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勃興讀書風

春秋勃興讀書風

春秋勃興讀書風

春秋勃興讀書風

春秋戰國時期,儒、法、道、墨、名、陰陽等「諸子百家」群星燦爛,《漢書·藝文志》載:「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後人取其整數為「諸子百家」。又載:「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各種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鋒、互相論戰,又彼此影響,出現了思想學術欣欣向榮的景象,被稱為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重要原因是,當時自由寬鬆的良好政治社會環境促進了私學的發展和講學的盛行,產生了一批有德有才有識並敢於表達自己觀點的思想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興起了自由讀書著書之風。

從讀書來看,孔子讀書是極其刻苦認真的,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斷了三次可見苦讀次數之多。孟子少年時讀書不太用功。有一天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孟母說:「你背給我聽聽。」孟子翻來覆去總在背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母聽了既生氣又傷心,舉刀把剛織好的布割斷了,對孟子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刻苦努力,不經常溫故知新,就永遠學不到真本領。」孟子很受觸動,此後刻苦讀書。蘇秦讀書「錐刺股」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後來蘇秦說服趙王,「封為『武安君』,受相印」。《莊子·外篇·駢拇》記載了臧牧羊時勤奮讀書的典故:「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策是當時寫書的竹簡。所以後人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勤奮讀書。相傳湖北宜昌秭歸有屈原讀書洞,屈原自幼聰明好學,放學後經常來讀書洞支好石桌石凳,認真閱讀塾師不準在書房裡讀的「野書」。據《歸州志·山水》:「州城東北百二十里三閭鄉,相傳屈原讀書洞,遺址尚存。」吳丈蜀《題讀書洞》詩云:「一洞離塵百仞余,騷人把卷淡雲舒。干年誰可知公意,不悔平生錯讀書。」

從著書來看,孔子「筆則筆,削則削」,編輯整理的文獻最多。諸子比較有名的代表作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道家的《道德經》、《莊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君書》、《韓非子》,兵家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名家的《公孫龍子》,縱橫家的《鬼谷子》,雜家的《呂氏春秋》等。韓非被譽為「善著書」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呂氏春秋》號稱精品,難以「增損一字」。《史記·呂不韋列傳》載:「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莊子·雜篇·天下》記載惠施著書很多:「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後人以「學五車」、「書五車」、「學富五車」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

秦朝建立後,春秋戰國的讀書著書之風逐漸消失,「焚書坑儒」、「劉項原來不讀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相繼出現。有人認為,百家爭鳴的核心是學術自由。百家爭鳴既不可能出現在戰國前,也難以存在於戰國後,它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100多年前法國人拍下的未遭破壞的敦煌莫高窟,極大視覺震撼
追尋龍鳳呈祥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