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包拯,北宋名臣,因廉潔奉公、鐵面無私,敢於為老百姓伸冤,受到人們的尊敬,「為人剛嚴﹐不可干以私﹐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包拯死後,人們將他當神明來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是黑面形象,亦有「包青天」之稱。

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患病去世,時年64歲。包拯去世後,宋仁宗親臨弔唁,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長久以來,在影視劇的渲染下,人們只知包拯斷案鐵面無私,對他身後事就鮮為人知了。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然而,誰曾想像包拯死後連遺骨都難以保全,這是怎麼一回事呢?1973年的春天,合肥一家企業在安徽市大興集建石灰窯,便在《安徽日報》上刊登了一個通知,希望有關部門能將這裡的包拯墓地遷走。

當時安徽省專業的考古人員比較缺乏,最終有關部門只能從省博物館、市文化局以及包拯後裔中組成一個十幾人組成的班子,搶救發掘工作即將開始。史書記載,包拯在開封去世後歸葬於合肥大興集,據說出殯下葬那天,合肥7個城門抬出了21口棺材,讓人真假難辨。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橫在考古小組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出現了,包拯墓地具體位置在哪裡。這是一片墓地,究竟哪座是包拯的墓地,考古小組決定選擇最小的墓地來發現,積累經驗後再發掘其他墓地。從外形結構來看,就是一個低矮的墳冢。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座簡陋寒酸的墓地讓考古人員傻眼了,當大家打開墓室,發現裡面是一口金絲楠木棺材,而且棺材底板兩側都安裝著用於抬運的大鐵環。這說明棺材主人身份尊貴,他是誰?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緊接著,大家在墓室拐角又發現了兩塊破碎的墓志銘。還有,打開棺材,棺內的骨骼是凌亂的一堆,有些還是破碎的。這又是怎麼一回事?經過對兩塊墓志銘的解讀,大家得到了一個震驚的事實。

這座墓地並不是墓主人原葬墓,而是遷葬墓。同時,棺材雜亂的遺骨是兩個人的,是原來墓地被盜後,有人匆忙將散亂的遺骨收集在起,重新入殮。關鍵線索是兩塊殘破墓志銘上的字,「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和「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銘」。

包拯墓被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打開墓室,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事實

毫無疑問,這座墓地就是包拯葬墓。那麼,究竟誰盜掘了包拯墓地,又是誰將他重新收斂遷葬?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專家們得到了一個結果,包拯墓地可能在宋朝末年就遭到盜掘。當時宋金之間戰火不斷,包拯後人獲悉先祖墓地被盜,於是倉促遷葬。

參考資料:《宋史》、《包拯墓地考古日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見面,劉伯溫用一句話來評價朱元璋,結果十幾年後不幸應驗
湖北有一座秦墓,出土大量竹簡,學者:大澤鄉起義,司馬遷說謊了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