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孤本的問世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孤本的問世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孤本的問世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孤本的問世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尾頁

1997年初夏,王贛先生來濟南時贈我一本由他整理出版的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不幸的是,那年11月先生卻溘然長逝。

王贛生前不負佛教凈土宗大師夏蓮居居士的重託,了卻了幾十年來以白話通解佛祖遺囑的心愿,並於1995年將孫過庭手書《佛遺教經》石刻拓本,交由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在當時不僅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而且還給書法界提供了一本前所未見的孫過庭手書法帖。

孫過庭的書法,正、行,草造詣均深,尤以草書著稱於世。宋朝大書家米芾曾贊其書曰:「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孫過庭書法世傳最有影響的莫過於他在公元687年撰書的《書譜》。《佛遺教經》約書於《書譜》之後,清代華廷黻作跋贊曰:「此帖筆意圓渾,純從章草奪胎,較之《書譜》,有放斂之別。蓋《書譜》乃是屬稿,非經意作,雖同出一手而實不相逮也。」由此可見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的書法價值。

《佛遺教經》又叫《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佛臨般涅槃經》《佛臨般涅槃略說教誡經》。約在公元前248年,佛祖釋迦牟尼在拘屍那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即將圓寂之時,遺囑眾徒。後經阿難、迦葉等徒的整理形成《佛遺教經》而流傳後世。此經2500字左右,言短而意深,佛家精要盡括無餘。我國南北朝時代,經高僧鳩摩羅什(印度人,生於新疆,精通漢文。公元401年即後秦弘始3年,秦帝姚興邀入長安,專譯佛經)譯成漢文。唐朝書家孫過庭手書的《佛遺教經》,成為唐後歷代王朝的內府秘本,到清朝中葉流落士大夫之手後,方有刻石傳世。但滄桑變遷,加之戰亂侵擾,原刻石不知所向。從此,孫過庭書《佛遺教經》在國內絕跡。

民國初年,中國佛教凈土宗大師夏蓮居居士赴日本講學,意外發現日本佛教界有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唐朝大書家孫過庭手書的《佛遺教經》石刻本,細審「秘府」「緝熙殿寶」印鑒俱全,便出資購回。至今國內未見第二本。

上世紀60年代初,在北京總政文化部部屬單位工作的王贛經人介紹拜識了定居北京的夏蓮居居士。夏居士以王贛聰慧穎悟,為人誠信,遂相交密切,並將所藏孫過庭書《佛遺教經》孤本之事述傳他。後經審慎決定,把這一稀世珍寶委託王贛收藏,並望他勤奮研讀經文,囑其在適當時機,將此《佛遺教經》孤本公諸於世,光大流傳。但因《佛遺教經》書法絕妙,被當時夏蓮居居士的好友、辛亥革命老人、書家孫墨佛借臨。王贛不便張口索取,便請求夏蓮居居士修書一封與孫墨佛老人講明原由,孫過庭書《佛遺教經》法帖才收藏於王贛手中。而此時的《佛遺教經》卻又增了一份珍重——孫墨佛老人閱後,愛不釋手,親筆題籤「孫過庭書佛遺教經」,並在法帖折本前後封內加蓋「鶼龕」、「眉園老人過眼金石書畫記」兩枚印章。

1965年冬,夏蓮居居士無疾而終。 此後,王贛牢記夏蓮居居士的諄囑,勤奮研讀《佛遺教經》的同時,兼習書法。1993年,他在完成了研究周易的《古易新編》和《大衍新解》兩部著作後,便著手《佛遺教經》的注釋、校勘工作。為此,他廣覽了其它版本的《佛遺教經》,仔細地與孫過庭書《佛遺教經》進行了比較,還專程進京求教於對儒、釋、道均有深厚造詣和深邃研究、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的陶秉福先生,以及夏蓮居居士的孫子、佛學功底深厚的夏法聖先生,從善而取,從善而解,遂使孫過庭書《佛遺教經》孤本法帖得以付梓名世。

來源:美術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