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中國傳統插花初探,還原瓶花藝術的本來面目

中國傳統插花初探,還原瓶花藝術的本來面目

中國傳統插花歷史源遠流長,而「瓶花」是自宋以來中國插花藝術約定俗成的稱謂。

中國的瓶花,是與詩、畫、茶、酒為一體的文人雅趣,是承載思想,格調,品質的外化形式,其意趣在於點綴俗世日常,用袁宏道的概念解釋就是「屏俗」,即屏蔽不雅。

這本《瓶花之美》,是韓美林藝術館館長推薦的中國傳統插花初探書目,也是喝茶人都值得讀的一本好書。

作者徐文治,是恭王府傳統中式生活研究所副主任,也是一個空間藝術規劃師,同時作為中國插花花藝協會理事,在插花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從開篇,作者就用千年詩話告訴我們,工匠和文人的角度是不同的,他們作品相差的,是厚重的文化底蘊。

「階草侵窗潤,瓶花落硯香」

「禪心已是空諸相,無奈瓶花故故香」

文人插花,重在意趣,有時候沒有法則的創作反而能夠呈現獨特的意境。

從花目,節令,到花器,滋養,再到宜稱,屏俗,從唐宋到明清,作者系統的考據了中國瓶花的發展歷史,對比日式花藝,論述了中式瓶花的歷史與文化。

我們現在很多人學的插花都源於日本,好多人拿日本的插花說是中國的插花,其實和中國瓶花沒有任何關係。

日本的花道雖然分流派不同,但基本都強調插花要有三大主枝,學習花道側重技巧,而中國的插花沒有日本插花的種種固定方式,專註於趣和志。

「中國典籍中插花的技法非常少,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正因為沒有技法,文化傳承的反而更久遠。」這樣的解釋頗有點武學中「無招勝有招」的意蘊。

作為一本中國傳統插花初探之書,這本書系統劃分明確,作者引經據典,並以配圖的方式,展示了很多經典花器和花木之美。

其中提及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宜稱」

我理解的中國插花有兩個重要的原則:首先是趣,生趣、意趣、藝趣;其次是適,適其境、適其趣、適其道。宜稱就是要解決「趣」與「適」的問題。

如今很多人追求「生活藝術化」,不論是茶寮還是居家,瓶花的藝術都能讓空間具備中國人所追求的詩意化表達,可以說有了瓶花,生活的情趣就可以無處不在。

生活如何藝術化?真正其決定作用的是藝術如何生活化。如果不懂藝術,也就不知道藝術該如何化在生活里。那麼生活也就不會藝術化,滿目俗物,沒有藝術感。

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支脈,瓶花沒有規則也沒有斷流,我們弄丟的不是擇枝插瓶賞花的技藝,而是賞花的詩意和擇枝的風骨。

品味中國瓶花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把茶泡好難、泡壞很簡單,這些情況一定會把茶泡壞!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