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閱讀是被這些東西毀掉的,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

孩子的閱讀是被這些東西毀掉的,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1

每每談及親子閱讀。

很多父母會說「孩子不愛讀書,自己拿他沒辦法!」

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我看未必。

因為孩子的閱讀往往是被一些東西給毀了。

比如父母的「無知」。

這個無知不是說你腦洞不夠大,能力不好,也不是說你掙錢不多。

是說你在孩子的閱讀上,從來就沒想過。

我見過很多的父母,工作能力很強,社會地位也高。

但是他們的孩子,與他們相比就相形見絀。

在孩子身上看不到學習的動力,也少有閱讀的習慣。

把孩子交給學校,選擇好的學校,好的班級,但是未見得有好的效果。

還有不少的父母,等孩子大了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怎麼搞都提不上去,一段閱讀理解題看不懂,作文寫得更是緊巴巴的幾句口水話。

於是開始反思,孩子的閱讀黃金期,我都幹了什麼?

父母的無知,是毀掉孩子閱讀的主因。

因為無知就會不重視。

因為不重視就找一堆的借口,比如「快樂教育」,比如「讀書無用論」。

很多人理解的快樂教育是真的沒有教育。

就好像很多人講無為而治,往往看到了「無為」,沒有看到背後的」治「,這需要更大的智慧。

養育一個孩子,哪能真的「無為」呢?那是一個高的境界,你先要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才行。

我遇到不少的父母,是唯「快樂至上」的,覺得孩子就應該跟書本絕緣,以為那些過早翻書的孩子,都是痛苦的。

這是由於應試教育造成的苦,讓一群人對書本產生了憎恨的感覺。

所以很多人高考之後把所有的書撕掉丟掉就發誓,此生不再碰書,的確很多人都做到了。

所以做了父母后,還是帶著這樣的想法,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圖書,讓他們開心的玩,覺得這是愛,沒有走自己痛苦的路。

你跟他談孩子的閱讀,他想跟你談怎麼掙錢。

可是大的教育環境沒有改變,孩子還是得搭上應試教育的車。

在應試教育的殘酷體制性,適者生存的法則更加直觀。

當年那些快樂教育下的孩子一出場就被來了下馬威。

於是焦慮、責備、悔恨,百感交集。

請一定記得:若孩子學習遇到困難,不要靠補課,是要靠閱讀的。

孩子學習越感到困難、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閱讀。

因為有數據顯示:學習能力,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能力。閱讀不僅豐富知識積累,提高寫作能力,更能幫助點燃思維的火花,發展孩子的智力。

在孩子閱讀的問題上,父母必須先重視起來。

這才是中國人跟世界發達國家閱讀水平拉平的一個重要力量。

比如愛讀書的猶太人、法國人;甚至日本人、韓國人,全民讀書的水平都要高於我們。

要讓一代人崛起,就需一代人有高遠的目光,而不至於在無知的泥潭中做著夢。

2

想一下,總是說孩子不愛讀書,你都給他讀了什麼書?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他為了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將家裡處處都擺著圖書,希望6歲多的孩子經過時會注意到這些書,能夠愛上讀書。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從來不去讀。

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非常用心的媽媽。可是問題在於你給孩子擺了什麼書?

她說家裡都是「童話故事、三字經、成語故事、作文書、字典……」

左看右看就是沒有孩子喜歡的書。

孩子愛讀什麼書?

不同孩子的興趣都不一樣。

但是對圖書的選擇,大致的興趣是一樣的。

比如去圖書館借書,好的書總是被借走,很少待在柜子上。

而不受歡迎的書一年也沒有人問津。

孩子世界裡書的好壞,不能由營銷宣傳來操作,更不能由大人下定義。

因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規則和玩法,而孩子的世界相對簡單。

孩子喜歡的書還是得由孩子說了算。

有一個媽媽問我,孩子想看斗羅大陸。

這是很流行的一本校園小說,其實是網路小說進入校園的一個代表。

就好像成人喜歡盜墓筆記一樣,孩子喜歡斗羅大陸,這樣說的話,就能理解。

新奇的東西總是能滿足人的好奇心。

而好奇心是興趣的源頭。

所以我從來就反對父母壓制孩子的這個閱讀興趣。

因為你說不行,孩子還是會去借來看。

你越禁止,他越想看,這個是管不著的。

其實那書能上市,也是經過審查的,危害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你不妨自己也去買一本翻翻看,這樣就知道孩子看了啥。

還能跟孩子開一個深入的讀後交流會呢!

我為什麼不反對?

因為一套書只能看一段時間,但是愛上閱讀得孩子會持續地閱讀下去,甚至終生保有這個好的習慣。

他不可能天天看一本書。

所以來日方長,有了愛讀書的樂趣,孩子的閱讀視野當然是會擴散的。

家長要做的不是阻擋,而是引導。

將孩子引導到更高的閱讀層次,如同大禹治水,堵截的作用永遠不如疏導。

比如深入到歷史、地理、人文等領域,用那些偉大的文學作品來感染孩子。

《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幾本名著完全可以讓孩子讀好幾個月。

如果對歷史感興趣,《明朝那些事兒》也可以讀的啊。

上面談的都是大孩子的一些讀書建議,因為他們的興趣具有自主性,父母要花更多的心思。

對於小傢伙來說,比如小學前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容易被父母影響的,因為父母就是他們的天。

8歲前的孩子更喜歡圖文搭配的繪本,在讀的過程中會體現自己明顯的喜好。

這個在平時的陪伴中父母就能發現。

有的小男孩喜歡車車,有的喜歡恐龍,有的喜歡機器戰警,有的女孩喜歡顏色艷麗的東西,有的喜歡娃娃,有的喜歡玩偶。

父母就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他們選擇繪本。

比如每次我給兒子買書,除了尊重他的意見,給他買了一堆恐龍書之外,也會給他讀一些我推薦的經典繪本。

他不會拒絕,只要我熱情飽滿地陪他一起讀,他是非常樂意的。

因為很多時候,小傢伙不是為了讀書,而是喜歡父母陪自己讀書的感覺。

不要再說孩子不愛讀書,先看看都給他準備了什麼書?

然後看看你是不是陪他一起讀書了?

3

你總是說給孩子讀書,那你自己在做什麼非常重要。

如果想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你得先做點榜樣,在家裡營造一個讀書的環境,找到正確的方法。

如果父母是殺豬的,孩子天天看殺豬,自己也會跟小夥伴一起模仿殺豬。

孟子很早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離父親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識教育孟子。因為周圍是墓地,經常有人哭哭叫叫,他也學著那些人走來走去。孟母想:「這個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

放到今天,還是如此,孩子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行為習慣。

家裡要有讀書的氛圍,不是說把書放在沙發上,放在過道邊,孩子就會讀,也不是說家裡買一柜子書,孩子就會讀。

而是要有一個閱讀的氛圍,無需刻意而為,父母熱愛,孩子喜歡,自然不抗拒,做得開開心心。

孩子從一出生,就在這種氛圍中長大,自然,在他看來,讀書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是你選擇了玩遊戲、玩手機,那就不要責備孩子不閱讀。

如果你真改不了怎麼辦,那就在孩子面前,收斂一點,做點改變。

比如每天跟孩子讀一會,再去自己房間玩自己的手機。

至少要為孩子提供好的閱讀書籍,幫助孩子培養一個閱讀的習慣,你得做點努力。

還有一些媽媽說孩子喜歡反覆讀一本書,什麼時候換新的好?

這個問題真的不要擔憂。因為小傢伙喜歡反覆去讀,因為他們喜歡那種感覺,能夠預料到情節的發展,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能給自己安全感。

這一本讓他讀著,父母可以考慮給他找一本類似的。比如兒子那時候喜歡車車書,我就給他選了市場上三四種車車書,豐富他的感覺。

他會覺得,原來書有這麼多種,有這麼精彩啊!慢慢地就打開了閱讀的視野。

另外就是不要糾結什麼時候補充書籍。

家裡要有新的書,孩子讀了三五遍就給補充。讀過的放一起,偶爾讓孩子去選,他會溫故而知新。

沒讀的書收起來,每次給一部分,不要一次給孩子,這樣他會不知所措,反而讀不好。

4

不要覺得閱讀是苦孩子。我反而覺得是孩子們快樂的一個源泉。

閱讀是影響一生的好習慣。

閱讀這個事,說大很大,因為一個民族的強大都要從知識中來。

說小也小,就是一本書、幾雙眼睛,讀一讀。

喜歡閱讀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小時候讀過的書,記憶都特別深刻,那些情節好像在腦海里刻下了一樣。有些場景,終身難忘。

童年是一個讀書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記憶力特彆強,讀書的熱情特別高,讀過了也能夠記得住。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一種高貴行為,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

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做得還不夠的父母。

在孩子的閱讀這個問題上,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只有觀念見識的高低之分。

首先,你得改變自己!

在育兒和親子閱讀的路上,魚爸在你身邊。感謝你能讀完,每次寫關於閱讀的文章就有三四千字,刪改了又寫,寫了又刪改,想說的太多,希望能有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