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時期的士兵,服裝上「兵」與「勇」,兩者地位有何區別?

清朝時期的士兵,服裝上「兵」與「勇」,兩者地位有何區別?

我們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在打鬥場面中有這樣一個小的細節,就是在普通士兵中每個人的衣服乍一看是相同的,然而上面寫的字卻是不同的,有一些人寫的是「兵」,而有一些人寫的是「勇」,可能我們以為這是在演戲的時候這些人穿戲服不是那麼講究,然而這其實是有原因的,不要看只是一個字不一樣,這背後象徵的可是天壤地別之差。

我們先來講一下「兵」這個字,如果當你某一天看到電視劇當中有一個士兵穿著在正前方寫了一個大大的「兵」字,你就能基本確定首先這個士兵是一個正規軍,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在編的軍人。一般來說這件事會出現在清朝清朝的正規軍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八旗軍,他們是隸屬於皇帝的軍隊;還有一個就是漢族人組成的軍隊雖然說也是正規軍吧,但是地位遠遠不如八旗兵那樣高。

大家也知道在清朝那時候,漢族人的地位確實是沒有滿族人高,所以說軍隊這樣劃分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之所以要在八旗軍之外劃分出一個漢人軍隊,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這些八旗軍做準備。以防什麼時候八旗軍缺人,這樣漢人軍隊就能直接挑幾個拔尖的補過去。漢人軍隊裡面的士兵有一些是當時入關的時候,收編的正兒八緊的軍隊,也有的是投降進來的,還有一些是後來新招的一些農民,總之大家的身份是比較複雜的。

八旗兵的軍人們都是從子弟裡面精心挑選出來的,他們的身份地位都比較高,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所以他們在軍隊中也根本不會去打仗,只知道每天欺負百姓或者享受生活,據說在乾隆以後他們就廢了,連馬都跨不上去,一個個的變成了一個大胖子。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勇」,有人給這兩個字作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劃分,就是說寫「兵的都是親娘養的,而寫「勇」的都是後娘養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好比字面意思,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不是親生的。我們上面也說了,漢人軍隊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以防八旗軍人數不足,寫「勇」的這些士兵也差不多,他們也是為了以防萬一,有戰爭的時候就會把他們招到戰場上,一旦沒有戰爭了,就會讓他們該幹嘛幹嘛,簡單的來講這些就類似於僱傭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豪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阿豪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