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如果有一天,你連自己父母都想放棄,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有一天,你連自己父母都想放棄,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上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通過辭彙判斷實驗發現了「父母參照效應」,即父母作為我們的重要親密他人,會佔據我們大量的心理資源。

並且,父母會被我們納入到自我的範疇中,彷彿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人,連自己的父母都想放棄,這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呢?

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我們的至親,因此,我們應該與自己的父母同呼吸、共命運。很多人對這個觀點持反對意見,下面,我們通過一則諮詢案例展開論述。

琳,是家裡的獨女,但她每次回家都免不了與父母爭吵。原來,琳的父母有打麻將的嗜好,並且經常輸錢。作為女兒,琳感到很生氣,於是,她經常勸說自己的父母放棄打麻將的愛好,因為這件事,琳與父母沒少吵架。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琳身上發生的這件事,父母打麻將是他們自己的喜好,父母也沒有因為輸牌向琳要錢,而琳對於父母的要求反而傷了彼此之間的和氣。

這就像以愛之名對自己的親人進行綁架,束縛了他們過自己人生的權力。由此可見,即便是像父母那麼親近的人,也不能模糊了彼此的心理界線,去過度操心他們的生活。

對父母「去理想化」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的人連自己的父母都想放棄。對於這個話題,德國心理學家弗蘭克就曾提出如下觀點:在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會經歷對父母「去理想化」的心理轉變。

一方面,我們知道自己的父母並不是萬能的、十全十美的,他們也會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正如我們從稚嫩到獨立的成長過程一樣,父母也在不停的成長。

另一方面,我們會意識到,父母雖然是我們關係最緊密的親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的生活與我們的生活是難捨難分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沒有誰為了誰而活,因此,父母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子女,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資格去干涉他們。

對於那些連父母都想放棄的人來說,他們深知,父母的人生並不等同於自己的人生,過度擔心父母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

畢竟一個人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別人完全納入到自我的概念中,因為我們與父母終究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我們首要任務是過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以愛之名去干涉父母的生活。不僅如此,在我們與父母走向對立的過程中,我們心智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建立新的三觀。

因此,我們也會意識到自己沒有必要滿足父母的全部期待,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生活,而不是什麼都聽從父母的意見。

同理,我們也沒有必要去過度干涉父母的行為,不應該說服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總的來說,人永遠是為自己而活。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認知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越是喜歡談錢的夫妻,感情反而越好?丨根本原因是什麼
心理學家:如果你是一個極度內向、缺乏自信的人,請堅持做三件事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