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簡析油畫發展史用色的概況,世界頂級美女油畫欣賞,一見傾心!

簡析油畫發展史用色的概況,世界頂級美女油畫欣賞,一見傾心!

西方油畫發展至今,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體現出三個方面的特徵,即古典繪畫色彩、印象派繪畫色彩和現代繪畫色彩。古典繪畫以追求色彩表達的真實感為發展線索;印象派繪畫徹底完成了這一使命,並呈現出表現性色彩的輪廓;現代繪畫則以純粹意趣展示無比豐富的色彩形式,前者是直線型趨勢,後者呈現不規則的曲線面貌,中間的印象派色彩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自15世紀凡?艾克兄弟發明了調色油、顏料配方和薄塗透明畫法,油畫展現出光亮、深厚、極富表現力的姿態。古典時期的油畫家們很注重媒介劑和顏料結合而產生的色彩機能效果,色彩對畫面的表現作用不及此後印象派的繪畫,其特點是色彩透明度層次缺乏色性的變化。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在冷暖色運用以及用色彩表現質感、空間感方面有所突破。格里柯受拜占廷繪畫影響,用色已具有象徵傾向。15、16世紀的西方油畫,基本沒有改變明暗素描作為必要造型手段,而色彩從屬於素描的特點。

17世紀的歐洲油畫藝術是文藝復興油畫藝術的一種變革表現。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重素描,強調勻稱、穩重,而這時期的歐洲油畫則重色彩動勢和動感,強調明暗光線的作用,如委拉土貴支、魯本斯、倫勃朗等大師的作品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的作品進行比較,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樣的特徵。魯本斯善用暖色,以薄塗和厚塗結合的畫法造成鮮明、華麗而又柔和的色彩效果,暗部的透明感主要依賴於「薄塗法」效果。可以說,魯本斯的繪畫仍未能達到真正的「色彩造型」。倫勃朗善用透明色的重置來表現色彩的豐富性和深度感,用不透明的色彩厚堆出特殊色感和質感,並注意到用冷暖色彩對比來增強光感的表達。委拉士貴支用色澄凈鮮麗,其色彩隨明暗轉移變化,用中間色造成光感和空間感,還用溫潤的珠灰色使畫面十分耐看。

19世紀的西方油畫色彩發生了一系列質的變化。康斯坦勃爾真正實現了 「色彩造型」,他的色彩觀念幾乎導致了油畫技法與風格、流派的完全變革,因他直接在戶外對景寫生,真正畫出了明亮的接近於自然的色彩。雖然作畫只是從室內搬到了室外,但這一舉動,實際上對西方油畫色彩的革新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動作用,美術史上把康斯坦勃爾譽為「印象派的先驅」。

19世紀中後期,印象派繪畫也受到了色彩學研究成果的啟發。修拉、西涅克用「點彩」畫法將純粹的光色原理和繪畫實踐結合起來,但「點彩派」忽視了科學與藝術的界線。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梵?高、高更等,都受到印象派前期畫家的影響。塞尚擯棄了「瞬間印象」的捕捉,從一定角度嚴格遵循觀察自然的原則,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才能完成一幅畫的色調構成,用色經過理性的過濾不再呈現一般性視覺愉悅,而是帶來一種經驗性的和諧方式。梵?高是採用短色綵線條排列組合的「怪傑」,他的用色比印象派還耀眼絢爛,富麗輝煌,表達出自己瘋狂的內心感情。高更從土著人生活中攝取靈感,造型和色彩表現出淳樸、原始、深沉的象徵裝飾趣味,色彩更加具有個人主觀情感象徵意味。

現代繪畫時期20世紀開始的現代繪畫,藝術觀點眾說紛紜,形式表現繽紛繁雜。現代繪畫受到複雜的社會環境、哲學思潮等因素的極大影響,有其怪誕、神秘或過於嚴肅的一面,但其色彩表達樣式則是明麗、響亮、奔放、自由的,呈現出一種顏色的遊戲。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用單純、熾烈的色塊塗抹畫面;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用幾種顏色的濃淡層次來表達物體的分解與重構;表現主義畫家蒙克則把色彩當作作品表達的精神支柱;構成主義畫家康定斯基把色彩的象徵意義、聯想作用、視覺功能繼續向前推進,以至於影響了商業藝術設計,對今天的藝術設計發展影響極深。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構成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無一不將色彩作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將色彩的視覺功能、象徵意義、聯想作用強調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色彩已成為解讀與破譯許多玄妙、怪誕現代藝術作品的線索與階梯。

我們不能忽視當今的現代畫家的色彩實踐是建立在前輩學者的理論研究基礎之上的。西方當代藝術的光彩與價值是與種種困惑、矛盾相併存的。然而,只要我們回顧古典學者關於「光」與「色」視覺矛盾爭論過程,以及古典、印象、現代時期油畫用色的清晰脈絡與特徵,便不難理解這種現象的存在了,它將有利於當代油畫色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的的哪點事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的的哪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