

我一聞著煙這嗓子就很不溫馨,

老汪,你以後應該少抽點煙。」

2018年,毛不易出了新唱片後,

李健寫了一番話鄭重告誡毛不易:

「你需要格外保護好自己的才華。

怎麼保護?

去鍛煉身體,

減少不必要的工作,

買輛車遠離人群自己生活,

多練琴,多閱讀,

至少現階段需要這樣做……」

李健本可以不說這些很「扎人」的話:

「你不要老唱《兩隻蝴蝶》這樣的歌。」

「你以後應該少抽點煙。」

「你需要格外保護好自己的才華。」

但不說他心裡就很不舒服,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諍友。」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和靳東,

有一次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座談會。

靳東問台下的學生:

「你們的理想是什麼?」

沒有人作答。

靳東說:「那就是沒有理想。」

李健急忙補充:「他們這麼羞澀,我覺得就應該有理想。」

接著靳東又說:

「我喜歡人大學生身上的一點,

就是你們比我的學弟學妹要真。」

這句話意味很明顯,

就是諷刺戲劇學院學生的打扮過於輕佻。

李健馬上接過去說:

「沒有沒有,其實是這樣,

他們是戴這種框架眼鏡,

戲劇學院戴的是隱形眼鏡,

都一樣,都很真。」

靳東的話,很像我們的長輩和老師,

隱約充滿了對年輕人的輕蔑和俯視,

而李健的回答則充滿了尊重和包容。

李健跟很多明星有一點非常不一樣,

就是他特別喜歡平視每一個人,

既不仰視,也不俯視。

俯視者狂,高高在上,藐小了對方。

仰視者弱,誠惶誠恐,藐小了自己。

李健喜歡平視每一個人,

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

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

在《中國好聲音》上,

選手郝亞青含淚說:「我是個活動歌手。」

導師問:「什麼是活動歌手?」

哈林解釋:「就是大樓開幕時就去……」

李健淡淡地說:「哦,和我們也差不多啊。」

善待和尊重每一個人的高度,

李健,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李健:歌手中的另類

李健不喜歡被人叫做偶像,

「我只是一個音樂人而已。」

李健也不喜歡把歌迷叫做「粉絲」,

「我把歌迷都叫做聽友。

大家是朋友,

只是因為欣賞同一種音樂而聚在了一起。」

李健雖然不喜歡被人叫偶像,

但我卻覺得他特別適合做偶像。

知乎上有個提問:偶像的價值是什麼?

我很喜歡一個網友的回答:

「大概是他會發光,然後照亮了我。」

「成為他,或者在成為他的路上成為了自己。」

我還很喜歡另一個網友的回答:

「你會喜歡一個偶像,

多半是他教會了你以前你不懂的道理,

而他發光的那些屬性是你也想擁有的。

最好的支持,不是多狂熱,

而是把喜歡的品質保留下來,

讓別人知道,

支持他們的人,是一群努力的人。」

如果有人問我從李健身上學到了什麼?

我會回答: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