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盤點中央銀行機構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十大用例

盤點中央銀行機構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十大用例

雖然過去幾年以來,不同行業當中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試驗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卻很少有組織真正對這項技術加以部署。但有趣的是,作為世界上最為謹慎、保守的機構類型之一,作為中央銀行發展風向標的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其中提到此類機構有可能出人意料地成為首批實施區塊鏈技術的部門。

中央銀行機構在運用區塊鏈與分散式分類賬技術方面的嘗試往往並不太為人所知,關注度也確實不高。因此,人們對於此類機構的發展目標與研究狀況存在著很多的猜測乃至誤解。目前,全球數十家中央銀行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是否有助於解決長期利益,具體包括提升銀行與支付系統效率、增強支付安全性與彈性,以及改善金融包容性。

盤點中央銀行機構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十大用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最新研究發現,中央銀行已經成為最早實施區塊鏈技術的機構之一。

作為負責監督國家貨幣政策以及保持金融與經濟穩定的機構,各中央銀行在實施任何可能產生負面後果的技術或解決方案時,都表現得非常謹慎。不過各大中央銀行也在積極研究各種用例,旨在探索這項技術在受控安全環境中的巨大潛力。

十大中央銀行區塊鏈用例:

1. 零售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簡稱CBDC) – 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以點對點與去中心化方式運營與結算(無需中介),且可廣泛供普通消費者使用。這種形式的CBDC可作為實物現金的補充或替代方案,亦屬於傳統銀行存款的替代品。來自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這一領域進行試驗,例如東加勒比中央銀行、巴哈馬以及柬埔寨的中央銀行。

2. 批髮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簡稱CBDC) – 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以點對點與去中心化方式運營與結算(無需中介),但僅適合由商業銀行與結算所應用於銀行間的批發市場。研究這一問題的機構包括來自南非、加拿大、日本、泰國、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以及柬埔寨的中央銀行。

3. 銀行間證券結算 –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包括CBDC)的一類重點應用,旨在實現銀行間現金清算與證券結算的速度提升。其目標是開發出用於「交付與支付」的銀行間系統,其中資產交易(例如現金擔保)雙方可以同時進行資產的支付與交付。在這方面做出探索的中央銀行包括日本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格蘭銀行以及加拿大銀行。

4. 支付系統彈性與應急能力 – 在國內各銀行的主要或後備支付與結算系統之間使用分散式分類賬技術,用以提供安全性與連續性保障,從而應對技術或網路故障、自然災害、網路犯罪以及其它威脅。一般來講,這一用例需要與其它用例結合起來,作為分散式分類賬技術實現方案當中整體收益的組成部分。研究這類用例的中央銀行包括巴西中央銀行與東加勒比中央銀行。

5. 債券發行與生命周期管理 – 在債券的拍賣、發行與其它生命周期流程當中使用分散式分類賬技術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這一概念適用於由主權國家、國際組織或者政府機構發行並負責管理的債券。中央銀行或政府監管機構可以充當監控相關活動的「觀察員節點」。世界銀行於2018年8月推出了第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債券,名為「BONDI」。

6. 了解客戶情況與打擊洗錢行為 – 利用分散式分類賬技術追蹤及共享與客戶相關的付款與身份信息,將能夠簡化數字層面的了解客戶情況與反洗錢流程。該解決方案能夠對接數字國家身份平台或者插入預先存在的電子客戶身份或反洗錢系統。作為支付與財務活動追蹤體系的一部分,其還能夠與CBDC進行交互。在這方面做出探索的中央銀行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

7. 信息交流與數據共享 – 利用分散式或者去中心化資料庫在各相關政府或私營部門機構之間或之內創建替代性信息與數據共享系統。目前,巴西中央銀行正在對這方面用例展開研究。

8. 貿易融資 – 利用去中心化資料庫與功能,以實現更快、更高效且更具包容性的貿易融資。這將改善現有貿易融資流程,特別是克服此類流程當中高度依賴紙質證明、勞動密集型與時間密集型等天然短板。客戶信息與交易歷史將在去中心化資料庫的各參與者之間共享,並能夠在需要時保障隱私性與機密性。在這方面做出探索的中央銀行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

9. 現金貨幣供應鏈 – 利用分散式分類賬技術對從生產設施到中央銀行及各商業銀行分行的現金交付與流動進行發行、追蹤以及管理。其中可能包括訂購、存款或者資金轉移,並可簡化監管報告。在這方面做出探索的中央銀行包括東加勒比中央銀行。

10.客戶SEPA債權人標識符 (簡稱SCI)配置 – 面向SEPA債權人標識符的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共享存儲庫,由SEPA借記計劃中的各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負責管理。其目標在於打造更快、更精簡的去中心化身份配置與共享系統。這類方案可以替代當前使用的時間與資源密集型手動及集中式流程。目前法國銀行已經在MADRE項目當中試驗這一用例。

對於以上提到的各個用例(按流行程度排序),至少已經有一家中央銀行正在積極進行研究與探索。相關研究與經驗因國家而異,而且鑒於顯著存在的風險與局限性,多數中央銀行的研究人員尚未得出最終結論,即分散式分類賬技術能否為其流程提供切實價值。

只在包括法國銀行在內的極少數案例當中,中央銀行已經成功部署了基於分散式分類賬技術的應用方案。在其它情況下,各大中央銀行得出的普遍結論是,考慮到風險特別是下行風險,區塊鏈技術並未為其經濟提供寶貴的機遇。換言之,相關發展必須要接受眾多同行機構的監督並全面對接私人加密貨幣市場。

在接下來的四年當中,我們應該會看到多國央行最終決定是否使用區塊鏈及分散式分類賬技術來改善其業務流程與經濟收益。考慮到中央銀行流程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區塊鏈技術自身相對成熟度較低的兩頭,各大機構必須認真考量一切已知與未知層面的現實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行者 的精彩文章:

AI人臉識別技術前景光明

TAG:科技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