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那麼信任魏東亭,為何不留他在身邊,還將他支去邊陲
《康熙王朝》是被各大衛視數度重播的一部大劇。在這部劇中,作為康熙幼年時的夥伴,魏東亭無疑也成為了康熙的左膀右臂。
康熙和魏東亭為何是幼年時期的好夥伴?因為,康熙的乳母就是魏東亭的親生母親。也就是說,兩個人是喝著同一位母親的母乳長大的,所以康熙和魏東亭的感情,那就形同於親兄弟。
在康熙懲處鰲拜的過程中,魏東亭作為康熙的得力助手,發揮了其不可忽視的作用。也因此,魏東亭立下汗馬功勞,從此便長時間伴隨康熙左右。
其實,在歷史上,魏東亭這個人物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他這個人物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但是,他在劇中卻是極其有分量的這麼一個人物。如果沒有魏東亭的幫助,也許就沒有康熙的成功。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這魏東亭還沒好好享受康熙封給他的一切,便被康熙支走,去了邊陲外地。康熙這麼做的目的是所謂何事?
鰲拜倒台之後,我們看看這時候康熙留在身邊的,幾乎唯一例外的都是一幫會武功的太監,文官卻是少之又少的。可是,整個大清王朝中,重文輕武的現象比較常見。這時候,為了仕途著想的魏東亭,便開始為自己打算。他做了一個決定,把自身的發展路線定位於文職,而放棄武功。
魏東亭這麼做,也是受到了他幼年時的好夥伴,後來的頂頭上司康熙的一番話的影響。康熙是這麼說的:魏東亭這個人是立下過大功勞的,按說他原可以好好享受他的這份功勞,過清閑的日子。但是,他的前程也就因此給耽誤了,他的個人能力也因此受到限制,人生輝煌止步於此。
一如我們劇中所看到的,魏東亭就這樣被康熙支去了外地邊陲。其時,當朝大臣分兩撥勢力,一邊是索額圖所領導的索相勢力,另一波是明珠控制下的明相勢力。這兩撥勢力斗得昏天暗地,連康熙本人都為此感到頭疼不已。
這時候這兩撥勢力也不忘對魏東亭進行各種籠絡,希望將他拉到自己一方陣營當中。
康熙很有先見之明,他也知道大臣之間的派系之爭由來已久,就算是清王朝也不可避免。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控制這兩撥勢力,讓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利用的好,那麼他們都會為自己所利用。這也算是康熙所玩的一種平衡術了。
在雙方爭奪自己實力焦頭爛額的時候,魏東亭不能獨善其善,為了將魏東亭很好地給保護起來,康熙也不得不出此下策,將他看重的這位童年時期的好夥伴,給派到了遙遠的邊關。雖然魏東亭的官職不大,但是他卻也因此而保全了自身的名節。
直到後來,明珠和索額圖爭戰進入焦灼,這時候的魏東亭很幸運地沒有捲入到這次歷史紛爭中。直至這兩撥勢力被康熙清算,魏東亭也終於被康熙重新調派回了京城。
看得出,康熙雖然是個手段硬且狠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個極其重情重義的凡胎肉體。他對魏東亭的護佑,其實也是在保全自己年幼時的那些美好回憶。
魏東亭被調回京城之後,我們再看康熙給他封賞,就知道了。這時候的魏東亭是被封為了親王,這也意味著康熙在內心裡一直是把他當做親兄弟看待的。


※楊逍,黃藥師門人?
※楊過之後,黃衫女子和楊逍,他倆互不相識,存三大疑點
TAG:武俠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