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帝:從神話世界走來

黃帝:從神話世界走來

從黃帝紀元說起

司馬遷寫《史記》從五帝寫起。所謂「五帝」,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而司馬遷根據《世本》和《大戴禮記》,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我們常常說: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就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算起的。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不僅漢族人民以黃帝為始祖,就是在神州大地上活動的少數民族,也多尊黃帝或炎帝為始祖,我們頗為自豪地稱自己為「黃帝子孫」或「炎帝子孫」。

根據古代傳說:黃帝和炎帝同源,二人都是少典的兒子。少典娶了有蟲喬氏部落的女人,生了黃帝和炎帝。黃帝在姬水旁成長,炎帝在姜水旁成長,所以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國語?晉語四》)。姬水即沮水,在今陝西黃陵縣;姜水,即岐水,在今陝西岐山縣;姬水和姜水一帶,是周族的發祥地。

在清朝末年,為了推翻滿清的民族革命的需要,革命黨人提倡廢除清朝的紀年,改用黃帝紀年。同盟會的《民報》,把1905年(清光緒31年)定為黃帝紀元4603年。

按照這個說法,2010年應為黃帝紀元4706年。近幾年來,清華大學許文勝教授主張恢復黃帝紀年,也就是恢復當年《民報》的演算法:西元 2698年。

而台灣有個軒轅黨,則把黃帝元年定為公元前2734年,2010年應為黃帝紀元4744年。但由於兩種說法都不夠五千年之數,所以又有人主張應該定為西元 3000年,那就是距今5009年了。

但黃帝本來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傳說人物,不用說何時誕生、何時即位、何時逝世,都沒有準確的記載,甚至連是否真正存在過這樣一個人,也是一個歷史之謎,是很難說黃帝紀年始於哪一年的。

而且如果使用黃帝紀年,是否要廢除公元?不廢除吧,兩個紀年都用,實在是太麻煩;廢除吧,與世界各國交往多有不便。其實,用什麼紀年,只是一種符號,似乎不必太政治化了。新中國誕生後,使用了公元紀年,並沒有再出現「人民共和國多少年」的紀年法,實在是一種明智之舉。

但不管怎麼說,黃帝紀年的提法的不斷出現,說明黃帝在民族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強烈的認同感。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

但上引之《國語》,又說黃帝姓姬。與周朝的王室同姓。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調和了這兩種說法,說是黃帝本姓公孫,因為長於姬水,改姓了姬。

《史記》沒有說黃帝誕生在什麼地方。只說首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說: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號為有熊氏,又號縉雲氏、帝鴻氏、帝軒氏。皇甫謐說:有熊,就是河南新鄭(今新鄭市)。

《史記正義》說:黃帝的母親名叫附寶,看見巨大的閃電圍繞著北斗樞星轉,受到感應而懷孕,生黃帝於壽丘(在今山東曲阜市)。

這是戰國至唐有關黃帝的個人檔案。總結起來就是:

1、姓公孫,或姬;

2、名軒轅;

3、號稱有熊氏,或縉雲氏、帝鴻氏、帝軒氏;

4、生於壽丘(曲阜)。

5、首都在有熊(新鄭)或涿鹿(今屬河北)。《輿地誌》說:「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但有熊為其父少典都城,黃帝好像應該初都有熊,後遷於涿鹿。

以上只是較古老的傳說,而不是可靠的史實。至於宋朝以後的一些資料(主要是地方志),就更不足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空因海而藍 的精彩文章:

用化解忌神力量的方法來解災

TAG:天空因海而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