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人工作記憶成功恢復

老年人工作記憶成功恢復

科技日報北京4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伴隨著人體衰老,大腦對信息加工和儲存的能力也必然會下降,但如果這種能力可以被逆轉呢?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8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同步腦區節律——按特定節律刺激顳葉和額葉前部,成功恢復了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實現了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工作記憶衰退。

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短時存儲信息以備後用的能力,這是一個「容量有限」的系統,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青年人群中,工作記憶與腦區內部以及腦區之間的特定神經互作有關。據信這個過程涉及額葉前部和顳葉的兩種神經振蕩模式(或稱腦波),即gamma節律和theta節律。額葉前部和顳葉的theta振蕩同步,也與工作記憶相關,被認為或會促進這些腦區的長程互作。

此次,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羅伯特·瑞恩哈特和約翰·阮的團隊,利用腦電圖(EEG)詳細檢查了這類互作在老年人中有何變化,以及與工作記憶有何關聯。他們決定採用非侵入性腦刺激方法調節與工作記憶相關的腦波互作。

他們選擇的被試對象包括42名青年人(20歲至29歲)以及42名老年人(60歲至76歲),這些被試對象要在有腦刺激和無腦刺激的情況下,分別完成工作記憶相關的任務。結果顯示,在無腦刺激的情況下,老年人的工作記憶遠不及青年人快和準確。而青年人在執行工作記憶任務時,左顳葉皮層中的theta節律和gamma節律之間的互作增強了,額葉前部的theta節律同步也增強了。

但老年人接受主動的腦刺激後,執行工作記憶任務的準確性上升到了類似於青年人的水平。這種效果在實施刺激後持續了50分鐘。老年人執行任務的準確性上升,與左顳葉皮層中的theta節律和gamma節律之間的互作增強相關,而且左顳葉皮層和額葉前部之間的theta節律同步增強了。

研究人員表示,以上結果有望為人類未來開發針對年齡相關性認知衰退的干預療法奠定基礎。

總編輯圈點

認知衰退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誰,其實還沒有定論。研究人員用了很多方法來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也沒有給出針對性的、被確切證明有效的預防或者治療方式。這次,採用腦刺激方法調節與工作記憶的腦波互作,得到了不錯的效果——老年人執行任務的準確率上升,效果維持了近一個小時。如果「人能再少年」,如果大腦的健康可以不被歲月腐蝕,這不僅能大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能改變社會勞動力結構。當然,儘管未來也許很美妙,但研究之路還得一步一步走。

(來源:科技日報 張夢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山東:短板科研成果產業化最高支持5000萬元
日本一名韓國籍教授遭遇「被購物」,日媒:或為壓制其言論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