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沖泡第一衝就要坐杯?這是哪裡來的謠言!

白茶沖泡第一衝就要坐杯?這是哪裡來的謠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道家有一種基本的修鍊方式,叫做打坐,就是閉目盤膝,調整呼吸,雙手放在一定位置之上,放空身心。

這種修鍊方式,佛家也有,不過在佛家,這個不叫打坐,叫做「禪坐」,或是「禪定」。

古人相信,這種打坐的方式,是能夠幫助他們調養身心,涵養心性,增強毅力的。

張元干這人,就十分喜歡打坐。

他曾寫過:歌舞筵中人易老,閉門打坐安閑好。

總去參加歌舞宴會,天天熱熱鬧鬧,消耗了精力,反倒是叫人變的越來越老。倒不如在家閉門打坐,心神皆定,安享這悠閑的時光。

說到享受悠閑的時光,對於村姑陳來說,必不可少的就是或沖泡,或煮一壺白茶。

最近人在太姥山上,若是煮茶,倒有些太過正式。因此,白瓷蓋碗就排上了用場,S師傅珍藏的那些好茶,終於得到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其實,白茶的沖泡之中,也有一個與打坐有關的專業術語,叫做坐杯。

許多剛入門的茶友,在沖泡白茶時,總會在沖泡第一道茶時,就開始坐杯,美名其曰,讓茶湯滋味更濃郁一些。

其實,這是一個十分不好的習慣。從第一泡開始就坐杯,不僅不會讓茶湯滋味變的濃郁,反而會失去白茶特有的清鮮之感,是一種十分錯誤的做法。

沖泡白茶,一開始做到的,應該是快出水,而非坐杯。

《2》

快出水,是最適合白茶的沖泡方式。

許多茶友在提到白茶需要快出水時,還有些不服氣,覺得白茶滋味本來就清淡,若是快出水,裡面的滋味都沒有泡出來,茶湯更是寡淡。

對於這樣的想法,村姑陳只能說,要麼是茶友以前喝慣了濃茶,舌頭對於白茶的滋味不夠敏感,要麼,就是茶友根本沒有喝到好茶。

不怪村姑陳說的這麼實誠。

清淡這個詞,從來是和白茶搭不上邊的。

白茶的滋味,是一種清雅的滋味。帶著鮮爽,清冽,淳厚,以及濃郁的花香,從口中滑入,猶有回甘。

那些滋味濃郁的茶,就好像是楊妃,雍容豐腴,一顰一笑都帶著媚意,叫人驚艷。

而白茶,卻是自九天踏雲而來的仙子,著一身白衣,帶著虛無縹緲的清冷,令人難忘。

而想要衝泡出白茶這樣的滋味,使其不落於凡俗,最重要的,就是在沖泡時,利用快出水。

【快出水,才能叫白茶展現自身的魅力】

其實,之所以沖泡白茶要利用快出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優質的白茶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實在是太豐富了。

優質的白茶,尤其是高山白茶,葉片肥厚,白毫細密,其中蘊含著無比豐沛的營養物質。

白茶一旦與沸水接觸,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就會飛速傾瀉出來,與茶湯融為一體。

優質的白茶葉片之中,氨基酸是佔了主體的,咖啡鹼與茶多酚含量適中。

快出水,在大量的氨基酸,適量的茶湯釋放到茶湯中之後,直接憑藉外力,打斷了葉片釋放營養物質的過程。

因此,利用快出水沖泡出來的茶湯,才會呈現一種清冽鮮爽,淡雅明快的滋味。

但若是葉片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就會形成悶泡。

悶泡,會使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無限制地流入茶湯之中,尤其是咖啡鹼與茶多酚。

這兩種物質,分別承擔了茶湯之中苦,與澀的滋味。

這時候,喝慣了濃茶滋味的茶友,自然會覺得這茶有了味道。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苦澀滋味對於舌尖味蕾的刺激而已,白茶真正的滋味,早在這樣一種沖泡手法之中消耗殆盡。

同時,利用快出水,還能增加白茶沖泡的次數,換句話來說,就是延長白茶的耐泡性。

將白茶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比作10,每一次沖泡,都會從其中消耗一部分。

快出水,就相當於每次從10中,分出了1,利用這種方式,一泡白茶,可以沖泡十次。

而慢出水,一次沖泡,就相當於從10中分出了3~4。一泡白茶一共的營養物質才只有10,一次就去了三四,那麼用不了幾沖,自然就沒了味道。

因此,為了能夠使白茶釋放出最真實的味道,也為了白茶的耐泡性著想,在沖泡一泡優質的白茶時,還是要選擇快出水,以免浪費了這樣一泡好白茶。

【沖泡白茶,如何才是快出水】

既然說到沖泡白茶,應該使用快出水,那麼不如順帶來說一說,白茶的快出水,應該怎麼做。

快出水,重點就在於一個字:快。

快出水,對於出水速度的要求是很高的。

從注水開始,到出水結束,整個過程,要求時間不超過7~8秒。

若是注水完成開始算起,到出水結束,整個過程,更是要求在5秒之內完成。

為了做到這樣快速的出水,對於茶友出水的手法,就有了一定的要求。

在出水時,茶友的拇指與中指,要按住蓋碗的碗沿,而食指,則搭在蓋鈕之上,保證碗蓋與碗口形成一個大約35度的夾角,方便茶湯從這個夾角之中流出。

等到出湯時,小臂用力,帶動端著蓋碗的手向內翻轉。

這時候,茶湯就如一道清澈的瀑布,從蓋碗之中傾瀉而下,落入公道杯之中。

請注意,這裡的翻轉,是向內翻轉的。端著蓋碗的手,和小臂,是成一條線的。

等到最後,蓋碗被完全翻轉,底朝上,蓋朝下,如此一來,才能將其中的茶湯徹底出盡。

有些茶友在出湯時,會選擇將手向下翻折,這樣一來,茶湯出水速度很慢,達不到快出水的要求,蓋碗之中也容易出現茶湯殘留,使葉片浸潤在茶湯之中,導致悶泡。

再有一點,這樣出水,茶湯從蓋碗之中湧出時,很容易堆積到蓋碗兩邊,導致手部燙傷。

因此,想要出水又快又好,還是應該掌握正確的出水方式。

《3》

雖然說過白茶出水,應該使用快出水,但這並不代表白茶,不能坐杯。

坐杯,從字義上就能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將茶葉擬人化,將其浸潤在茶湯之中的行為,說成是坐杯。

實際上,就是延長茶葉與茶湯接觸的時間,促使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析出,使茶湯滋味更加濃郁。

對於白茶的沖泡來說,坐杯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坐杯的時間,否則,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白費一泡好茶。

沖泡白茶時,前四沖,是絕對不能坐杯的。

因為這時候,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還比較多,若是坐杯,就會過早使白茶的滋味出現苦澀,同時也影響後續沖泡的滋味。

等到第五沖時,就可以開始準備坐杯了。

關於坐杯的時間,村姑陳建議,第五,第六衝,可以坐杯10秒,第七沖泡,30秒,等到第八沖之後,若是覺得茶湯滋味過於單薄,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延長坐杯的時間。

《4》

無論沖泡白茶的方式有多少種,但是茶友沖泡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沖泡出一杯茶香高揚,滋味絕佳的白茶,以在塵世之間,求得半刻的閑散悠然。

許多茶友剛入了白茶的門,對白茶的知識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梳理,在很多方面都有些一知半解。

這時候,就需要村姑陳,厚顏來做這樣一個領路人,將更多關於白茶的知識分享給各位茶友,在茶友的心中,留下一個大致的框架。

坐杯,作為沖泡白茶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本身是對白茶的沖泡起到積極作用的。

但是它的使用,是有條件的。

若是茶友不解其中使用的時機,誤用了坐杯,反會對白茶,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因此,在沖泡白茶時,請茶友一定記住,沖泡白茶,這第一衝,可千萬不要坐杯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圖文解讀春白茶沖泡方式,從新白茶到老白茶,一篇文章就夠了!
科普:白茶儲存過程中出現的這4個問題,你都遇到了嗎?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