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近年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逐漸顯露。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凍土甲烷釋放…每一次新發現都是對人類破壞自然平衡的警告。最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公布的兩張衛星圖片再次讓科學家們擔憂、警惕起來,全球變暖似乎已到了無法逆轉之態勢…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根據NOAA公布的兩張衛星圖片可以看出,美俄交界處的白令海峽似乎變得不同以往。目前,白令海峽的冰蓋應該正處於全年冰量的頂峰時期,但今年白令海峽和美國阿拉斯加育空三角洲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之間的冰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甚至消失,充其量僅為正常時期的10%左右。(左圖為2014年正常冰量,右圖為2019年同期冰量)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白令海峽是亞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的結界,也是俄羅斯與美國(非本土)的分界線,其平均深度40米,常年封凍。NOAA表示,在過去的五年中,白令海峽的海冰成分改變了許多,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令人驚嘆和擔憂。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美國阿拉斯加Fairbanks大學、阿拉斯加氣候評估和政策中心的氣候專家Rick Thoman表示,其實2018年,白令海峽的峰值冰量與同期相比就有十分明顯的下降,當時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而今年,峰值冰量甚至遠遠低於2018年。

對此,NASA則表示,冰量減少很快就會變成該地區的「新常態」。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直到2014年時,白令海峽的海冰量都與往年沒有明顯差異,而之後的五年一落千丈。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人們不禁要問,造成冰量顯著下降的原因是什麼呢?儘管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尋找答案,但專家們表示,最終原因可能歸結於白令海峽和楚科奇南部海域(位於北冰洋邊緣)溫度的異常偏高。自2014年以來,海域氣溫一度飈升到創紀錄的高溫,直接推遲了冬季的到來,縮短了海水的冰凍期。而今年一月份以來,持續的極地渦旋、風暴天氣加速了較薄冰層的融化,導致冰量進一步減少。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我們不得不承認,北極圈正被全球變暖無情地侵蝕著。上個月,阿拉斯加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三月。多地氣溫在嚴寒之冬甚至超過了21攝氏度。僅3月23日之前,阿拉斯加州就已經有55項日最高氣溫的記錄被追平或打破。而在3月19日,Klawock地區的氣溫就已經突破21攝氏度。

全球變暖惹的禍:NOAA公布兩張衛星圖,俄美交界線出現「新常態」

與此同時,加拿大的情況也岌岌可危。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加拿大部分地區的升溫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之多,大大刺激了永久凍土中甲烷等溫室氣體的逸出速率。可以說,加拿大北部地區深受全球變暖之害。

作者/朱張航宇

信息源:NOA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聖安地列斯大斷層沉睡百年,美專家:加州或迎來地震集中式爆發!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