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通教育打算收購吳曉波公號的運營公司,高溢價引起深交所關注

全通教育打算收購吳曉波公號的運營公司,高溢價引起深交所關注

全通教育打算收購吳曉波公號的運營公司,高溢價引起深交所關注

3 月 31 日,主要經營在線教育的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發布收購方案,打算用 15 億收購杭州巴九靈 96%股權。杭州巴九靈算是一家文化教育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下活動來提供培訓課程和知識付費產品,高度依賴於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個人影響力。

深交所在 3 月 31 日、4 月 9 日連續向全通教育發了兩份問詢函,問它究竟是不是「忽悠式重組」、巴九靈到底值不值那麼多錢。

根據重組方案、全通教育對第一次問詢的回復,巴九靈 2017、2018 年營收為 1.87 億元、2.32 億元;凈利潤為 5008.83 萬元、7573.03 萬元。而全通教育的收購作價為 15 億元收購巴九靈 96%股權,也就是說巴九靈估值 16.625 億元左右。

然而,巴九靈第一大股東皖新傳媒曾於 2015、2016 年累計投資巴九靈 180 萬元,持有股權 14.5%,對應巴九靈估值 1200 萬元左右,而按目前 16.625 億估值計算,兩年間巴九靈估值增長近 138 倍,皖新傳媒凈賺近 2.4 億。

因此,監管重點追問的就是巴九靈到底值不值 16 億,盈利能力是否真實可持續,是不是忽悠式重組等等。

在估值方面,這類輕資產、依靠明星創始人的公司,是很容易操作估值的,而且依靠明星的流量,短時間內市場聞風而動,引來大量投資者,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但當潮水退去、大股東減持套現、被收購資產表現出真實的盈利能力後,市場最終會給出一個更客觀的估值,屆時受傷的還是中小投資者。A 股在這方面的案例非常多,前幾年華誼兄弟通過收購明星新成立的公司,引來市場炒作,但當馮小剛、范冰冰等明星出現輿論危機的時候,華誼兄弟的業績、股價也大幅下滑。

在忽悠式重組方面,其實官方也沒用準確定義。大多數時候,市場對忽悠式重組的共識是,上市公司收購熱門概念資產推升股價,大股東逢高減持,然後宣布重組失敗;或者將高溢價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對大股東和被收購方輸送利益。這也是監管部門嚴格問詢全通教育收購巴九靈的重要原因。

因為巴九靈主業運營對吳曉波個人 IP 的依賴度非常高,那麼吳曉波未來是否仍將從事該行業、吳曉波個人形象受損對巴九靈營收的影響、吳曉波個人公眾號是否有風險等等問題都將對標的質量產生影響。

此外,迄今為止,並無上市公司成功併購自媒體的先例,而自媒體本身為了爭奪流量和話題,有時會發布一些存在爭議的內容,存在被查封的危險。就在不久前,流量大號「咪蒙」就關停了,自媒體的風險可見一斑。

只不過,雖然監管在 2015 年後加大了對忽悠式重組的監管力度,例如證監會修訂了《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26 號》,要求控股股東、董監高等披露減持計劃,限制、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深交所表示要「杜絕『忽悠式』重組停牌,凈化重組環境」,但被定性為「忽悠式」重組極少,因為披露的財務信息基本都是真實的,收購交易又是你情我願,監管部門很難找到確實的「忽悠」證據,中小投資者還是要靠自己多長點心。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巴西博物館大火原因公布,為館內空調系統短路
平井一夫即將卸任,他拯救了索尼,也看著日本公司失掉消費電子的話語權 | 好奇心商業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