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公孫勝是《水滸傳》中一個「半人半仙」的人物,雖然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常常會出現,但是,真正被當成主要人物來寫的卻很少。作為梁山大聚義時排行第四的「天閑星」,公孫勝早年就曾跟著羅真人學習道術,可以呼風喚雨,駕雲乘霧,故號「入雲龍」。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熟悉《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公孫勝是《水滸傳》中第一個「看破宋江嘴臉」的人物,當初宋江還未上山,林沖火併王倫之後,晁蓋做了第一把交椅,公孫勝則排行老三,位置不可謂不顯赫,但是宋江上山後,公孫勝卻以老母無人照料為由匆匆下山了。之前你雲遊四海的時候,常年不著家,怎麼沒想起你的老母親。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關於公孫勝為什麼要離開宋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從作品本身來看,公孫勝必須離開,因為他太厲害了,當初打高廉,公孫勝施展五雷天罡正法打敗高廉,還用法術把他從雲上擊落了下來,之後他又擺下八陣圖,活捉項充、李袞,當真是有通天徹地的本事。如果公孫勝一天不下山,《水滸傳》就要繼續延續「法師大戰」的路子,那麼《水滸傳》就不是《水滸傳》了,而成了《封神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公孫勝必須下山,離開宋江。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當然,施耐庵並不能說公孫勝如果留在山上,我就下不下去了,他必須給公孫勝一個合理的下山理由,這個理由就是公孫勝的師父不讓公孫勝留在糧食,至於什麼原因,那一定是羅真人算到了什麼。

在梁山好漢征遼期間,公孫帶著宋江去見了自己的師父羅真人,羅真人告訴公孫勝,讓他跟著宋江去干大功,並且告誡公孫勝「遇汴而還」,也就是走到開封就離開,羅真人還告訴宋江,希望他打贏了遼國後可以給公孫勝放行。最終的結局就是,宋江成功平定淮西,班師駐紮到了東京城外,公孫勝想起師父的話,便向宋江辭行:我要回家侍養老母親了。

入雲龍公孫勝,最早看宋江面目的人?這幾個原因讓他必須提前離開

公孫勝這個人是一個典型的道教人士,在《水滸傳》中,他的地位並不如吳用,吳用是梁山上的智多星,身上很有諸葛亮的樣子,唯獨缺了諸葛亮身上的仙道色彩,有很多研究者因此認為,公孫勝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吳用身上的這個不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老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聯合國改革勢在必行?細說聯合國當前面臨的5大問題,不容忽視!
女媧補天剩下4塊石頭,其中一塊孕育出孫悟空,最倒霉的就是她!

TAG:黑老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