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準備對外出口蘇57,已將中方定為銷售目標,我們會買嗎?

俄羅斯準備對外出口蘇57,已將中方定為銷售目標,我們會買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8日報道稱,「俄羅斯技術」公司國際政策與區域合作經理維克托?科拉多夫最近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透露,俄羅斯政府即將為第五代戰鬥機蘇-57開放出口許可證。同時,科拉多夫透露,中國、印度和中東國家為主要的採購市場。而在國內,也有部分專家建議應該適當購買蘇-57戰鬥機,用以研究俄羅斯在五代機技術方面的獨到之處。

我們是否需要購買蘇-57戰鬥機?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首先要研究中國的作戰體系和戰備情況。就目前而言,全球僅有4種已知的量產型五代戰鬥機,分別是美國的F-22、F-35;中方的殲-20;俄羅斯的蘇-57,其中F-22、F-35和殲-20已經獲得世界媒體的普遍認可,承認其作為跨代的飛機。俄羅斯的蘇-57雖然定型時間最晚,但是一直備受爭議。

原因就在於蘇-57的設計確實是源自四代戰鬥機的蘇-27,在氣動方面,基本上延續了蘇-27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中央升力體結構和氣動外形,僅僅在細節方面參考了部分F-22的設計。總體上說,蘇-57氣動上和蘇-27基本相同,都採用中央升力體結構,並且有著相同的筆直進氣道,因此很多媒體將其稱之為「拍扁的蘇-27」可以說不無道理。

更重要的是,冷戰時代蘇聯的電子工業技術就一直不如西方,而經歷1991年解體鎮痛的俄羅斯在航電技術領域和西方差距更大。如今主要大國已經大量生產主動相控陣雷達裝備各自的戰鬥機,而俄軍依然還在使用技術上落後半代左右的被動相控陣雷達,在機載武器方面,我們已經開始換裝PL-10格鬥導彈和PL-15遠程空對空導彈。俄軍依然以R-73E格鬥導彈和R-77中程導彈為主,技術僅相當於西方1995年的水平。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蘇-57和蘇-35戰鬥機一樣,使用俄式標準的雷達航電系統和數據鏈,和國內的相關產品並不兼容。因此無法有效融入空軍作戰體系。即使該機性能卓越,如果無法融入作戰體系,自然也無法發揮其效能。

蘇-57的發動機和蘇-27一樣是弔掛在機體上,兩個發動機進氣道之間的凹陷的機身會產生強烈的空穴效應。所以,無論如何吹噓,蘇-57即使在理論上也不具備真正的隱身能力。同時,蘇-57雖然是蘇-27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但由於氣動變化,對於我們完善殲-11家族也沒有絲毫參考性可言。最後,國產最新版太行B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已經超過14.5噸,和俄制117S基本相當,因此也沒有太多值得我們參考的選項。

所以結論就是,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戰術上看,我們都完全沒有必要再引進蘇-57戰鬥機,而適當添置蘇-35(例如再購買24架),用來增強日常巡邏防空能力,並且在國產四代半戰鬥機和五代戰鬥機大批量服役之前,作為空軍的有益補充,反而是更加有意義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善智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馮善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