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 跋《任仁發張果老見明皇圖卷》 絹本 縱41.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康里巎(náo)巎(1295-1345),字子山,號正齋、恕叟,色目康里部(蒙古族)人,元代著名少數民族書法家。康里巎巎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以書名世。幼年時在皇家圖書館受過充分的漢文化教育,後來做過文宗和順帝的老師。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子山書正書學虞世南、鍾繇,行草宗羲獻。草書猶得鍾王筆意,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其學書極其用功,傳雲可以「日寫三萬字」三倍於松雪道人之「日書萬字」,的確令人驚嘆!《元史·本傳》云:「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翅金玉。」書與趙孟頫、鮮於樞、鄧文原齊名,世稱「北巎南趙」。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 跋趙孟頫《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行書 30.2×161.3cm 至正四年(1344)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趙文敏公好書道經,散在名山甚眾,此其一焉。而王右軍法書流傳於世,唯《黃庭》為稱首。今觀趙公所書《清靜經》, 飄飄然若蛻骨為仙,凌厲霞表,前輩所稱右軍『灑素寫 道經,筆精妙入神』,同歸此意,宜矣。至正四年五月十六日,題於杭州河南王第之西樓 ,康里巎識。

在元、明代的書法的傳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蒙古族人,他的豪放的性格,足以使茲中原「傳統」藝術之一端的書法產生新的內涵和特點,從而使之成為中國相關歷史上的耀眼明星。乃為孛兒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員,他同樣有著「廣泛」的「交遊」。而在與之往來的人中,既涵詩家馬祖常、楊載,又涵文擘許有壬、黃溍、胡助、貢師泰。《元史》卷一四三〈巎巎傳〉:「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父不忽木,祖燕真」。其曾祖父海藍伯,本是依附克烈部之康里貴族,逮「王汗」脫斡憐勒敗亡,其子燕真遂為蒙古拖雷位下「媵臣」。自其祖父燕真以下,相繼為大汗所信用,遂為孛兒只吉一朝之色目「世家」。巎巎的父親不忽木,歷仕世祖、成宗二朝。這位由國子監學生進身的官吏,終因以儒為本、匡扶治政而聲名卓越。巎巎的母親王氏,乃為不忽木的第二個妻子;這是一位出自名門、具有「懿德」的大家閨秀。巎巎的外祖父,乃曾任中書左丞、御史中丞、集賢大學士的王壽。王壽的妹妹,也就是巎巎的「外祖姑」,與其母親一樣,也緣「守節」得到同時代士人的好評。

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勁健清新、純凈洒脫的神韻。從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張顛的狂放,孫過庭《書譜》的俊秀,形成個人風格:行筆迅捷,線條極為流暢,字形較長,風姿疏展挺拔。自謂一日可寫一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流暢是一種特殊的美,流暢而不浮滑,更顯出康字的深厚功底。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草書詩書卷之《李白古風詩卷》 紙本 35.0×63.8cm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

釋文: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新人非故人,年年橋上游。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月(落)上陽西,餘輝半城樓。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黃犬空嘆息,綠珠成怨讎。何如鴟夷子,散發棹扁舟。閑書太白一詩。子山識。

康里巎巎博通群書,擅楷、行、草等書體,師法虞世南、王羲之,善以懸腕作書,行筆迅急,筆法遒媚,轉折圓動,《李白詩卷》自成風格。他的字也寫得爽利乾脆,用筆速度較快,往往在最後一筆用力一挑、或一頓,這樣難免顯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他的正書師法虞世南,行草書由懷素上追鍾繇,王羲之,並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當時趨趙孟頫嫵媚書風的情況下,能創自己的藝術道路。明代解縉說:「子山書如雄劍倚天,長虹駕海。」

康里夔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傑出書法家特立於書壇,留下的墨跡不多,有行草書《唐元縝行宮詩》,轉折圓勁。其《漁夫辭冊》、《草書述筆法》確有唐晉風度。所寫的李白《古風第十九首》詩,字體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筆法。有墨跡《述張旭筆法記卷》、《謫龍說卷》、《柳宗元梓人傳》、《臨十七帖》等傳世。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致彥中尺牘》紙本 30.8×55.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康里巎頓首再拜彥中管賢友足下。十二月十二日。金子振宣使至。得教字。深荷遠懷之至。中間見誨。實是下心。然亦自有公論也。於此足見足下篤於吾眾弟至深。不肖惟多馳感耳。不知來春可果至都不。付下棋枰帽等皆已領。此時請家兄使想已達。度賢友亦必喜也。此間公私。皆望家兄早來,閑報吾兄知之。文書一節。克明甚是用心。緣不肖小女病四五十日。竟至逝去。不勝悲塞。奈何奈何。(四五下十六字旁註)。及身常有微恙。不曾與克明相見。近月半日來方出。當與彼論之。後便奉報。未由奉見。願盡珍重理。今因人便。草草不宣。康里巎頓首拜。十二月十四日書。諸般雜色素箋及建連。付來些小為禱。銀朱亦望惠數兩。欲為印色。此中者不可故也。(諸般下三十三字。雙行夾注)。彥中賢友足下。康里巎謹封。(十一字原籤。康里巎謹封五字文不全)。

印鑒:巎印(半印)

其他印記:石渠寶笈 寶笈三編 漫堂珍賞 牧仲 陳以御 陳定書印 無恙(左作鶴形) 嘉慶御覽之寶 商丘宋犖(半印) 露□(半印) 卞令之氏 以御鑒(半印)

康里巎巎的書學師承,《書史會要》認為「正書師虞永興,行草師鐘太傅、王右軍。筆畫遒媚,轉析圓勁」。以墨跡看,他的師承不僅僅是這幾家,廣泛吸收了晉唐名家及本朝趙孟頫之長,最後形成個人風格。他的書法對元末明初的書壇,產生過很大影響。宋濂、宋克、解縉以及後來的文徵明,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他書法的長處。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 紙本,草書,兩開,冊頁,縱28.5cm,橫42.6cm、48.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臨十七帖》是康里巎巎節臨晉代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五帖。

帖前楷書題籤「康里承旨巎」。無題跋。

釋文:

嚴君平、司馬相如、楊子云皆有後不?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

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少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屈,故具示。

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此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

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一一。(後楷書小字)去歲在上都時所臨,殊未能得其萬一耳。康里巎記。

下鈐「子山」朱文印。鑒藏印鈐清宋犖「宋犖審定」一方。

此帖為淡藍色紙本,紙質堅凝,字體修長,筆畫遒媚,轉折流便,技藝嫻熟,於迅疾的書寫中既體現出王羲之草書的秀媚洒脫,又不失臨者本人的穩健風格。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柳宗元梓人傳》 作於至順二年(1331) 紙本 27.8X281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漁父辭》(局部)

釋文:漁父辭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趙松雪之後,他被譽為元代書法第一人,名字非常難寫

康里巎巎《謫龍說》卷 紙本 草書, 28.8×137.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謫龍說,柳子厚。

扶風馬孺子言:年十四五時,在澤州與群兒戲郊亭上。有光燁然,須臾有奇女墜地,被緅裘白文之里,首步搖之冠。貴游年少悅之,稍狎焉。女頩爾怒曰:「不可!吾固居鈞天帝宮,上下星辰,羞崑崙,薄蓬萊,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謫來,七日當復。今吾雖困辱塵土中,非若儷也,吾復且害若。」眾懼而退。乃入居佛寺講室焉。及期,進取杯水,噓成雲氣,五色翛翛也。乃取其裘反之,化為白龍,徊翔登天,莫知其所如往,亦怪甚矣。嗚呼!非其類而狎其謫不可哉。孺子不妄人,故記其說。彥中判府賢友,久不覩仆惡札,因草書《謫龍說》往。想展覽之際,如相見也。康里巎再拜。

迎首鈐「松風堂」朱文印,款下鈐「康里子山」朱文印。本幅及隔水鈐有清梁清標「蕉林鑒定」、安岐「安儀周家珍藏」及乾隆內府諸鑒藏印。卷前有清永瑆題籤「康里子山謫龍說」。卷後有元周伯琦、昂吉、瞿智,清永瑆4段題跋。

《謫龍說》卷是康里巎巎書錄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的撰文贈送友人葉彥中的。

此卷清初由安岐、梁清標遞藏,乾隆年間入內府,後歸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 此書得王羲之筆意,用筆精巧嫻熟,線條圓潤流暢,筆畫輕重粗細極為分明,富有強烈的節奏感。雖無書寫年款,但從書貌看應是康里巎巎書法成熟時期的作品。元瞿智題跋中評此書:「子山平章書似公孫大娘舞劍器法,名擅當代,前後相去數百載,而具美於卷中,展玩之如秋濤瑞錦,光采飛動,可謂妙絕古今矣。」 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著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