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杭州阿里總部西溪園區,親橙里(購物中心),盒馬鮮生。第一次在盒馬鮮生購物,對這裡的自主結賬流程一臉茫然——掃臉,輸入手機號後四位,支付成功。甚至連掃付款碼的過程都省去了。

當時的我是慌張的,習慣了掃碼支付,總覺得少了一步。不過,也讓我想明白了一點:智能生活其實就是對複雜的生活流程不斷做減法。

這樣的智能,對於生活而言,難說好壞,倒是背後的整個技術體系值得解剖開來學習一下,畢竟,要趕上這趟單向列車,我們需要搞懂的已不只是人文關懷。

變革,開始

2017年10月,阿里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推薦了一本書《人類簡史》,並將物聯網的使命歸結為三點:

  • 將物理世界抽象到數字世界;
  • 讓人類通過數字世界重新認識物理世界;
  • 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將變革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

就在這場大會召開四個月前,當時的阿里雲IoT事業部(現更名為:阿里雲智能IoT事業部)發布了智能生活開放平台,同樣由庫偉站台。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彼時,阿里的智能生活開放平台初次露面。

然而,此前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甚至全屋智能的概念已經沸沸揚揚,巨頭們的IoT業務布局也已經初具規模:

  • 2017年2月,華為在MWC上發布了基於邊緣計算的物聯網EC-IoT(Edge Computing IoT,邊緣計算物聯網)解決方案;
  • 2017年6月,阿里雲IoT事業部正式發布智能生活開放平台;同月,京東發布了Alpha人工智慧平台;
  • 2017年9月,百度總裁張亞勤在百度雲智峰會上表示,百度進入到以ABC融合為標誌的Cloud2.0時代;
  • 2017年11月,小米召開首屆小米IoT開發者大會,會上宣布全面對外開放小米IoT開發者平台。

真正的軍備競賽才剛剛開始。

三次迭代,注重出海

真正的大戰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然後,施以猛然一擊。

時間撥轉到2018年,在3月的阿里雲棲大會·深圳分會上,阿里高級副總裁胡曉明宣布阿里巴巴全面進軍IoT,IoT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的第五大主賽道。與此同時,飛燕平台1.0正式發布。

這裡的飛燕平台,正是前文提到的智能生活開放平台,至此,阿里雲面向智能生活的飛燕平台也正式面世。

飛燕平台1.0主要是將整條設備智能化鏈路打通,當時我們提出了五步實現智能化,即「創建-功能定義-模組選擇-人機交互-量產」。」阿里雲智能IoT生活產品總監陳明波解釋稱,「這條鏈路可以讓廠商快速將其設備在(阿里)雲端建立一個數字模型,基於這個數字模型可以配置諸如APP、人機交互界面,以及與部分平台去做對接等能力。」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作為第一個正式版本,飛燕平台1.0為B端用戶提供了實現設備在雲端數字化的基本功能,並將設備聯網、人機交互、設備互聯等功能進行了初步實現,諸如智能插座、智能檯燈等智能設備正可以通過這樣的步驟實現聯網(智能),從而實現傳統設備轉型升級。

相較而言,在2018年之前,部分智能設備已經經歷了多個單品迭代期,設備聯網已成趨勢,上雲上平台蔚然成風。

與此同時,國內用戶對智能設備、智能家居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國內設備廠商經歷了兩撥淘汰賽後,死掉一批,活下來一批,同時又不斷有新入局者,眾多設備廠商、平台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整個市場格局仍不明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有越來越多設備廠商開始尋求出海,開拓海外市場成為部分廠商繼續開拓市場和深化布局的選擇。


我們看到很多廠商的設備完成智能化後,其量產設備需要賣到海外,提供給海外客戶。要提供海外服務,無論是在數據合規、數據安全,還是用戶體驗上,對平台服務能力都有更高的本地化要求。由此,我們在進行第二個版本迭代時,在海外不同地區構建了我們的數據中心和加速節點。

時隔兩個月,飛燕平台2.0版本在5月的雲棲大會·武漢分會上正式發布,這一版本正是針對國內設備廠商出海這個點進行的切入。為此,阿里雲在全球布局了「3大數據中心(法蘭克福、美西、新加坡),14個全球節點,200+國家和地區」。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相較而言,飛燕平台前兩個對外正式版本迭代較為迅速,雷鋒網認為,這也是在2018年這樣一個時間點,阿里雲在IoT方向基本戰略定調後的一路小跑。畢竟,在B端和C端的智能設備已經不在少數,整個市場也已不再停留在初期設備研發和市場試水階段,而是初期技術問題解決後,遇到了用戶體驗提升和規模化量產輸出的問題。

設備出海已然成風,廠商出海會遇到哪些問題,在講飛燕平台第三次版本迭代之前,這是一個值得先搞明白的問題。

廠商出海遇到的四大難題

設備出海,包括在基礎設施搭建、審查/認證機制、各類平台對接等方面都會遇到相應的問題。對此,陳明波認為,主要會有以下四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 第一,成本高。

    由於需要在全球不同國家、地區出售設備,如果自建雲服務,對於設備廠商的成本壓力會比較大;
  • 第二,海外環境複雜。

    包括服務環境、網路環境對設備廠商的開發、調試過程有較大的困難;
  • 第三,法律審查、認證複雜。

    在設備出海過程中,會面臨很多法律法規的監管和審查,包括美國、歐盟都有嚴厲的審查機制,例如歐盟著名的數據通用保護條例(GDPR)。對於很多設備廠商而言,疲於應付這些繁雜的審查機制;
  • 第四,國外各類平台的對接。

    在出海過程中,設備廠商需要對接各類國外平台,諸如國外在語音方面廣泛應用的有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

現在中國有很多中小企業有出海需求,在不同產業帶有很多廠商需要對外出口,但是這些企業的技術實力和開發能力其實是有欠缺的,要解決這些問題,對於設備廠商的人力成本、建設成本、時間成本的要求較高。

據雷鋒網了解,針對設備出海,部分設備廠商或平台廠商由於出海較早,自己搭建了整個PaaS+SaaS層業務,在國外會選擇使用亞馬遜或微軟的雲服務(IaaS),在國內則選用阿里雲。

儘管阿里雲隨後布局了PaaS層,並將相關業務拓展到海外,也逐漸有設備廠商或平台廠商基於阿里雲的PaaS平台搭建SaaS服務,但早期的PaaS+SaaS業務模式直到現在仍有延續。

雷鋒網認為,對於有能力的廠商而言,自建PaaS平台自然能夠帶來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但在成本上需要更高的投入;對於成本有限的中小廠商而言,選用阿里雲的PaaS平台,能夠帶來更大的便利性,也能節省成本。

然而,這裡仍有幾個問題值得考量:在未來頭部效應逐漸形成過程中,市場空間將會怎樣分配?現在的平台廠商究竟是想分一杯羹,還是拿下一席之地?各廠商能承受多大的競爭壓力?當然,目前來看,這還需要再經歷幾輪淘汰賽。

第三次迭代:為飛燕再加一環

2019年3月,時隔一年,在阿里雲進入「行癲」時代後,第一場名為「十年再出發」的阿里雲北京峰會上,阿里雲也迎來了飛燕平台3.0版本,即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放平台3.0。

在這一年裡,阿里雲在IoT領域的布局也從2018年9月庫偉在雲棲大會·杭州峰會上提出的「智能人居、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三大IoT主要業務,發展到如今的「智能城市、智能製造、智能生活、智能園區、智能人居、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農業、智能醫療、文娛體育、智能校園」十一個細分領域。

其中,智能生活也被單獨提出,作為一環。

具體到智能生活開放平台3.0,雷鋒網注意到,阿里雲再次強調的仍然是「出海」這一概念。畢竟,相對於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國內智能家居/智能生活市場,國外市場對設備廠商和平台廠商也越來越有吸引力。

在版本迭代方面,陳明波告訴雷鋒網,智能生活開放平台3.0主要針對基礎服務能力、平台接入能力、設備接入能力方面做了提升:

  • 基礎服務能力方面,增加服務中心,提供更多的服務承載,為設備提供更多的擴展服務;
  • 平台接入能力方面,針對語音能力,接入國外亞馬遜Alexa和谷歌Google Assistant,接入阿里自家的天貓精靈;
  • 設備接入能力方面,加入多媒體方案,包括語音、視頻方案,即讓攝像頭具備接入能力。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除此以外,新版本擁有支持8種全球主流語言,提供一型一密設備燒錄方式,納入ID2安全解決方案等能力。

雷鋒網注意到,在智能生活平台3.0版本中,將整個下層通用服務能力分為接入中心、服務中心、運營中心。陳明波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針對這三大中心的能力,阿里雲也會進行持續更新。」

針對出海能力,除去針對本地化布局提供相關服務,阿里雲也為智能生活服務平台增加了一環——與淘寶、天貓、速賣通、1688淘工廠等線上電商平台打通。

「我們有物聯網市場,發布到我們物聯網市場上的方案,我們也會對接到1688淘工廠。1688上有很多物聯網方案買家,我們希望方案廠商可以通過阿里雲IoT智能生活平台打造不同產品方案,供1688上商家去選擇。」陳明波告訴雷鋒網,「速賣通則是為國內廠商提供了一個開拓海外市場的渠道。」

當然,出海只是當下的一大趨勢,與此同時,「飛燕也是服務所有智能化的單品廠商,致力於提供便捷、安全、可靠、全球化服務的PaaS平台。」陳明波特彆強調。

PaaS與SaaS的邊界

同樣是在阿里雲北京峰會上,阿里集團CTO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然而,從智能生活開放平台3.0版本中不難看到有智能插座、智能燈、智能門鎖等免開發解決方案這樣「類SaaS」能力,這不由讓人疑惑:阿里雲如何定義PaaS與SaaS的邊界?

針對這一問題,阿里雲智能IoT生活技術總監陳辰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第一,阿里雲在平台上構建了三個中心:接入中心、服務中心、運營中心。這些能力不帶有產品特性,是一些通用的服務和能力。包括接入中心的創建產品、管理產品、產品上線等能力,服務中心的各種雲平台側的能力,以及運營中心的產品銷售後的運營數據管理、客戶分布監測等能力,這些服務不帶有任何行業屬性,其本身是典型的PaaS平台的能力。

第二,在阿里雲PaaS平台上加入了一些看起來比較像SaaS服務的免開發方案。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們的客戶群中有一部分客戶的專長在於傳統製造業,所有的智能化過程都免不了端上的智能和雲端的一些服務,如何使這些客戶的傳統硬體智能化其實就成了問題。

「我們現在策略是與合作廠商,我們在智能生活開放平台上的所有項目都會給方案商一條路徑讓他去選擇:方案廠商是否願意把方案或項目背後的技術落地成為一個獨立的SaaS服務,面向其他的合作方開放這樣的服務能力。」

阿里雲在智能生活開放平台上的免開發解決方案,像空調、門鎖、燈這些項目大部分是外部的合作方(方案廠商)搭建的,「方案廠商在我們的平台上不僅可以完成自己的項目,同時也有機會轉型為雲端SaaS服務或商業化SaaS服務供應商——將這一方案沉澱在我們的平台上,我們會幫方案廠商去做一些發布。」對於傳統製造商而言,則可以選用這樣的免開發解決方案進行設備智能化升級。

簡言之,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發平台雖然會提供一些免開發解決方案,但大部分是方案廠商在其上沉澱下來的能力,這些能力為相關領域的通用方案,真正各細分領域的SaaS服務商則是基於這一PaaS平台,聚焦各自細分領域,提供更垂直的應用能力和應用方案。

據阿里雲3月公布數據顯示,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放平台擁有500+免開發方案,100+方案商用戶,1000+品牌商用戶。

智能生活開放平台的開放模式

智能生活開放平台如何對外開放,設備廠商或平台廠商如何應用這一平台?陳明波告訴雷鋒網,主要有三種方法:

用戶的智能設備通過AIiOS系統或SDK接入阿里雲服務後,基於阿里雲提供的物模型,在雲端形成設備的數字模型,最終的數字模型存儲在用戶的設備池中(租用模式),設備池中的設備信息、數據信息歸屬於用戶所有。

第一類用戶,希望自主開發APP,只需要集成阿里雲的SDK,實現對接入設備的管理和控制;

第二類用戶,已經有自己的企業雲,雲端有自己諸如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OA(辦公自動化系統)服務,對於這類用戶,阿里雲開放雲端介面,從而實現「云云對接」,以供用戶進行業務模式拓展,其中,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放平台主要負責設備連接管理、數字模型管理和能力建設;

第三類用戶,主要是中小企業,不想自己開發APP,也不願意找外包去做,這樣的用戶可以通過使用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放平台的公版APP實現在移動端應用,即免開發解決方案。


總體而言,第一,我們支持用戶完全定製自己的業務,也就是完全作為PaaS平台,提供所有開發能力。此外,我們也支持不同級別開發能力的廠商,想要自己多開發的,我們為其開放介面;想要少開發的,可以調用我們的SDK,甚至應用我們的公版APP。

端側布局:晶元&系統

隨阿里雲IoT智能生活開放平台3.0版本一起公布的,還有端側的相關數據:

「2018年,阿里雲IoT晶元出貨量2億片,預裝AliOS Things系統的晶元截止今年3月累計出貨量1億片。」

陳辰告訴雷鋒網,其中,IoT晶元主要分為三類:

  • 廣域通訊晶元。包括2G、3G、4G、NB-IoT、LoRa等晶元;
  • 近場通訊晶元。包括WiFi、藍牙、Zigbee,以及射頻類SoC晶元;
  • 控制類晶元。諸如各類MCU晶元。

阿里雲在今年3月阿里雲北京峰會上,推出兩款WiFi定製晶元,主打智能設備配網。「WiFi類設備配網轉化率/成功率在技術上是有一定缺失的,我們針對這樣的難點,推出了一些定製化晶元。」

據雷鋒網了解,WiFi、藍牙等晶元或模組已經成為當下巨頭廠商針對性布局的點,包括國內華為、小米等也都有針對性布局。

對於物聯網操作系統,AliOS Things系統針對物聯網設備開發加入諸多特色功能,陳辰特別向雷鋒網提到三方面能力:

第一,加入設備應用管理、設備安全管理等模塊。由於嵌入式終端資源有限,AliOS Things採用微服務架構對設備應用進行管理;

第二,加入感測器管理框架(uData)、定位框架(uLocation)、同一設備管理(uAgent)增值中間件。「我們的目的是讓設備廠商不用管下層感測器是哪個廠商來做的,不用管具體的硬體特性,只要面向感測器標準化數據做業務邏輯就可以。

第三,針對物聯網典型的雲邊端一體化常用功能,AliOS Things已經集成了諸如定位、語音、視頻的能力,從而方便與雲端結合。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我們希望將底層硬體差異屏蔽掉,在端上面向開發者提供一個無縫的端雲結合的、一致開發的應用框架。

據阿里雲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AliOS Things已經完成對73家模組廠商和203家晶元廠商的認證。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在3月阿里雲北京峰會上,張建鋒對外表示,阿里雲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統一的技術輸出的出口。

對於再次回歸的智能生活開放平台,仍是注重出海能力,畢竟,國外市場對於國內物聯網中小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於國內物聯網大玩家來說,也是必須加緊布局的戰場。

而針對智能生活開放平台的未來布局,陳明波總結為三點:


對內,我們提供智能設備接入服務,逐步支撐阿里生態的智能化設備接入;

對外,面向我們的品牌商、方案商提供更多服務能力,同時讓更多的生態合作夥伴能夠在平台上發布其解決方案,以提供給更多品牌商使用,從而將整個生態建立起來;

在能力上,我們會持續將雲端的AI能力,集團的一些最佳實踐方案放到智能生活開放平台上落地,並開放給我們的合作夥伴。

這,也將是阿里後智能生活時代的開局手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揭開對機器學習的七點誤解
360遊戲與Wargaming將啟動戰略合作 共同推出多款軍事網遊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