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發現新型非π共軛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

科學家發現新型非π共軛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

深紫外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通過倍頻效應實現深紫外激光輸出的關鍵晶體材料,在光電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傳統上,對於新型深紫外NLO晶體材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π共軛體系。最近,非π共軛體系深紫外NLO晶體材料受到科學家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硫酸鹽屬於非π共軛體系化合物。但是,硫酸鹽作為深紫外NLO晶體材料的研究長期被忽略。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和研究員趙三根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工程和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等支持下使用簡便的水溶液法,將有利於深紫外透過的鹼金屬和銨引入到非π共軛硫酸鹽體系,製備了兩種以[SO4]2-為基本結構單元的深紫外NLO晶體NH4NaLi2(SO4)2和(NH4)2Na3Li9(SO4)7。其中,NH4NaLi2(SO4)2單晶測試的透光波段可低至186 nm,並且呈現出良好的NLO性能,其倍頻效應強度為1.1KDP,同時能夠實現相位匹配。這一工作拓展了利用新型非π共軛基元來開發深紫外NLO光學晶體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2019, 141, 3833-3837)上。

此前研究團隊在紫外、深紫外NLO晶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J. Am. Chem. Soc.2018, 140, 1592;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540;J. Am. Chem. Soc.2016, 138, 2961;Chem. Mater.2016, 28, 7110;J. Am. Chem. Soc.2015, 137, 2207;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4217;J. Am. Chem. Soc.2014, 136, 8560;Nat. Commun.2014, 5: 4019)。並受邀撰寫了相關研究綜述(Coord. Chem. Rev.2018, 366, 1)。

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非π共軛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

來源: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中的科學(上)——王元卓手繪流浪地球升級版,開啟系列科幻電影的科學解讀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