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死後,秦始皇派兵挖了他的陵墓,孔子後人大喜說:挖的太好了

孔子死後,秦始皇派兵挖了他的陵墓,孔子後人大喜說:挖的太好了

導讀:山東省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因為孔子而聞名世界,被稱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在曲阜城以北1.5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孔林。

根據史料記載,孔林原名至聖林,是至聖先師孔子和後裔的墓地,從建立之日起到現在已經傳承了2400多年,裡面埋葬著從古至今孔子的直系後代,人數多達十萬人。孔林的面積經過各個朝代皇帝的賞賜不斷擴大,現在已經佔地超過三千畝,面積甚至比曲阜城還大。

為什麼孔林能夠綿延至今傳承2400多年?很多老百姓都相信是因為孔林的風水好。關於孔林的風水,當地有很多坊間傳說:相傳,古時不管山東地區乾旱多厲害,只有孔林中的草木不見枯萎,土壤也是濕潤的。而且整個孔林中從沒有老鼠,也沒有蛇蟲等毒物。

孔林這塊風水寶地是孔子死前自己選擇的,根據《論語》、《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73歲的時候,召見子貢前來,對他說自己陽壽將盡,要選擇一塊墓地。在子貢的陪同下,孔子走遍了曲阜附近的山山水水,最終選定了曲阜城北的泗水河之濱的一塊地作為葬身之所。

孔子死後,他的弟子按照禮製為他守孝三年,只有子貢獨自守陵六年。史書記載,在為孔子守陵期間,子貢在陵墓旁栽種了一顆南方珍惜的楷樹,以表達對孔子的思念之情。後人為了弘揚子貢尊師重道的精神,在他守陵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屋,命名為「子貢廬墓處」。不過到了明代,子貢中的楷樹枯死,現在的樹是康熙年間補種的。

孔子曾對弟子說過,家族墓地風水會直接影響到後代子孫的興衰,但當年孔子死後,後代為他修建的陵墓風水並不是十全十美,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缺陷,直到他死後270年才被修改過來,而這一切都要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說起……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推行法家,打壓儒家,在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是首當其衝。當時秦始皇不僅派兵將孔府查抄,還讓士兵大肆盜挖孔子陵墓,破壞孔家祖墳的風水。

當時的士兵在陵墓與孔子以前居住的闕里故宅中間挖了一條人工河,想阻隔孔氏祖墳的風水。可人工河挖好之後,沒多少年秦朝就滅亡了,而漢朝建立之後,儒家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孔子以及孔氏家族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從那之後,孔子後人認為,這條河正是孔子當年就預料到的聖水,早年孔林缺的就是這條河,秦始皇甘願為孔子效勞,幫助完成了孔林風水的最後一項工程,因此孔林才能傳承了2400年。

參考文獻:《史記·孔子世家》、《論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