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有哪些充滿諷刺意味的事?

歷史上有哪些充滿諷刺意味的事?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我們愛歷史(ailishi777)

轉載請自行聯繫

讀歷史,一個小目標,就是「以史為鑒」。

但擁有「以史為鑒」意義的歷史,卻不止是帝王將相的縱橫風姿,更不止是金戈鐵馬的浴血碰撞。更包括,那無數波瀾壯闊的「大事件」背後,好些意味深長的小事。

比如下面這些「小事」,各個都是浩瀚史料里的匆匆一瞬,卻都深藏了濃濃的諷刺意味。細細品味後,無論或哭或笑或嘆,卻都有多少思考在其中。

一:司馬炎「比美」

說到這類諷刺小事,晉武帝司馬炎,很適合開個場。

這位親手締造「三國歸晉」大業的西晉開國皇帝,胃口卻貪的很,成天絞盡腦汁撈錢。

自我感覺還良好,總覺得自己新創的大晉朝,能跟漢室四百年江山比個美。

於是一次祭祀後,司馬炎得意洋洋問眾臣:「大家看朕這個皇帝,最像漢朝哪位明君哪」。司隸校尉劉毅頓時一聲怒喝:「恆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恆靈也!」

這意思是說:皇上您省省吧,您都像漢恆帝漢靈帝兩個昏君一樣賣官鬻爵了。

而且漢恆帝漢靈帝兩個昏蛋賣官,還知道錢歸國庫,您賣官呢?

錢全揣自己腰包,比那倆貨都差遠了。比美?您是比爛吧——啪啪打臉。

被打臉的司馬炎呢?一句打哈哈:「今朕有直臣,固為勝之」。你看,朕有你這樣的直臣,說明朕比那倆貨還是強的多嘛!算是給自己「抹一把粉」。

然後呢?該賣該撈還是繼續。

新生的西晉江山,迅速烏煙瘴氣,終於在司馬炎駕崩後,半壁江山覆沒在五胡亂華的災難里。

只要拿比爛當比美,後果就如西晉一樣嚴重。

二:魚保家獻「寶箱」

武周年間,女皇武則天掌握大權,可朝野反對聲暗流涌動,愁的女皇寢食不安。「官二代」魚保家,卻興沖沖跑來獻寶:皇上您別發愁啊,只要用了我這寶貝,保證把藏在暗處的「反對派」一個個揪出來,統統給您橫掃掉。

什麼寶貝這麼厲害?這是魚保家精心研發的「告密寶箱」:一個設計獨特的銅箱,上面按照告密內容,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格口,只要告密信塞進去,那就再也抽不出來。果然把武則天看的怦然心動。

魚保家又趁熱打鐵獻策:不妨把寶箱立在洛陽,再給給所有的告密者,一律提供優厚的獎金食宿。鼓勵他們勇敢站出來,大膽來洛陽揭發一切「反對派」。這「發明」加「構思」,終於叫武則天拍案叫絕:人才啊。

於是這「告密寶箱」,迅速紅透了全國,惹得全國各地的奸詐小人手持告密信,撒腿朝著洛陽狂奔。

一封封添油加醋的告密信,天天把「寶箱」塞得滿滿當當。每天都有人無辜躺槍,多少蒙冤的家庭家破人亡。慘烈的「告密風」,一持續就是多年。

就連武則天的股肱之臣狄仁傑,都差點冤死在這一輪災難里。

那獻上這「寶貝」的魚保家呢?高官厚祿了?

他反而也橫遭躺槍,被一封「告密信」指控謀反,然後就被暴怒的武則天,直接腰斬在洛陽街頭:本想邀個功,卻是送了命——奸詐小人的結局,基本逃不過這可恥的命。

三:趙匡胤「打兒子」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志在一統天下的宋太祖趙匡胤,發動了對江南南唐政權的總攻。南唐國主李煜一聽就憤怒了:我們南唐每年給大宋送錢送東西,表現的都這麼乖了,你怎麼還打我!

南唐老臣徐弦也是義憤填膺,雄赳赳氣昂昂出使大宋,當著趙匡胤的面,就是一通連珠炮似的質問:「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李煜對你趙匡胤,比兒子孝順爹還乖,你居然還狠下心打他,還有良心沒?

但不慌不忙的趙匡胤,卻只用一句話,就叫南唐名流徐弦差點背過氣去:「爾謂父子者為兩家可乎」——天底下有爹和兒子分開的嗎?那你南唐的國土不該是老爹我的?朕打兒子,天經地義!

噎過了徐弦後,勢如破竹的宋軍,把跪了大半輩子的李煜,抓到汴京繼續跪,富庶的江南大地也打包全收——國家的安危穩定,靠的是國家自強,不是靠認爹和跪。

可惜這個道理,後來同樣躲到江南的「弱宋」皇帝們,似乎不懂。

四:東廠校尉「出公差」

晚明吏治腐敗,文官武將們都是槽點滿滿,但大明最恐怖衙門東廠,也是「毫不遜色」。

在各類武俠小說里,東廠常是陰惻惻的存在,但到了魏忠賢掌權年間,這恐怖衙門也注了水,東廠要去某地執行任務,「出差」的校尉編製,都是敞開了「賣」。

京城乃至沿途各地的地痞無賴們,經常咬牙砸錢買個名額,就能一路敲詐勒索,賺個盆滿缽滿回來。

特別是到了「魏忠賢大戰東林黨」的關鍵時刻,派去各地抓捕東林黨的「東廠鷹犬們」,基本都是這類花錢買職位的「假校尉」。

這幫人的積極性,也不是一般的高,在某地抓完人後,飯不吃水不喝,猴急的往下一個目的地奔,口頭禪「急著趕下一趟差」:穿上東廠這層皮,走哪都財源滾滾,時間就是金錢哪。

可這好事,也有砸鍋的時候,比如去蘇州抓捕東林骨幹周順昌時,由於這群人太囂張,要錢要的太狠,以至於激了眾怒,被憤怒百姓一頓暴打,打的死的死逃的逃,是為「五人墓事件」。

事件里被打死的東廠校尉李國柱等人,全是花五百兩白銀買職位的「假東廠「。

五百兩銀子,就這麼買了個死。鬧劇背後,是個爛在骨頭裡的大明。

五:耆英耍「兩面派」

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簽訂後,負責簽字的耆英等大清重臣,那真是亞歷山大:一邊是英國人貪得無厭,得了便宜就得寸進尺,隔些日子就獅子大開口,另一邊是打了敗仗割了地的道光皇帝,卻還十分要面子,一聽洋人鬧事就氣炸,一氣炸就拿辦事大臣撒氣。

簡直是稍不留神就丟官坐牢。可作為當事人的耆英?人家過的可滋潤呢!

因為身為清朝宗室,對道光皇帝這位「實在親戚」,耆英其實十分門清,深知其要面子的性格,更深知英國人的貪得無厭,所以早就拿出了自己的對策:兩邊忽悠唄。

於是,每當英國人提出非分要求時,身為兩廣總督的耆英,就是來者不拒,最該拒絕的也不拒,一切非分要求,都是無條件答應。

不但答應的爽快,還和英國人主動拉關係,國家的主權利益?

甩甩手簽字就賣!中學課本里,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瞬間多出來的那麼多雪片般的賣國條約,都是耆英這麼爽快簽的。

那坑大清坑到這地步?道光皇帝面前好交代?

耆英早準備好了,一邊是四處撒錢拉關係,饒是洋人撈了好處,堵住道光皇帝的耳朵不就行?

同時更在道光皇帝面前賣力表現,只要一提到英國人,耆英就是滿幅義憤填膺,他寫給道光皇帝的那些奏摺,每份都罵出花樣,恨不得罵了英國人的祖宗八代。

晚年的道光皇帝,每當對鴉片戰爭恨恨不已時,看了耆英的奏摺就消了氣。

就靠這兩面忽悠,耆英一度成了清王朝的紅人,道光皇帝這邊不斷表揚,英國人那邊也十分滿意,知道他賣國賣的爽快,每次有談判,都點名要和耆英談,真箇是熾手可熱。

但好景不長,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人攻陷廣州,耆英昔日與朝廷的往來奏摺,全成了英國人的戰利品。

他罵英國人的那些「豪言壯語」,這下把英軍氣炸了肺。於是當耆英再度受命來談判時,英國方面已是見也不見。

他多年忽悠的醜事,也是徹底穿幫,被憤怒的新皇帝咸豐帝一擼到底,賜了根白綾上吊。

問題是,這麼個簡單套路,竟忽悠了大清這麼久。

如此大清朝,怎能不落後挨打?

參考資料:《清史稿》、《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印度、越南經濟真相
中國歷史盲蠻多,男子自稱乾隆騙富婆222萬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