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里的蹊蹺事,不借錢是不合時宜

《雍正王朝》里的蹊蹺事,不借錢是不合時宜

不借錢,不合時宜,還是從國庫里借錢,這種事也是夠荒唐的。

就是這麼荒唐的事情,出現在了康熙朝。

這位千古一帝,想必面對那樣的一幫朝臣,哭笑不得。

也許你會說,他是皇帝,讓官員們還錢不是很正常?

當然正常了,可康熙帝不能那麼做。

王公大臣雖然是臣子,但他們真要聯合起來鬧事,康熙帝也很難收場,所以康熙帝不能一道聖旨下去催債,就算下了聖旨,也未必管用,他安排四皇子胤禛去追繳國庫欠款,也都收不上來。

皇子一個個的比,京官們一個個的盯著皇子,拿不拿錢出來還錢,可不是自己說了算。

有一些臣子還錢了,一是欠的少,二是沒什麼背景,怕成了殺雞儆猴的那隻雞,等等。

還有一些臣子,他們欠的錢都用在了康熙帝身上,比如魏東亭,他借的錢不是自己花了,而是康熙帝下江南的時候用了。這樣的臣子,讓他們還錢還真難。

另外有些臣子,很多都是有點背景,要麼就是屬於奪嫡的某一朋黨,仗著主子厲害,他們也肆無忌憚。

為何不借錢,成為了不合時宜呢?原因有四點:

1、關乎清廉

其他大臣都借,某幾位大臣不借,說明他們寬裕,可其他人都借了,就連皇子們都借了,說明他們不寬裕,為官清廉,不借錢而寬裕的大臣是如何做到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貪。

不管他們是不是貪,這件事都會成為他人攻擊的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借就借吧。

2、關於前途

在朝廷里為官,誰都有三五好友,官場里的朋友都借了,有一兩個不借,這朋友也就很難做了,不合群呀。

不合群,就難在官場混下去,因第一點的原因,還會遭到某些皇子和大臣的排擠。

想前途無量,哪怕是一步步穩穩的陞官,必須要融入到借錢的官員群體當中,否則很難。

不管借多少,哪怕是一兩銀子也要借。

3、關乎生存

相信大家記得孫嘉誠,首輔大臣張廷玉去他家,他連茶葉都沒有,用一杯清水伺候,並且吃的也是青菜。

如此清廉的官員,值得敬佩。

書生相信,在清廷之中像孫嘉誠那樣的官員還有不少,京官也不少。

但,書生也相信,很多清貧久了的官員,或因清貧或因家人的生存而無奈向國庫伸手借錢。

4、關乎顏面

平時,老家的親戚肯定會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了官,可能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都出現了。

他們上門,不能不接待,可做官了,卻生活的沒有他們好,或者不如自己的同鄉等,這些都會被親戚取笑。

光耀門楣,為的不就是顏面嘛。

當官了,光耀門楣了,可還是個窮人,這顏面難保。

所以,為了這顏面,有些官員向國庫伸手。

我們還能替他們找更多的原因,但也沒有必要繼續找下去了,這四點足夠了。

當然,這要有一個寬仁的皇帝。

另外還有皇子,他們借錢幹嘛?揮霍、假孝順(有皇子借錢搭戲檯子孝順康熙)等,反正都有理由。

大部分官員借錢的原因,康熙帝清楚,清楚他們也無奈,為了在官場更好的活下去。

但是,像桑佩借戶部十萬兩在民間放高利貸、圖論升和鄧元芳借國庫的錢在漕運做買賣這樣的官員一定要嚴懲,康熙也藉此事對他們做了相應的處罰。

張廷玉、佟國維、馬齊等朝中重臣為何不借呢?他們也借了的話,那恐怕等不到胤禛接手,大清就亡國了。

借國庫的錢,真需要那些錢過生活和撐門面的臣子也就佔個五分之一,其他都是為了前途。

註: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去江南籌款賑災,憂國憂民不假,但胤禛有更重要的目的
雍正王朝:李衛和高福為何能從難民變成胤禛的門人?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