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海洋里的大「虱子」,不進食能堅挺5年

海洋里的大「虱子」,不進食能堅挺5年

圖片中的這個生物,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海洋里的大「虱子」,不進食能堅挺5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人看到的第一眼,就會脫口而出:「潮蟲!」

很遺憾,回答錯誤。

這種生物,叫做大王具足蟲。

說起來,其實大王具足蟲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潮蟲確實非常相像,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它們說起來在生物學上也算得上是近親了。

1879年,法國動物學家米奈·愛德華在墨西哥灣首次發現了這種生物,打破了此前「深海無生命論」的「定論」。

大王具足蟲是世界上節肢動物門裡最大的等足目漂水虱科生物,因此又被稱作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蟲。一般來說,成蟲的體長可以達到19厘米以上,最大可以達到37厘米,和成年人的小臂差不多一樣長!

一般來說,很多人看到家裡僅有米粒大小的潮蟲就已經噁心得要死,那麼,看到大王具足蟲,恐怕就要怕到要命了。就像看到電影《金剛》里那些擴大了數倍的昆蟲一樣,讓人毛骨悚然。

的確,在等足目的生物中,大王具足蟲的體型確實大得有點出奇。除了它之外,其他的等足目生物一般不會超過5厘米。因此,在最初發現大王具足蟲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某些生物學家嘩眾取寵編造出來的生物,並不相信。

海洋里的大「虱子」,不進食能堅挺5年

大王具足蟲很少見,是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深海。從170米到2140米(人類發現的記錄),都是它們的生活範圍。大王具足蟲是深海區域重要的食腐動物,在深海的生物圈循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生物學家指出:具足蟲這種生物,其實非常古老,早在1.6億年前就出現了。那個時候,地球上的霸主還是恐龍。

2007年,日本的鳥羽水族館迎接了一位新成員——一隻大王具足蟲,並且還給它起了名字:大王具足蟲1號。

然而,令工作人員苦惱的是,大王具足蟲1號從2009年1月開始,就再也不吃任何食物,似乎再以絕食抗爭著什麼。儘管有的時候,它會用自己的「顎足」把食物送到嘴邊,但是從來沒有真正吞咽過。

經過1868天的漫長絕食,大王具足蟲1號終於告別了這個世界。當工作人員給它投放食物時,發現它已經一動不動了。至此,截至目前世界上動物絕食時間最長的紀錄定格在了5年43天。

更尷尬的是,大王具足蟲1號究竟是否死於飢餓,目前還不好說,科學家們還沒有定論,目前它的屍體被冷藏,等待未來某一天,或許科學家能夠發現其中的真相。

不過,大王具足蟲可以選擇不吃,卻不能選擇不被吃。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充分發揚了合理利用一切資源的美好品德,對相貌醜陋的大王具足蟲採取了一視同仁的態度,將它送上了餐桌。

海洋里的大「虱子」,不進食能堅挺5年

在香港、台灣、日本等地,都有大王具足蟲的料理。據資深吃貨介紹,大王具足蟲的肉質吃起來和螃蟹或者龍蝦有點類似。

不過,據說在日本,大王具足蟲的「偽劣產品」非常常見,經常有道氏深水虱被當做大王具足蟲端上餐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二者長得實在太像了。而且,如果大王具足蟲並不是非常美味的話,何必在意吃進嘴裡的是哪一種生物呢?單單是張開嘴,哦不,點菜的勇氣,就已經讓我們敬佩了。

話說回來,大王具足蟲1號之所以絕食,可能也是在想:「我又不傻,想把我養肥了吃,門兒都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者 的精彩文章: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即將問世,趁還能「編」再猜測一下

TAG:科學求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