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2千年前立下規矩:盜墓時,墓中一物絕不能動,否則家破人亡

曹操2千年前立下規矩:盜墓時,墓中一物絕不能動,否則家破人亡

在古代,他們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能讓人在所謂的另一個世界裡活的有滋有味,就會把一些貴重的物品一起隨葬,達官貴人們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更是會放進大量的金銀珠寶。因此,盜墓這一種新的職業誕生了。梟雄曹操被後人稱為「盜墓祖師」,他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盜掘古墓,以充軍資。

曹操盜墓是由軍隊公開挖掘墓葬,堪稱官盜。不過官盜一般只出現在戰亂時期,因為這不僅違背禮教,而且歷朝歷代對於盜墓都是堅決反對的,被抓住是要嚴懲的,特別是盜取皇陵的,要以謀逆罪論處。曹操為此立下了一個規矩:墓室中有一樣東西不可以拿,否則禍及家人。後來盜墓界也將這條「鐵律」傳世千年之久。

這條規矩便是:墓室裡面的金銀可以拿,但是不可以拿墓主人的玉器。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事,就是當時在中國出土的一件金縷玉衣,當考古學家打開的時候,就發現已經被盜賊搶購一空了,但是他們沒有把金縷玉衣拿走,只是把中間的金線拿走了,而這些上好的羊脂玉塊,卻殘留棺中。

為什麼不拿玉?首先古人相信陰陽學說,認為玉器有靈,玉器一般與墓主人貼身存放,在墓主人屍體腐化的同時,浸泡在墓主的血肉之中吸收血氣,凝聚了大量的陰煞之物,埋葬後隨著時間久遠,越發凶厲,沾染了此物,那麼便會厄運連連,家破人亡。對於很多盜墓者來說,它是一個大的禁忌,不敢去冒險觸碰。

第二,在古代的時候,玉是很多王公貴族身份的象徵,上面有專門刻上去的家族印記,盜墓者即使拿了出去,基本上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買家,反而會被人認出來,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所以為了不必要的麻煩,這些玉器是從來不拿的。而那些明晃晃的金器就不同了,熔掉後再賣也沒什麼風險,誰會知道那是皇家的。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1896年,李鴻章帶棺材出訪德國,俾斯麥1句話,讓他滿心悲愴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