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人都夢想去的那些地方,連釋迦牟尼佛都強烈推薦!

學佛人都夢想去的那些地方,連釋迦牟尼佛都強烈推薦!

生死輪迴太苦,成佛又太遙遠

我們還有地方去嗎?

當然有——凈土!

這是所有佛弟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

你知道凈土到底是怎樣的嗎?

超升到了凈土就一勞永逸了嗎?

你又是否知道

除了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

其實還有無數的凈土存在

凈土其實並不單指西方極樂凈土,而是諸佛在過去修行菩薩道時,發起凈化佛國土、成就眾生的誓願,通過無量永劫的積功累德,建立成就的莊嚴清凈世界。因而,凈土是一個通稱。

除了人們最為熟知的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外,釋迦牟尼佛在各部佛經中所宣說的凈土更有無量無數,包括藥師佛的東方凈琉璃世界、彌勒佛的兜率凈土、阿閦佛的東方妙喜世界等等,所以也稱十方凈土。

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講得最多的凈土,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了,其中以佛無問自說的《佛說阿彌陀經》、對彌勒菩薩等所講的《無量壽經》以及對頻婆娑羅王所說的《觀無量壽經》中講述得最為詳盡。所以,這三部也被稱為「凈土三經」。其實,《普賢行願品》最後也是導歸極樂的。

根據相關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之處,是環境極利於修學佛法,水鳥樹林、虛空自然樂器,常演法音,其國眾生皆壽命無量,永離諸苦,恆受諸樂,具足神通自在......而阿彌陀佛正在那裡親自教導,那裡的眾生都能順利地趨向佛果,可以說是修學佛道最佳的「超級學院」。

經中原文,請自行感受凈土的殊勝~

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凈莊嚴,超諭十方一切世界。

——《無量壽經 · 國界嚴凈第十一》

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聲其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無量壽經 · 菩提道場第十五》

彌勒佛 兜率凈土

彌勒菩薩原來釋迦牟尼佛座下弟子之一,現居兜率天,示現菩薩身份講法,未來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證悟成佛。彌勒菩薩的凈土分為現在的兜率凈土和未來下生成佛之後的未來人間凈土。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詳細描繪了兜率凈土的情景:凡往生兜率凈土者,出生快、聞法快,立即面見彌勒菩薩,聽其說法;彌勒菩薩晝夜六時說法,其餘天女、樂器、樹聲、水聲等聲音皆在演說妙法,兜率凈土就是巨大而華麗的講堂;往生兜率凈土者,未來都將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合力打造人間凈土......

唐朝玄奘大師及其弟子窺基大師,都是發願往生彌勒凈土的,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也曾在112歲時到過彌勒凈土,他曾作證說,那時正當彌勒菩薩在說法,座下正有十多位他認識的法師,那場法會的維那師正是阿難尊者。

藥師佛 東方琉璃世界

佛法的修行以凈化內心的煩惱為主,雖然強調身體是個臭皮囊,但這是讓人們不要執著身體,並非就可以不愛護自己的健康。修行佛法、弘法利生、世間行善都需要一個好身體,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日夜顛倒、熬夜作樂、三餐不定,不去大自然中徜徉,關在室內踩跑步機......絕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藥師佛的琉璃凈土,是一個不必憂慮經濟、物質豐富的地方,處處都有財寶和富麗堂皇的建築,那裡的眾生需要什麼,都能隨心所有,在那裡沒有惡道,沒有鬥爭和煩惱。還有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輔助藥師佛教化眾生。

基本上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凈土比較相似,而且修藥師法門,不但是往生後得安穩,現生也能免除種種災難、危厄。

阿閦佛 東方妙喜世界

阿閦(chù)佛也被稱為不動佛、無怒佛等,他對一切眾生不起瞋恚,能教化一切眾生成就佛道。但因為修行往生不易,所以一般人會感到比較陌生。

《阿閦佛國經》中對東方凈喜世界有詳細描述,總體看那裡的大地平坦,沒有山谷瓦礫,而且地面柔軟,隨足高低;氣溫合宜,不寒不熱;風有香氣,隨人意念而起;風吹動七寶樹時,會發出美妙的聲音。那裡的眾生沒有疾病、性情善良,地位平等……是個純粹學道修行的佛土。

但是要往生這裡需要效法阿閦佛往昔的願行,修習菩薩所修的六度,相對前幾個凈土更側重於依靠自力成就,所以門檻相對高一點。

去凈土不是逃避 而是留學

禪門有個經典故事,洞山禪師問弟子,「天氣如果太熱,你們去哪裡避暑?」弟子答「當然到氣候涼爽的地方避暑!」洞山禪師再問:「寒冷時到哪裡避寒?」弟子們答:「當然到天氣暖和的地方避寒!」

洞山禪師很失望,弟子追問:「師父!照你看,我們應該到哪裡避暑、避寒呢?」洞山禪師說,「要避暑,當然要到很熱的地方去避暑;避寒,要到很冷的地方去避寒啊!」

所以,凈土也絕對不是我們逃避娑婆世界的去處。往生凈土,不能為了個人尋找安樂窩,去享清福,而是為了「留學」,學成後回歸娑婆,倒駕慈航,普渡眾生。如果你有這樣的發心,往生凈土的品位自然高。一個人的發心大,心胸就開闊,將來的成就也越大。而且因為心胸開闊,煩惱也會少些。有些在別人看來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裡自然不值一提,你還會為它煩惱嗎?

圖文源自網路

若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