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0年的仇恨終於爆發了,北約小國與英國海軍正面開撕!

300年的仇恨終於爆發了,北約小國與英國海軍正面開撕!

近期世界上不太平,在東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天上開鬥氣機,叮叮噹噹好一頓折騰,這兩位是老仇人了,打架也算正常。而在西邊的歐洲,英國和西班牙突然開起了鬥氣船,這是怎麼回事吶?

今年2月底,西班牙護衛艦克里斯蒂娜公主號進入了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英國海域,並要求停泊在那裡的商船離開,英國皇家海軍隨後派出了快艇驅離了西班牙軍艦。然後兩國就此事開始了撕X,西班牙譴責英國商船跑到了西班牙海域里,英國則回擊稱「直布羅陀是我們的地盤,西班牙你判斷出了偏差,出事你是要負責的!」雙方各執一詞,嘴炮不斷。天道好輪迴,當自己碰到領海問題時,西方「紳士」們就撕掉了「高尚」的面紗,露出了本來面目。小兵兵對事態發展保持嚴重關切(吃瓜看戲),並強烈譴責英國和西班牙破壞國際海域航行自由的行為!

說到英西關係,直布羅陀問題不能不提。直布羅陀位於地中海西部,西班牙南部,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而為了這麼個巴掌大小的地界,英西兩國卻已經爭論了300年。

那麼一座西班牙南邊的城市,為啥大嚶卻一直惦記著呢?從歷史上講,直布羅陀在1501年就併入了西班牙版圖,但1713年,在法國、奧地利、英國、荷蘭為爭奪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戰爭結束後,西班牙與英國了簽訂《烏得勒支條約》,把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

時過境遷,到了現代,曾經在歐洲打成一鍋粥的各國都成了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儘管西班牙和英國依然在為直布羅陀撕X,但同在歐盟屋檐下,直接動手也不好,因此20世紀的幾次鬥爭都是文斗,無非就是進行了友好誠摯(歇斯底里)的協商。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英國再次體現出了自己攪屎棍的特性,以前大家好歹都是歐盟成員,在江湖混總得要點面子,現在英國要從歐盟跑路,歐盟就悶聲和西班牙穿了一條褲子,又和英國撕了起來。

只是這一次鬥氣的方式實在是小家子氣,提到英國和西班牙的海軍,大家會想到大航海時代,想到無敵艦隊,想到皇家海軍,何等的波瀾壯闊、威武雄壯?結果,這才幾百年。兩大海軍強國的對抗方式從大艦巨炮對射變成了快艇攆護衛艦,著實體現了什麼叫做恐龍變壁虎——越活越抽抽。但人家英國外交部表示:「和每次西班牙入侵領海的情況一樣,我們的皇家海軍向其發起挑戰,之後西班牙軍艦離開了英國領海。」emmmmm,發言人真是個人才,說話又好聽,完全看不出皇家海軍6艘「頂個球級」驅逐艦就算「傾巢而出」的尷尬呢。

奇怪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北約卻一直保持沉默,北約老大美國也什麼話都沒說。英國是美國的鐵杆盟友,而西班牙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其境內的羅塔海軍基地又是美軍在西歐的重要中轉站之一。手底下兩個小弟打架,大佬拉偏架是萬萬不行的,要麼各打五十大板,要麼裝沒看見,很明顯,美國也懶得管這破事。

雖然說北約里的兩個老哥吵得唾沫橫飛,但是目前好歹還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也沒有導致傷亡事故。但是歷史上,確實有人稀了糊塗地打了自己的盟友,這位老仙就是前面新聞的主角之一:英國。

二戰後英國元氣大傷,國庫虧空,急需出口換匯。英國在二戰中發展了較為成熟的噴氣發動機技術,因此羅爾斯羅伊斯RB.41「尼恩」噴氣發動機作為高附加值產品,立刻就被放到了英國的貨架上。與此同時,蘇聯有了造新款噴氣戰鬥機的想法,但蘇聯人從元首家搶來的發動機不夠給力,所以蘇聯人想買一批尼恩裝到新飛機上。英國國內意見很大,大家反對將先進發動機賣給自己的潛在敵人,但英國出於改善和蘇聯的外交關係的考慮,最終還是賣給蘇聯幾十台尼恩。

對於整個西方來說,這是一步臭棋。沒過多長時間,蘇聯就根據尼恩仿製出了RD54,裝備了英國屁股的米格-15戰鬥機也橫空出世。在朝鮮戰爭中,米格-15大放異彩,成為戰爭中的明星,抵擋住了聯合國軍的空中攻勢,並建立了著名的米格走廊。英國這次是實打實地把自己的隊友都給坑了,冤有頭債有主,英國客觀上促進了米格-15的誕生,雖說它不是故意的,但無意中坑隊友也是坑隊友,洗不清,來來來,約翰牛,你看這鍋大不?黑不?

給敵人賣裝備導致自己人挨打,這事情挺丟人的,按說大家都應該長記性。但是有一個國家不僅不聽勸,反而還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這就是法蘭西斯……啊不是,是法國!

2013年曾有一條新聞:「俄羅斯將與法國聯合生產軍事裝備。」哎?等等,這畫風是不是不對,世界線變了?俄羅斯怎麼和法國泡到一起了?榮軍院里拿皇的棺材板又動了,快來人壓上!

然而這並不是法國第一次和毛熊搞交易。早在戴高樂時期,法國就不想被美國當槍使,怒退北約好友群,暗地裡還和蘇聯緩和關係,眉來眼去。早期法蘇以經濟交流為主,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火越來越靠吃老本,法國就趁機將軍火生意就偷偷蹭進了俄羅斯市場。

買法國裝備,俄羅斯也有難言之隱。受到電子技術的限制,俄國裝備上的一些電子設備往往會讓客戶怒伸中指,就比如T72坦克上的坑爹微光瞄準儀,在海灣戰爭中,伊軍T72在沙漠中被M1摩擦,除了猴版裝備害死人之外,那性能感人的觀測設備也是難辭其咎。因此後來,俄羅斯為避免砸招牌,便和法國悶聲搞了個交易,由法國向俄羅斯提供微光熱成像設備及其他電子元件,以提升俄國裝備的整體「逼格」。比如,如今大賣的T-90S坦克就安裝有法國的「凱瑟琳」熱成像儀。不過「凱瑟琳」在印度32度的氣溫下罷工這事,似乎還是得賴法國人。

而在法俄聯姻這件事上,其實最大的「媒人」應該是印度。根據印度空軍的要求,俄羅斯出口到印度的蘇30MKI戰鬥機上安裝了來自法國的航電,包括平顯、顯示器和導航系統等。吸收東西精華,集雙方之大成,先進氣動搭配先進航電,豈不美哉?可是如此內外兼修的戰鬥機到了三哥手裡卻總是讓人不放心,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光買法國電子儀器還是不過癮,俄羅斯還看上了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俄海軍急需型成兩棲作戰能力,自己造小平頂來不及,技術也不夠,找人買,美國不賣,英國不造,中國是新手,只有傲嬌的法國人能賣。可是時運不濟,2014年俄羅斯剛要收貨,烏克蘭危機就爆發了,法國迫於壓力不得不取消交易,把軍艦賣給了埃及。

如果小兵兵是一個剛來地球的外星人,一定會以為法國和俄羅斯是一夥的。經過多年的潛移默化,大家可能會以為北約是一個整體,是鐵板一塊,但現在看來,儘管掛著盟友的名號,窩裡斗依然會出現,國家關係的決定因素依然是利益。小兵兵呼籲大家從實際出發,在熱點問題爆發時,不要被情感沖昏頭腦,要理性看待世界。左右逢源,悶聲發大財,不要拘泥於條條框框,隨機應變,這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式,無論是軍事還是生活,都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中的遺塵 的精彩文章:

墨西哥有多混亂,11名警察被當街擊斃,下跪求饒都沒有用

TAG:歷史中的遺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