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見面就結婚的真人秀,看到最後…手動微笑.jpg

一見面就結婚的真人秀,看到最後…手動微笑.jpg

法國一檔真人秀節目《第一次見面就結婚》(Mariés au premier regard)成功引起圈哥注意。該節目每周一晚9點播出,在本周一8號迎來第三季最後一集。

節目理念非常具有實驗性:參加節目錄製的選手通過一系列科學測試進行配對,達到一定般配指數的選手在從未見面的情況下,直接領證結婚.

也就是說,當「准新人」在家人與朋友的見證下,於市政府舉行婚禮時,他們才第一次見面(家人對科學配對而來的女婿、兒媳的反應也是節目賣點之一)。

法國M6電視台婚戀真人秀節目《第一次見面就結婚》,本周一8號迎來第三季最後一集。

如此顛覆傳統婚戀觀的真人秀節目,在2016年第一季尚未開播前就引來不少爭議。而開播首集就吸引了300多萬法國人收看,第一季第二集更以13.9%的收視率(340萬觀眾)獲得當晚同時段收視亞軍。節目也憑藉著大眾的喜愛從第一季播到了第三季。

但是,這樣完全依賴科學數據,捨棄愛情的衝動與盲目,徹底由「理性」掌控婚姻,是否會迎來更為幸福美滿的結局?參加節目婚後試愛的男男女女最後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以科學之名找到真命天子(女)

節目組是如何進行陌生人配對的?以什麼樣的標準從茫茫人海中打撈出兩個陌生人,並自信他們是絕佳的一對璧人呢?

回答只有兩個字:科學。

《第一次見面就結婚》真人秀節目啟動後,製作組共收到1500名單身者報名,通過報名時提交的問卷調查和表明自己參與動機的視頻,節目組邀請法國心理學家帕斯卡·德蘇特(Pascal de Sutter)、性學專家凱瑟琳·索拉諾(Catherine Solano)和社會學家史蒂芬·愛德華(Stéphane Edouard)(第二季愛德華被另外一位心理學家約翰·呂克·伯蒙Jean-Luc Beaumont替代)共同挑選出200名報名者進行進一步測試。節目組宣稱:「經過一系列科學測試手段,我們可以比您更了解誰能使您陷入愛河。

節目嘉賓:法國心理學家帕斯卡.德蘇特(左)、性學專家凱瑟琳.索拉諾(中)和社會學家史蒂芬.愛德華(右)。

據節目嘉賓帕斯卡.德蘇特向法國「科技與未來」(Sciences et Avenir)網站介紹,候選人需要經過一系列性格測試,包括「大五人格」(Big Five)測試以及精神病專家羅波特·海爾(Robert Hare)提出的「冷血精神病測試」(test de Hare)。

帕斯卡·德蘇特表示:「如今,根據已有的對人類心理活動的認知,通過科學手段我們可以建立起受測者的人格特質模型,且可信度達到80%。

此外,節目組還會安排選手進行一系列尚未得到「科學認證」的測試,如嗅覺喜好測試(節目組會讓選手聞一聞異性選手穿了三天的T恤,挑選出喜歡的體味)、聽覺喜好測試(每位選手需要挑選出最讓自己著迷的由異性選手事先錄製的說話聲音)、完成一份關於性方面的問卷測試,以及挑選理想的異性體型照片等。通過這些測試,節目組計算出「協調度」最高的四對組合。

結婚、蜜月、生活全紀錄

他們將在對對方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完全相信「科學的選擇」,直接在市政府簽署結婚證書。更瘋狂的是,在見面才不到一天後,這四對新人就將迎來「新婚之夜」,而且緊接著便是蜜月旅行。

蜜月之後,他們會像所有普通夫妻一般共同生活。節目對一系列活動進行忠實記錄展現在觀眾面前,在小夫妻們爭吵加劇不可調和的時候,心理專家可以介入進行疏導溝通。

在一季節目結束前,每一對夫妻都將分別作出抉擇:保持婚姻或者選擇離婚。

初次見面原地結婚,緊接著兩個陌生人一起搭伴去旅遊,節目組真會玩吶。莫不是應了那句「檢驗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旅行」。

十五分之一,成功率高還是低?

看到這樣流程的小編簡直驚呆了,感慨法國人真會玩。這樣的婚姻聽起來都顯得不可思議。完全由科學、心理學數據掌控的婚姻是否能擦出愛情的火花?婚後試愛之後又有多少對在節目結束時還決定保持婚姻呢?

一言以蔽之:90%以上最後還是離婚了(這樣看節目組還真是展示了結婚-戀愛-離婚的人生全過程)。

第一季中,在大數據科學分析下配對了4對男女,其中2對在結婚現場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就立即決定放棄結婚(這是有多不滿意的第一印象呀~)。而另外2對則在第一季節目最後因為種種考量決定了離婚。

但是,節目意外收穫了一個彩蛋,在節目結束後,4對中的2對,A對中的女方Tiffany最後嫁給了B對中的男方Justin,因為兩者在現實生活中相遇並一見如故決定結婚(所以專家科學配對是怎麼回事…)。

第一季的一對Nathalie和Benoit,初次見面進行結婚,女方走進室內的時候,男方媽媽和其他親屬難掩失望之情...這兩對當場還是結婚了,雖然節目最後還是分了...

第二季中,配對了5對夫妻,這5對在節目結束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決定保持婚姻狀態,但是在節目結束後不久,這5對也紛紛離婚了…但當中,又有兩對出現了第一季中Tiffany和Justin的情況,其中一對的男方和另一對中的女方在現實中相遇並相愛結成伴侶。

第三季中,配對了6對夫妻(這配對數量還越來越多了~),本周一晚21點是最後一期,截止到目前最後一期還沒開播的情況下,看勢頭只能成1對。2對已經明確宣布離婚,3對節目倒數第二期呈現的還是爭吵衝突危機四伏的婚姻狀態,只有1對(Vivien和Charline)是享受科學配對結婚,無風無浪一直過著和諧甜蜜的婚後生活並且還大有一直甜蜜下去的趨勢。

女方Charline在個人社交軟體Instagram上曬出兩人結婚照,並配文「愛往往來自一句話語、一個眼神或者一抹笑意。」(這果然是墜入愛河的表現吶...愛情讓人變成了哲學家?)

這樣看來,Vivien和Charline極有可能是這檔節目三季以來唯一經過科學數據成功匹配並保持甜蜜生活的一對,兩者近日受到媒體熱議,前者也大方向公眾分享婚戀保鮮的訣竅。

婚戀愛情保鮮訣竅

女方Charline現年30歲,是公務員。男方Vivien現年28歲,是經驗豐富的房產銷售人員。

在兩人相遇之前,女方有過三段戀情,其中2段維持了3年,一段維持了7年。最長的戀情最終無果而終是因為三觀還是不合。「最後,我發現我們兩個對於人生的願景和期待不同。」參加節目的時候距離她結束最近一段戀情才幾個月而已。而談到參加節目的初衷是因為「我當時看到了節目的第二季,我相信科學可以幫助我找到真命天子。」

Charline和Vivien在初次見面就結婚的現場,滿滿甜蜜感~

男方則有過2段戀情,他參加節目的初衷是為了「建立一段認真的關係」。

而談起為什麼可以和其他幾對不同,維持一段堪稱「完美」的婚後關係,兩者也給出了自己的婚戀小秘訣。

女方Charline覺得是歸功於「有很多共同之處,我們太像了!」女方描述兩者的關係時覺得「自己總有說不盡的話要同Vivien講,初次見面後暢聊45分鐘停不下來」。而在彼此了解過程中,則更覺得對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找到要找的人」之後的狀態~

男方則覺得歸功於關係中的兩個人「持續溝通」。女方補充說,「正是因為互相溝通我們才能更加了解彼此,我屬於有話直說的類型,他則更深思熟慮一點,他會退讓。正是因為知道這點,我們才更合得來。」

對於自己結婚相戀方式和傳統意義上的不同,兩者也表示了大方接納。女方表示因為自己的工程師出身,她一直挺相信科學的,而目前的結果也證明了自己當時決定的正確性。

男方當初則有些懷疑,甚至在婚禮前一天晚上萌生了放棄的想法,但他表示,這一切懷疑在第二天見到了女方的時刻就全部消散了。

男方社交軟體Instagram上曬出的婚禮當天照片,的確是「疑慮全消散」式開心。

是科學還是新式「包辦婚姻」?

利用大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個體匹配,這樣的方式在近年來早已流行,各類線上交友配對軟體的興起也正是基於數據演算法的分析。這種人類歷史上新型的婚戀配對方式也引起了各方思考,這究竟是科學帶來的便利?還是另一種「包辦婚姻」?

法國心理學家帕斯卡·昂(Pascal Anger)在對《第一次見面就結婚》節目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當今社會,很多人不願在愛情上浪費時間,而且不願主動、坦誠、自由地建立一段關係

交友網站已想方設法加快戀愛的速度,這檔節目甚至連「 高效率地找對象交友」這一過程也一併省去,使配對成功者直接步入婚姻殿堂。在這個人類交流越來越困難的時代,我們常常需要依靠第三者來告訴自己對方是不是理想的伴侶,現在,所有的步驟都被省去,我們只需簡單地等待他人為我們做出選擇即可。

這樣的相遇已並非主動的選擇,而是帶有強迫的意味,甚至有些野蠻,這只是一種新時代的「包辦婚姻 」罷了。

網飛製作的電視劇《黑鏡》第四季第四集Hang The DJ中展示在未來社會,人們可以用演算法虛擬1000次戀愛經歷,來決定戀愛雙方的匹配度。

而在未來,在用數據和演算法編織起的茫茫人海中打撈出兩個人,會演化到如同《黑鏡》第四季第四集中,精確到社會信用分級匹配嗎?這種尋偶方式,又是否像過去人類歷史中的包辦婚姻一樣,成為社會主流呢?

歡迎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

(英倫圈推薦,來自圈哥的小夥伴「歐洲時報oushi1983」,作者:周周、傅嘉麗,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女王禁止梅根佩戴王室珠寶?可她光靠戒指就玩出了花……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