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產又高抗的水稻基因發現

高產又高抗的水稻基因發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大學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東雷,在高產基因資源庫中尋找具有抗病功能的基因,通過誘導型地表達抗病基因使水稻達到了既高產又高抗的育種目標。日前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植物》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在2010年,首先發現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適度上調ipa1後可以減少水稻的無效分櫱,增加穗的分支,增強秸稈的強度,最終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因此,含有ipa1-1D與ipa1-2D兩個功能獲得性等位基因的水稻品種得到了大面積推廣種植。

楊東雷團隊在篩選高產基因資源庫中發現ipa1的表達在白葉枯病原菌侵染時發生改變,暗示他們可能參與抗病過程。

「我們進而檢測了含有ipa1-1D與ipa1-2D的高產水稻品種,但遺憾地發現這些品種在抗病上表現一般。我們超表達了ipa1,發現這些水稻對白葉枯病具有廣譜的高抗能力,但這些水稻材料分櫱極度減少、穗子縮短、育性降低,最終造成水稻產量大幅下降。」楊東雷說。

為了獲得高抗與高產的水稻,楊東雷團隊利用白葉枯病菌TALE類效應因子誘導表達的OsHEN1的啟動子表達ipa1, 獲得了他們命名的HIP水稻。

「在沒有病原菌侵染時,類似ipa1-1D與ipa1-2D,HIP水稻微量上調ipa1的表達量,所以HIP水稻表現出少櫱、大穗、莖粗等表型,最終提高了產量。當有白葉枯病侵染時, ipa1被強烈誘導表達,極大增強了抗病性。更重要的是在白葉枯病侵染時,HIP水稻也表現為高產。」楊東雷說。

(來源: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浮現磁場導致太陽暗條爆發過程揭示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