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公元1235-1260年之間,哈拉和林是當時的世界中心。今天的同名小鎮已經名不見經傳。這種巨大反差本身,就透露著蒙古帝國興衰的密碼。


都城選址的地緣哲學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最早被認為是約翰王的都城

早在蒙古帝國崛起之前,哈拉和林就已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草原城市。從早期的匈奴部族到後來的回鶻突厥,都有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堡壘或城市。倒是成為部落聯盟領袖的成吉思汗,在早期並為將其作為都城。當地也一度成為了著名的克烈部都城,以及聶斯托利派基督教在蒙古利亞地區的核心。西方早期傳說的約翰長老,便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在克烈部首領王汗鬧翻後,成吉思汗通過軍事勝利佔據了哈拉和林。隨著整個蒙古草原落入他的掌控,大汗也將都城從原先部落起源地向西搬遷,改到了環境、面積和經濟都更為發達的和林。尤其在1218年,蒙古人大舉遠征中亞花剌子模時,各部族軍隊就開始到哈拉和林一帶集結。因此,哈拉和林的上位,也足以作為窺探蒙古帝國早期地緣戰略的鑰匙。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成吉思汗改變了草原歷史和和林的命運

雖然成吉思汗統領帝國的初期,一直對南面的西夏和東面的金國都如臨大敵。但他還是有意無意的讓自己的新帝國,逐步向著中亞靠攏。

首先是為了追擊乃蠻殘部與王子屈出律,帝國軍隊首次深入西域、七河流域與中亞東部。他們意外的發現,不僅居於統治階層的契丹貴族和自己沒有太大矛盾,連穆斯林人口居多的底層也非常歡迎自己。這次短暫而迅速的大勝,也為蒙古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道路。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經常被蒙古軍隊作為集結地

接著,由於花剌子模對商隊的迫害和更加蠻橫無禮的外交態度,蒙古軍隊殺入河中等地,並被迫打通了去往印度和伊朗的兩條通道。為了追擊花剌子模殘部與王子扎蘭丁,成吉思汗甚至要親自出馬,率軍飲馬印度河畔。其後,還必須數次遠征伊朗等地,並因此抵達了安納托利亞的東部邊緣。

在此大背景下,蒙古帝國無疑將戰略重心至於西方。成吉思汗及數位王子都活躍在西征的第一線位置,僅僅留下一個奴隸出生的木華黎去繼續攻打金國。同樣陷入重災的西夏王國,也一直被默許支撐到成吉思汗本人去世。因此,哈拉和林的地緣情況更符合帝國戰略需要。當地也自古以來就存在一個可以通向西伯利亞、中亞、高加索、東歐大平原乃至匈牙利的游牧通道。不僅方便軍隊的快速前進,也足以讓帝國更迅速的吸納來自外部世界的技術、資金和人口。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通過征服中亞 蒙古人獲得了大量財富和技術


平衡兩頭的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窩闊台時期 哈拉和林開始建設宮殿

1236年,第二代大汗窩闊台下令將哈爾和林擴建為蒙古帝國的新都城。此時的他們,已經攻滅了控制中原的金國,並準備下一輪的向西征伐。因此,蒙古人正式將和林升級為都城,完成了成吉思汗時期所不願意做完的事情。

當時的蒙古帝國,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橫跨多個傳統文化區域的廣袤帝國。根據不同地域的生產生活習慣與民風特色,蒙古人大體上將治下的領域分為阿姆河-別失八里-燕京這三個部分。分別對應中西亞地區、帝國西征前的大部分領地和前金國統治下的中原。由於窩闊台看不上氣候讓蒙古人感覺不適的南宋,所以蒙古人再次準備西征寒冷的烏拉爾山區。哈拉和林作為首都,同時也是帝國精銳部隊的集結地,起著類似成吉思汗首次西征時的效果。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窩闊台在哈拉和林接見各國使節

隨著蒙古軍隊的節節大勝,和林在實際上成為了新躥起的世界中心,吸引著各類人群慕名而往。僅外交人員就包括了南宋皇帝、羅馬教皇、法國國王的數位特使。屬國使臣則來自漠南漠北、燕京、中原、中亞和東歐各地。

常住人口這因此被分為中亞穆斯林與東亞「契丹人」這兩大類,以及夾在當中的傳統蒙古游牧貴族。甚至包括一些具有超長技能的個人,因為各種原因來到哈拉和林。如為蒙古大汗打造神奇噴泉的巴黎工匠威廉。他的作品是豎立在宮殿入口的一顆銀樹,最上面是天使的雕像,根部則是4隻張開大口的銀獅子。獅子的嘴裡又分別有4根管子,可以流出馬奶酒、葡萄酒、蜂蜜酒和米酒。雖然只是大汗在特定場合時用來裝逼的玩具,但哈拉和林的富庶程度也是可見一斑。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法國工匠威廉 為蒙古大汗打造的純銀噴泉

從窩闊台到蒙哥,幾位大汗都不忘在哈拉和林一帶發展龐大的產業基地。得益於依山傍水的位置,帝國在幾十年里大力修建水利設施,用以開發和灌溉農田。不少掠奪自中原的人口,成為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而來以來自中亞為主的商人,也在城裡設有專門的商業區,將歐亞兩地的物產輸入市面。各攻陷城市的匠人,也在城裡設有專門的手工業區,並製造了大量的精美陶器。

當然,也有用於擴張城市本身的皇家磚窯。至於原本在城市周圍的部族,則必須去更遠的地方放牧。這樣就為哈拉和林留下了大片皇家園林和水草豐美之地。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的大部分人口來自被征服區

任何造訪此城的外來者,還都會注意到和林城裡的密集廟宇。這其實也是蒙古帝國統治廣袤領地所必須實施的宣傳工程。除了蒙古人本身就信仰的薩滿和佛教,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拜火教、道教和儒家的寺廟依次坐落在城內。

窩闊台大汗甚至在哈拉和林舉辦過世界上首次三大宗教辯論賽。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的神職人員,在大汗面前據理力爭,場面一度非常熱烈。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也成為了東方教會的核心

引申到帝國的各個分部,蒙古人在當時也傾向於搜羅和本地有關的少數派,作為幫助自己了解和管理新地盤的助手。例如在東部,熟悉漢化又保有很多游牧傳統的契丹人,就是負責女真、渤海與漢兒的管理層。同樣在西部,活躍在農牧混合區域的聶斯托利派基督徒和猶太人,就是負責突厥化、波斯化人口的管理團隊。

當蒙古人逐步熟悉了腳下土地,並被本地文化所影響,帝國與哈拉和林的盛世便被籠罩上了一層陰影。和林在歷史上的第一次遭難,實際上也預示著帝國不如了分崩離析階段。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同樣也是帝國的貿易中心


空心化的蒙古利亞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蒙古帝國內戰第一次重創了 哈拉和林

1259年,蒙哥汗死在了征伐南宋王朝的前線。按照蒙古習慣法,留守都城和林的阿里不哥應該繼承大汗之位。但此時的蒙古各部,已經因為分散世界各地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小核心。

第二年,佔據中原等地的忽必烈便以僭主身份開始了搶班奪權。哈拉和林也因此失去了對東部很多省份的控制,不再是那個眾人仰慕的世界核心。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

經過四年的激戰,主要以蒙古本部與西域地區為根基的阿里不哥戰敗。忽必烈不僅坐擁中原物產,還有遠在波斯的伊爾汗國為戰略同盟。身在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在戰略上遭遇兩頭夾擊。對於他控制的都城而言,這也意味著東西方兩頭貿易往來的中斷。

激戰中,和林及周圍地區遭到了很大破壞。原本的世界中心定位建設,反而在危機關頭成為了讓自身衰落的阿克琉斯之踵。因為自信城市的中心位置,蒙古人並不會在哈拉和林的城防上花太多心思。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哈拉和林城的復原模型

除了專門的宮城,幾乎所有地方的城牆都是單層,每個城門也沒有額外的瓮城保護。但偌大的城市佔地,又需要數量極多的軍隊保護。城中府庫雖然有大量存貨,卻保護不了遠在皇家佔地之外的農牧產區。

所以,忽必烈最終得到的是一座已經殘破的城市。那些長期在更遠地方放牧的部落成員,實際上對城市的感情已大不如前。而眾多來自帝國各地的定居者,也未必對生活的環境有極高的認同感。打工仔心態讓他們不可能為防禦城市拚命。這就註定了和林在軍事上實際已成為一種雞肋的負擔。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元朝時期的和林 就是帝國的精神與教育中心

新的蒙古大汗,已經不準備將都城留在遠離核心區域的草原。忽必烈在1263年開始建立靠近中原的元上都,並將原本的金國中都恢復往日地位。這等於是在行政上廢除了哈拉和林的蒙古都城地位。到1271年,忽必烈索性搬到了由中都擴建而成的大都--汗八里,並建號大元,成為了中原式帝王。

哈拉和林因為精神層面的象徵意義,在蒙元時代還享有不少優惠政策。除了的原有的產業和城區得到恢復,還被重點建設成一座突出教育功能的新城。當然,包括忽必烈這樣的僭主式人物,也儘可能籠絡那些還留在蒙古高原的部族,作為自己軍隊的重要補充力量。此外,和林也依然是元朝帝王與其他西部汗國彼此聯繫的重要樞紐。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忽必烈將帝國都城搬到了燕京

然而,忽必烈的做法,在實際上造成了蒙古本土的空心化。自從蒙古人大規模離開原先的故土,原先的部族人口就有了很大稀釋。不少成員隨著貴族一起被冊封到遙遠的新地盤,也就不再有返回老家的衝動。個別發展起來的城市,全部仰仗農民、商人、工匠和僧侶來增加人口,根基十分薄弱。

因此,哈拉和林的黃金時代已經隨忽必烈的成功的一去不返。但這種城市的噩運才剛剛開始。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忽必烈的成功 預示著蒙古帝國的衰敗與毀滅


僭主時代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後期的和林 主要依靠貿易繼續維持大城市地位

在忽必烈開啟的僭主時代後不久,元朝本身就在1368年走向滅亡。在此之前10年,的元上都已經被紅巾軍摧毀,算是對哈拉和林命運的預演。等到大都幾乎兵不血刃的向明朝投降,出逃的必力克圖汗便開始以和林作為自己的北元都城。

1372年,明軍50000人分三路殺向哈拉和林,將領是朱元璋麾下心腹徐達。由於不熟悉草原環境,徐達選擇自己親率中路軍冒進,最終被北元軍隊伏擊大敗。哈拉和林就這樣成為了北元最重要的抵抗基地。長期的修養生息和保護政策,或多或少為當地留下了一定資源。但局勢的繼續發展,註定了此城和北元本身也只是在苟延殘喘。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攻入草原地區的紅巾軍

在西面的世界,蒙古人的霸權地位也開始趨於消退。位於波斯等地的伊爾汗國已經在1335年就完全瓦解。分離出來的眾多蒙古系貴族,忙於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廝殺不止。北方的金帳汗國則一直在忙於對付伊爾汗國,並經常和東歐的立陶宛及俄羅斯城市爆發衝突。位於河中等中亞腹地的西察合台汗國, 也在1369年被尊崇波斯-突厥化的帖木兒撮取。剩下在西域一帶活動的東察合台汗國,根本無力支持草原。

蒙古人當年的擴張,最終在帝國各地培養出了這些對自己解構力巨大的僭主。不能不說是歷史本身所開的一個玩笑。以其中勢力最大的朱元璋和帖木兒為例,兩者的早年生涯都得益於蒙古帝國的相對寬鬆統治。兩人在起家時段所採用的技術和組織手段,有很多也受惠於蒙古帝國的影響。但他們至少都在政治宣傳層面,將蒙古人視為不共戴天之敵。在他們的帝國紛紛成型後,也以實際行動打擊著那些還可能認同哈拉和林宮廷的蒙古地方勢力。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率軍出擊草原的明初大將 徐達

最後,雙方通過使節與朝貢,實際上建立了依靠河西走廊的貿易聯繫。依然是蒙古王宮管轄的東察合台汗國,被迫向兩邊稱臣,作為彼此間的紐帶和緩衝。這就讓依靠草原貿易路線的和林,損失慘重。

在大部分貿易斷絕的情況下,城市不僅無法支撐起反攻中原的事業,連大量雲集境內的流亡人口都不能養活。1380年,已經招募到足夠帶路黨的明軍再次北伐。在攻佔和林後,整座城市遭到摧毀。大部分建築被夷為平地,餘下的也被返回的蒙古人遺棄。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帖木兒在中亞掐斷了和林的西部貿易路線

失去了哈拉和林這個精神之都,蒙古草原內部也開始出現進一步的分化。西部的瓦剌與東部的兀良哈開始自立,讓還具有北元正統的韃靼內外交困。哈拉和林在這個階段,往往屬於瓦剌地界。他們作為蒙古部落中相對實力較強的一支,也有過重建和林的想法。

但新的和林可能並不是一座固定的城市,而是典型的游牧大汗王庭。依靠可以快速拆卸的營帳,建立在舊城市的廢墟伏擊。在明成祖朱棣的幾次北伐中,這種移動城市也幾次被抓住而損失巨大。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很多居民在帝國滅亡後選擇重新回歸游牧生活

一直到16世紀,還有部分人口在和林的廢墟附近居住。在達延汗的領導下,原本並不強勢的韃靼部開始了對瓦剌人的逆襲。

靠著自己的黃金家族血統和對明朝的幾次勝利,達延汗甚至準備將都城遷回哈拉和林。但隨著他的突然去世,這個計劃也就不了了之。整個韃靼內部開始繼續內戰,瓦剌人也在活得喘息之際後屢屢東進。哈爾和林就這樣在不斷的佔領和襲擊中被撕碎。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近代早期荷蘭人筆下的哈爾和林想像圖

實際上,古代哈拉和林的興衰恰恰就是一部微縮的蒙古高原歷史。這座城市在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時代,就已經興盛了很久。在自然條件逐步惡化的背景下,依靠遠遠不斷的貿易繼續維持著自己的重要地位。

直到蒙古帝國的戰略需要,將其升格為遠遠超過地區環境承載能力的世界中心。但在被世人所熟知的同時,哈拉和林的衰敗也已經是命中注定。不切實際的高配,終究會在顯出原形之後,變得更加不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