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金融區塊鏈,這是我們和趣鏈科技的一場對談

關於金融區塊鏈,這是我們和趣鏈科技的一場對談

關於金融區塊鏈,這是我們和趣鏈科技的一場對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區塊鏈來到2019年,行業熱度看似有所降溫,實際上卻是這門新技術開始下一次淬鍊的時點。

今年3月30日,首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名單正式出爐,區塊鏈技術終於邁出規範化的第一步。其中,「區塊鏈開放服務平台飛洛」、「智能合約開放服務」和「飛洛供應鏈」三項服務均來自趣鏈科技。雷鋒網AI金融評論也藉此機會與趣鏈科技聊了聊他們的最新進展,以及區塊鏈這個行業是否已經迎來自己真正的春天。

底層平台的三面升級

成立於2016年7月的趣鏈科技,儘管從入局時間來看,趣鏈已經算是區塊鏈行業的資深玩家之一,在區塊鏈研究上有著一定的先發優勢,也早已實現了動態分發、數據恢復、歸檔可視化、隱私交易保護等一系列的功能點,但他們很快意識到這樣的優勢是有局限的。

「其實大家具備的功能都差不多。」趣鏈科技副總裁匡立中告訴雷鋒網,當時區塊鏈大熱,很多科研力量投入到平台研發,幾大金融業務需求均已實現,很難拉開差距,「所以最近兩年我們更多地在非功能性上做出提升。」

這種非功能性的提升,可以從其區塊鏈底層平台Hyperchain的進化邏輯上感知一二。

2018年下半年至今,Hyperchain已在存儲性能、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三大層面進行了升級。雷鋒網了解到,現在Hyperchain已經在工程方面實現了多平台的跨鏈打通;2018年下半年至今,Hyperchain已在存儲性能、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三大層面進行了升級。

首先是存儲。匡立中表示,目前Hyperchain已經在線上系統支持每天30GB級別的數據量。

他告訴雷鋒網:「在和很多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往往是I/O跟不上整體的寫入速度。」因此,趣鏈直接針對最底層的資料庫存儲引擎進行深層次的改進,優化存儲文件合併流程。他表示,這一改進整體上將存儲的合併操作效果優化了三倍,「當數據寫入量大於200GB時,可以看到(資料庫的)寫入性能提升兩倍左右。」

在智能合約層面,此前Hyperchain主要支持Solidity和Java兩種語言。由於Solidtity仍是較為新興的編程語言,在操作範圍上有一定的局限,趣鏈將推廣重心更多地放在了Java這條線上。

匡立中表示,如果選擇基於Java語言編寫程序,通常通過虛擬機容器的方式和區塊鏈系統進行交互。技術難點一方面在於保證兩者之間的數據一致性,一方面在於如何保證java容器的確定性,在盡量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避免因為硬體性能帶來的超時差異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這段時間,我們已經實現並且支持了一個全新的JAVA智能合約執行引擎,把JAVA虛擬機作為一個子模塊來內嵌到區塊鏈平台內部,能夠豐富智能合約的功能擴展能力,大大提高執行性能,並且能夠靈活的擴展存儲數據結構,方便大容量的狀態數據存儲;在安全性方面,由於是定製化的虛擬機,因此具有更高的可控性,更加安全可靠」, 匡立中說。

據了解,趣鏈的區塊鏈底層平台目前還支持JavaScript語言,以豐富編程上的操作。

在共識機制的選擇和優化上,趣鏈則體現了其在金融行業落地的豐富經驗。匡立中介紹稱,目前業界較為成熟的演算法多以POW和BFT系列為主,但由於金融機構對資源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POW這種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的類型就會被直接排除在外。現下趣鏈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案例中,基本都採用的RBFT演算法,這也較為符合對方提出的多中心、單筆算力消耗相對較小、可相互投票聯盟治理的要求。

為了進一步滿足金融機構對隱私保護的高要求,Hyperchain會把每一筆交易拆分成可讀共享區域和交易對手不可讀的隱私信息區域,趣鏈改用一種點對點的相互確認方式來存儲

匡立中補充稱,那些不可讀的隱私數據只存在於交易的部分相關方,其他參與方並不知情,但這樣一來數據無法全網認證,被篡改的可能性會增大,也就難以保證整個區塊鏈網路的可信度。因此趣鏈在之前的基礎上,將交易相關方可見的隱私數據進行哈希演算法處理,提取一個輸入指紋,將指紋進行全網的共識,從而達到部分數據「可被驗證但不可見」的目的。

不止於此,趣鏈還計劃投入更多精力在新型演算法的研發上,以支撐更大規模的節點網路。「未來在聯盟鏈的共識節點可能會超過上千個。」匡立中說。

關於金融區塊鏈,這是我們和趣鏈科技的一場對談

趣鏈科技副總裁 匡立中

與銀行如何擦出火花?

金融一直被認為是區塊鏈最合適的落地場景之一,雷鋒網也發現趣鏈的合作方中有不少是大型銀行、城商行以及券商。

在說到區塊鏈應用的細分賽道時,匡立中坦言,供應鏈金融對趣鏈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主推方向,被列入備案名單的飛洛供應鏈就是其針對供應鏈金融的解決方案。此外,基於供應鏈金融的ABS業務也已有不少銀行著手開展。以浙商銀行為例,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即是由趣鏈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是直接以企業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

除了供應鏈金融領域,趣鏈還與農業銀行、太平保險共同搭建了養老金聯盟鏈,該項目於去年10月上線, 現已與合作方原有的養老金系統直接掛鉤。早在2017年,趣鏈就已參與農行開展的區塊鏈項目POC測評。

據介紹,在傳統的養老金系統中,整個的業務流程有五個角色:委託人,受託人、投資管理人、託管人、賬戶管理人。其中,受託人是幫助所有的其他方進行全權受理的中間角色,當企業進行繳費支付的請求,受託人跟其他的幾個參與方進行點對點的操作確認,整個的業務環境是在受託人這一方。

趣鏈則是在每個參與方都部署一個節點,交易賬單繳費之後,其他的幾個參與方可以設立流程,進行並行化的操作。經統計,這一系統線上實際運行時可以把原來13天的繳費流程降低到3天。匡立中表示,這個項目的核心業務流程,就是運用了智能合約多方協作的特性,實際上是以智能合約為載體,將串列化的指令分發和確認處理流程改為並行化,時間的節省可以極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眼下區塊鏈企業與銀行的合作不再局限在傳統金融業務上。以建設銀行為例,除強金融屬性的服務平台外,建行還進行金融與非金融服務的場景融合,上線了自有的公有雲並推出一系列的智慧政務服務。金融行業往往看重隱私保護和數據不可篡改,而政務領域的應用更強調區塊鏈多方參與的特性,通過協調大量資源和較多參與方來提高整體的辦事效率。匡立中向雷鋒網透露,智慧政務也將是趣鏈2019年著重推進的區塊鏈落地方向之一。

區塊鏈回歸「幕後」

區塊鏈這個關鍵詞,一度成為全網熱搜。在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最受追捧的那段時間裡,全國範圍內誕生的區塊鏈公司多達數百家。「但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做技術底層或者應用層的公司,大約也就一二十家。」匡立中告訴雷鋒網,區塊鏈熱潮消退之後,這一二十家公司其實大多數都還繼續存在著,行業內對技術本身和整體應用場景的關注度反而在提升。

雷鋒網也注意到,2019年開始,國家在政策層面對區塊鏈的投入力度也在漸漸加大。除了剛出爐的區塊鏈備案名單以外,多個省份都在選擇在數字政府建設的過程中採用區塊鏈。例如山東省政府今年3月就發布了《數字山東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強區塊鏈理論研究和底層技術的突破創新;在濟南、青島市建設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探索區塊鏈在質量體系建設、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醫養健康、智能製造、智慧物流、分散式能源上網等領域示範應用。

「區塊鏈更多是站在背後。」匡立中這樣總結道。他坦言,如今的區塊鏈,已經深入到生活中的各行各業,例如今年剛實施的個稅改革,用於計算新稅改抵扣的部分數據就來源於區塊鏈,「但你確實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當人們說起區塊鏈,總會說到加密貨幣的價格曾經如何高歌猛進,也會說到資本熱情退卻,不少項目都沒能熬過這個冬天,現在的區塊鏈漸漸脫去人氣的光環,回歸幕後的角色,或許屬於它的高光時刻,才剛要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躲開混臉熟的車型,一文帶你去看2019上海車展里的新面孔
阿里的後智能生活時代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