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要說歷史上最會和手下處關係的皇帝當屬朱元璋了,這個生了一張清奇長相的人硬是憑藉自己驚人的駕馭能力從一介農夫升級成了國家一級老闆,建立大明帝國。他本人雖然有許多子嗣,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收養了眾多義子,朱元璋並不是孤兒收養所,他招收的這些義子或者是父母雙亡且天資聰穎的孩子,或者是哪位麾下大將軍亡命留下的遺孤,或者是偶然遇見有眼緣,事實證明,這些人為助力朱元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有一人神勇異常,便是平安。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平安最初是濟寧指揮使平定的兒子,平安是朱元璋十分信任的將領,還不止一次在危機時刻保護朱元璋。平定在北伐期間戰死沙場,此時的平安年紀尚幼,不能獨自擔起家族的重任。朱元璋見其孤苦伶仃,便決定將他收養在宮中,和皇子們一起學習帶兵打仗的技能。朱元璋還設立了一項制度,便是將人分為軍籍和民籍,民籍百姓主要是在田地里勞作,把收割的一部分糧食上繳國庫作戰爭儲備,軍籍人民在打仗時奔赴戰場殺敵,在平息戰亂後就像民籍百姓一樣在田地里勞作,籍貫身份世代承襲。而身為軍籍的平家由於地位顯赫不必在田地里勞作,但長大後如果生逢戰爭,必然遵循了明朝的規則:作為"烈士"的後代應該繼承父親的職責,為國家服務。平安成功地指揮了濟寧衛指揮僉事的事務,並且他曾與朱棣並肩作戰過一段時日,但很快平安被調回南京任職。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朱元璋工作賣命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勤勞的皇帝,他建立的一整套適合大明的體系,希望大明後代在這套體系下經久不衰,不像元朝一樣被千路人馬搗毀,同時,在他死前,他還辛苦辛苦地把和自己一塊上陣殺敵的老將士挨個滅了全族,希望下一代明朝統治不被舊勢力捆綁,支持孫兒朱允炆登基也體現了他希望明朝可以用文治而非酷吏刑罰維繫統治。朱允炆上線後,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滿,和父親一起上陣打仗的是自己,而登上九五之尊的確是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這讓心盛的朱棣心裡很是惱火。而朱允炆的這一舉措更是朱棣靖難的催化劑--削藩,眼見著侄子削藩要削到自己頭上了,又怕剛穩定統治自己便靖難,會天下主伐,難道只能做魚肉了嗎?這時候,一個不好好誦經反而唯恐天下不亂的和尚姚廣孝的出現使得朱棣毅然走上了靖難之路,要麼拿起刀斧登上皇位,要麼死在靖難路上。

朱允炆決心討伐他的叔叔,朱元璋以為自己的後人會老老實實各安其職,哪想到會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原本朱元璋想的眾藩王相互制衡的局面被朱文一下子打破。但是朱元璋在死前一同叫了那些身臨百戰的老將士陪了葬,現在的明朝哪還有可以帶兵的人呢?無奈之下,朱文請了耿炳文老先生擔任13萬大軍的首領,任用平安做副將,事實證明,古板而昏庸的耿老先生辜負了朝廷的期待。由於中秋節,全軍上下放鬆了警惕,結果被徹底消滅。前來支援的兩名宮廷將領潘忠和宋洋也被抓獲並處決。當耿炳文帶領部隊過河時,再次遭遇朱棣的連環阻殺,耿秉文損傷慘重。朱允炆罷免了他,任命曹國公李京龍(李文忠之子)為將軍,平安為先鋒軍官。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1400年,朱棣在白溝河遇到了平安,雖然朱棣曾經重挫平安方勢力的銳氣,然而,在隨後的戰爭中,軍事紀律得到了平安將軍嚴厲地糾正,帝國士氣再次昂揚。平安一個接一個擊敗了嚴俊的將軍方寬和陳恆。兩軍交戰時,平安帶領的軍隊要一雪前恥出奇地神勇。擅長馬槊的平安差點讓朱棣成為自己的槍下鬼,要不是朱高煦的部隊及時到達,恐怕朱棣靖難就止步於此戰役了。接下來,平安在鐵鉉和盛勇的合作下,奪取了嚴俊的戰壕船,朱迪被迫撤軍。在單家橋戰役中俘獲薛祿和朱棣的戰役中,其又差點被成為槍下鬼。在滹沱河戰役中,平安安裝數個巨弩,一併齊發,殺死了幾名燕軍戰士。

在晉南戰役中,平安可以說是朱棣的敵人。朱棣愛將王真出師不利死在其槍下。每次想到王鎮,朱迪都哭說:"如果我像王鎮一樣充滿奮勇無比,何愁靖難不成?"如果你不死,便是我麾下首將。"但是朱允炆和平安兩人在面對戰爭時非常優柔寡斷。左翼總督何復也拖垮了平安,整個軍隊也被打敗了。包括平安的37名將領被抓獲。朱迪珍視其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他派人送他回自己的據點城市,讓世子朱高熾給他優待。

朱棣在南京建國封號後,平安被任命為北平指揮使,並在後期被提升職位,包括其他舊日敵方的將士也被賦職。雖然朱棣表象符合寬容帝王的作風,但只是洶湧之前的水面暫時的平靜罷了。耿炳文很快就被同僚攻擊,耿炳文自殺了。儘管李京龍積極開城門迎接朱棣入主皇城,但他也遭到攻擊,被剝奪頭銜和沒收財產。儘管盛勇辭職請求歸還鄉里,但他遭到了覬覦皇位罪名的攻擊,盛勇被迫自殺。這三人都死於朱迪統治的第二年( 1403年)。

他是朱元璋最器重的乾兒子,在戰場上無人能敵卻死在了這個人手上

六年後,朱迪訪問了北平,在奏摺上了平安的名字。他問:"平寶的兒子還活著嗎?平安聽到這件事後,很明顯,朱棣仍然對他懷恨在心,這是因為朱棣有一個朝廷上下眾所周知的習慣,一旦他問"某某人過得還好嗎?"或者"某某人還在嗎?"這兩句話,下屬便知道這個人是留不得了。他害怕他會作亂,畢竟當年的神勇仍讓靖難登上皇位的朱棣心有芥蒂。為了家族的延續,這位嗜血疆場的將軍不得不死在了朱棣的猜忌下。朱棣下令獎賞平安的後代,並將平安的職位以及待遇照舊留給了平安的子嗣後人。這個時候,朱棣幾乎清除了當年參與靖難的老將軍,這一點和他的老爹朱元璋十分相像。就這樣,事後利用權力殺害了平安等多位將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