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工作996,生病ICU」,太多人在焦慮了,監管部門在哪裡?

「工作996,生病ICU」,太多人在焦慮了,監管部門在哪裡?

近日,互聯網企業的「996工作制」引發輿論關注。有程序員在一代碼託管平台上發起名為「996.ICU」的項目,網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企業加班情況,並給出證據鏈接,以此抵制互聯網企業的「996工作制」。所謂「996」,是指從每天上午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為「工作996,生病後直接住進重症監護室」。日前,已有40多家互聯網企業被指實行「996工作制」,包括多家知名企業。

相較於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的用工性質確有其特殊性。如,一些互聯網企業需要員工24小時在線,提供不間斷服務;傳統企業的下班時間是互聯網企業服務需求的高峰期,如電商、網約車平台等……不過,用工性質的特殊性,卻不意味著互聯網行業「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相關規定,工時制度分為標準工時、綜合計算工時和不定時工作制。其中,後兩種屬於特殊工時制度,只有經過勞動行政部門審批後方可實施。而大部分企業實施的標準工時制度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應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應不超過四十小時。

另外,《勞動法》第41條還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並應依法支付加班工資。

「996工作制」下每月近300個小時的工時,明顯遠遠超出合法的工時總時長。而雖有明文規定,一些互聯網企業卻有其規避的方法——不少企業並不明文要求員工加班,而是通過「加班考核」或者KPI倒逼機制,讓員工「被加班」。如,有企業雖不明說,但要求員工每月加班時長滿100小時,加不夠就扣錢;還有一些企業將「996工作制」描述成企業文化、員工精神的體現,賦予其某些文化、道德色彩。如,願意接受的被視為敬業,而不積極的則可能被裁員。

在此背景下,「996工作制」的合法性雖然存疑,但個體對這種機制說「不」的可能性卻微乎其微——從大多數媒體對一些程序員的採訪情況來看,受限於自己的弱勢地位,「沉默的大多數」依然佔據主流。

而程序員之所以不能說「不」,原因除了地位弱勢以及「畸形企業文化」的渲染外,還有舉證難、認定難、違法成本低等問題——根據公開報道,目前只有為兩家企業曾公開聲稱實施「996工作制」。2016年,58同城因為對兩萬多員工實行強制996引發員工抗議;今年1月,杭州互聯網企業有贊也曾宣布強制實行996工作制,還引起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的介入。不過,截至目前,並沒有任何相應的處罰結果出爐。勞動監察部門的缺位,顯然助長了一些企業或明或暗實施「996工作制」的氣焰。

從各方反饋看,加班現象已經較為普遍。反映到宏觀數據層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前不久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4.9小時。另外,全國總工會於去年開展的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每周工作時間在48小時以上的職工佔比21.6%,而加班加點足額拿到加班費或倒休的職工僅佔44%。沒有享受帶薪年假、沒有補償的佔35.1%。

要看到,當前的「加班文化」已經異化成一種強加給普通勞動者的潛規則,成為勞動者獲得正當薪酬的附加前提。這一現象應該啟示勞動監察部門,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不僅針對農民工等弱勢群體,在看起來「高大上」的互聯網企業上班的程序員,也可能遭遇勞動權益保護的危機。特別是部分企業以「996工作制」作為變相裁員的手段,「996工作制」日漸成為職場明規則等,勞動監察部門應該有更積極的關注和介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紀錄!清明小長假長三角鐵路發客1110.4萬人次
深情一曲《我和我的祖國》,第36屆「上海之春」拉開帷幕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