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裕開了一個不好的頭,為何纂位後,沒有善待東晉皇室司馬一族?

劉裕開了一個不好的頭,為何纂位後,沒有善待東晉皇室司馬一族?

南北朝時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英明神武,不僅內戰內行平定孫恩和桓玄叛亂,外戰也內行兩次北伐收復洛陽和長安兩都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望,所以他纂位代晉自立並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可是劉裕接下來的一個舉動不僅在當時讓人費解,即便後世也對此議論紛紛,那就是他幾乎把司馬氏屠殺了個乾淨。

劉裕之前,中原王朝纂位者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會善待前朝皇帝和皇族,比如曹丕之於漢獻帝、司馬氏善待劉禪、曹奐和孫皓莫不如此,即使是王莽纂漢也沒有殺害孺子嬰,那麼劉裕和司馬氏有什麼仇什麼怨,開了一個這樣不好的頭,為何纂位後沒有善待東晉皇室司馬一族?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劉裕生於公元363年,死於公元422年享年59歲,但是劉裕得子很晚,他的長子劉義符生於406年,也就是說劉裕40多歲才得子;劉裕418年敗退長安錯失大好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安排好留守人員,但是後人往往忽略了一點,坐鎮長安的劉裕次子劉義真才是一個12歲的小屁孩頂什麼用,但是劉裕沒辦法啊,最大的兒子劉義符當時也才13歲。

劉裕420年登基之時已經57歲了,最大的兒子才15歲,其他的年齡更小,司馬氏畢竟是前朝皇族,忠於司馬氏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劉裕屠殺司馬氏根本的原因就是要斬草除根,絕了這些人復辟的可能;此外東晉皇室孱弱,王敦和桓玄之亂歷歷在目,殺了司馬氏,基本上也就杜絕了自己死後權臣和司馬氏勾結的可能。

第二,劉裕兩次北伐,先後滅南燕和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雖然因為劉穆之之死劉裕擔心有變匆匆南歸,導致長安失守,但是黃河以南絕大部分還是在劉裕之手,所以劉裕穩定了朝局、代晉稱帝後依然野心勃勃打算再次北伐。

《宋略-總論》記載劉裕曾計劃在422年北伐北魏,北伐之前必須保持一個穩定的後方,自己領兵在外又是剛剛纂位,朝中難免有人會趁機圖謀不軌,司馬氏就是其中最不穩定的因素,殺了司馬氏至少可以消除這種危險。

第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門閥政治根深蒂固,劉裕草根出身,崛起於微末,本來就對世家大族沒啥好感;何況三家歸晉司馬懿的後代子孫卻沒保住江山,百餘年的亂世就是從司馬氏開始的,劉裕的祖籍在徐州彭城郡,衣冠南渡他的家族也是受害者,這或許也是劉裕殺司馬氏的原因之一。

第四,不得不說和劉裕的出身有一定關係,劉裕是劉邦弟弟劉交的後裔,漢室雖然不是亡在司馬氏之手,但是自稱是漢景帝之後的劉備建立的蜀漢依然是漢室的傳承,蜀漢是被司馬昭所滅仍然可以算在司馬氏頭上。

雖然說劉裕為劉備、劉禪復仇的理由可能有點勉強,但是亂世之中心念大漢之強盛者不在少數,劉氏、曹氏、吳氏都是亡於司馬氏之手,殺了司馬氏至少理論上可以得到天下不少人的擁護。

可是劉裕實在是起了一個不好的頭,幾十年之後蕭道成纂位建立南齊有樣學樣幾乎殺光了劉裕後人,這可能是劉裕沒有想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大驚之下想要遷都,他是怕了關羽嗎?
歷史上武力強悍,以一敵千的有幾人?六大強者,其中一人千古第一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