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根小小銀針,為何能撬動世界,「鬼手神針」實記

一根小小銀針,為何能撬動世界,「鬼手神針」實記

1968年,中國一位針灸醫生,用三根小針,為偏癱一個月的阿爾及利亞國防部副部長薩布治療。當天,薩布就站了起來。

該國最大的報紙以大篇幅文章報道:「這不是巫術,也不是魔術。而是中國三千年歷史的醫學法寶!」

當年的這位針灸醫生,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那一年,他30歲。

石學敏人稱「鬼手神針」,又有「針灸大使」的稱號。他的足跡遍及五洲,到訪過60多個國家。

中醫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一種體現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有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四大發明。那麼,中國還有什麼其他文化瑰寶呢?許多人就不太清楚了。我國從小學教育開始,對祖先的偉大智慧,世界頂尖的發明創造,就沒有做過認真的介紹,也就是說。從歷史的角度上,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就對科學技術方面存在認知缺陷。

我曾經讀過英國的一位科普專家的一部著作。是專門研究世界各民族在科技發展方面的貢獻的。他指出,在世界的科技發明史上,文明古國中國。不僅僅有這四大發明。他統計了一下,有700多個發明是中國人做的。那是了不得的。往簡單了說,耕地的工具,從最早的木犁,到鬆土的耙子。一直到最後的鐵耙子,都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然後才傳到西方和世界各國。

一個西方學者,比較公允地評價了一個民族在科技歷史上的成果,而我們自己呢,在這方面反而忽略了。這種忽略對一個民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大家現在都能認識到科技是國家的命運所在。科學技術不發達,這個民族在國際上的立足之地就有可能受到威脅。

今年是我當醫生的第54年,我得回到我的本行來,我們來說說中醫。

中醫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一種體現,同樣,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醫藥學。 印度有民族醫學,但他們沒有科研隊伍,就一些個體在搞葯,跟中國的中醫藥小藥丸一樣,做得比較精緻;墨西哥傳統的草藥也是比較多的,即採擷植物的莖和葉熬著喝,以求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沒有系統研究,沒有真正的藥店,沒有加工廠,是一種民間的經驗,有病了自己采一點,煮著喝,但是它也比較普遍。在發達的國家裡面,像德國、英國都有類似的東西。比如說在德國。它有自己傳統的藥物,也有像中國這樣的傳統藥鋪。英國有種順勢療法.基本上就像中國的按摩、針灸,但是是散的,不是一種正式的醫療。就全球來講,只有我們真正地形成了一種醫學學派一一東方的醫學學派.也就是中醫。

中醫有內治外治,針灸是最有名的外治

西方醫學,有內科和外科。以藥物治療為主的是內科,兒科、婦科都算內科;以手術為主的是外科,當然也包括一些理療的部分。

中醫也有兩大派系——內治和外治。中醫的內治法和外治法,有記錄的就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這比西醫要早2000多年。

說起外治,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針灸。

老祖宗被石頭碰了一下,發明了「針灸」。在新石器時代,受傷的人偶然被一些堅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碰到身體某部位,疼痛會減輕,最早的針具——砭石由此誕生。而灸法的發現,居然是祖先烤火時,發現身體劇痛會緩解,由此演變而來的。

幾千年前,扁鵲用針灸讓虢國太子「起死回生」。

針刺療法的種類非常多,有穴位埋線療法、放血療法等。

灸法不用針,是用艾條熏穴位。其實,咱們普通老百姓在自己家也可以做,足三里、臍眼下三寸,這裡沒有什麼要害,自己給自己灸上10分鐘,能預防傳染病.增加免疫力,治療失眠和腸胃病。推拿是中醫外治法集大成者,對世界影響也很大。

還有一個就是中藥的外科療法,比如中藥熏蒸、中藥外洗、中藥離子透人等。這種療法對治療慢性病是很有用的。

中醫外治法有兩個原則,即經絡和腧穴。針刺可治療300餘種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療效顯著。

1968年,我二十齣頭。參加中國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工作。當時,阿爾及利亞國防部副部長薩布騎馬打獵摔傷,癱瘓已經半年,雖然經過十幾位歐洲各國名醫診治,卻始終不見好轉。正當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建議不妨讓中國援阿醫療隊的醫生來試試。

我去了之後,看了他的片子,對他說,你這就是一個比較輕度的椎間盤突出,不是那麼重,你這病不難治,能解決,需要一個星期吧,治療七天。當時在總統府二樓有30多個專家,基本都是歐洲的,他們就說我說的是不是有點過啊。

在各國專家的注視下,我取出三枚小小的銀針,取穴,施用手法,一會兒工夫.將針拔出,對病人說了一句-:「請抬起腿。」現場所有的人都莫名驚詫,面面相覷:「這怎麼可能!」

薩布說,「我能下到地面上去?」我說:「哎呀,你聽我的。」結果一下地,挺好,大家都鼓掌,在場那些教授各種表情都有。

我說,這個病在中國哪能受那麼長時間的折磨啊,也就幾天,要剛開始就治就更快了,不就是一點神經根的水腫刺激引起疼痛嘛,有什麼了不起。

很快,中國醫生用幾根小小銀針治好了薩布那條半年來未動一下的腿的消息傳遍了首都.整個瑪卡拉城轟動了!以至於在多年後,其他中國醫生來到這些國家,當地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當年那個很厲害的Chinese石。

我到過世界五大洲,出訪過60多個國家,使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中醫、認識了針灸。這不是我個人的功勞,是中華傳統醫術的神奇療效的功勞。——石學敏

版權聲明

本文源「中醫出版」,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民國中醫李長源
學李可如何給太陽病開方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