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3個新職業官宣!玩電競、開無人機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了

13個新職業官宣!玩電競、開無人機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了

無人機「飛手」算是「斜杠青年」張曉軍的一個兼職。

原本他只是在老家浙江遂昌縣開一家銷售電腦的店面,捎帶著跟人合夥搞一個快遞網點。2017年,在看到老爸前兩年掌握了無人機駕駛技術,在田裡實踐植保噴防,感覺效果還不錯,隨後他也開始參加成人技校的培訓,並順利成為一名「飛手」——正式名號為「無人機駕駛員」。

他也許還不清楚,無人機駕駛員已經正式成為國家認可的一個新職業。

今年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初步確定15個擬發布新職業。4月1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此次發布的新職業中,大部分與當下新興的技術有關,比如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也有長期存在終獲官方正式認定的職業,比如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

人社部表示,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利用無人機完成一些人類難以完成的高難險和有毒有害工作成為可能,通過無人機可以進行植保、測繪、攝影、高壓線纜和農林巡視,無人機在物流等領域也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阿里巴巴新零售工程部總監蔣昕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職業的出現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和反映。從這13個新職業來看,科技含量與數字化程度均很高。雖然新職業和傳統職業在形式上有所區分,但在本質上都是隨著新的社會需求、新的商業運行方式出現而產生的。當前的社會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對服務的專業化需求也不斷增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職業本質上是人們美好生活需要在就業領域的反映。

無人機「飛手」扎堆農業領域

無人機駕駛員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新的職業,緣於無人機在農業植保噴防領域的大範圍使用。

使用無人機噴防最大的好處就是省人工、省農藥。

張曉軍稱,5畝雜交水稻,用無人機的話只需要10分鐘,而用人工來打葯的話,至少需要半天;在農藥使用方面,前者因為精準度高可減少用量60%左右。與此同時,「飛手」也會起到監督農戶的作用,不再使用國家禁止的高毒農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不過,無人機「飛手」仍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噴防工作需在作物生長的特定時間段進行,比如在張曉軍的老家,6~8月份時,要給農戶的雜交水稻打農藥,每塊田地基本上要打四次。此外,需要趁著早上氣溫低的時候打葯,一般都是從凌晨4點開工,到上午10點收工。

在作業季,平均每個月下來會有1萬多元的收入。但即便是在農村,讓年輕人下田幹活,他們也是不願意的。

「上次我通過成人技校組織的無人機培訓,一起的有40多個人。目前真正留下來做『飛手』的只有3個人。」張曉軍說。不過,他認為這個行業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在未來,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已經很少有人用老式的噴霧器去打葯了,地方政府也在推薦使用無人機。

山東青島市的無人機「飛手」秦超,原本在一家國企做研發工作,跟農業毫不搭邊。在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無人機,覺得很新鮮,起意要去做一名「飛手」。

不過,從相對穩定的國企離職,去從事無人機噴防工作,光跟家人做思想工作,秦超就用了兩年時間。

他說,這個行業非常有活力。由於都在探索商業模式階段,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物質回報不算大,但大家都很亢奮。「可以預見的是,無人機是要完全替代傳統打葯模式的。」

秦超認為,現階段無人機噴防還沒有正規化,這個職業不光需要具備操作無人機的技術,對植保服務的專業性要求也是非常強的。然而,這其中存在錯配的現象——懂植保知識的專業人士,跟能駕駛飛機的「飛手」,並不是同一群體。要把作物的病蟲草害防治住,就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想做好植保服務,不是一兩年的功夫,需要一點一點慢慢來。」秦超說。

截至2018年11月,大疆農業在中國無人機市場保有量2萬台,全國作業面積達到1.3億畝次,在全國培訓了超過1000名維修大師,並培訓了14000名專業持證植保「飛手」。

大疆農業銷售總監陳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疆是在2012年開始切入植保無人機領域的。隨著無人機成為很多行業的生產力工具,操作無人機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一種職業。

「新職業」的背後

「科技和生產力的提高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需求結構隨之發生改變。」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標準處處長葛恆雙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在就業領域,廣闊的新消費需求必然孕育著大量新工種、新職業。

這也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2015年時,「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員」「快遞員」「文化經紀人」「動車組制修師」「風電機組製造工」等首次登上《職業分類大典》。

數字經濟經過4年的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新產業也帶動社會新就業崗位湧現,包括跟數字經濟、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密切相關的新職業。

電競從業者的身份此次也被進一步認可,他們可以堂堂正正說自己是「正經從事遊戲職業的」了。

據國家廣電總局《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的獨家製作方——伽馬數據統計,去年國內電競產業規模已經超過912億元,電競用戶規模達到了4.28億人。但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是電競從業者的人數僅為44.3萬人。在薪資方面,報告稱,從業者的平均薪資基本與遊戲產業持平,去年的平均薪資為11124.8元。而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體育產業報告》則認為,電子競技取代足球成為最具增長潛力項目。

再以購物直播為例,這一新的平台催生了新的職業和新的業態。從主播、網紅,到他們背後的主播經紀人、場景包裝師、直播助理、直播講師等,因淘寶等購物網站和信息平台的直播而興起的職業已有數十種,主播更是成為熱衷時尚的年輕人最嚮往的新興職業之一。

更大的「直播經濟」正在形成。在杭州,隨著購物直播越來越火爆,杭州九堡成為「網紅大本營」,當地不僅有網紅孵化公司,甚至還有專門為網紅提供宿舍的「網紅樓」。

此外,很多聞所未聞的新職業也突然走紅:在視頻網站訓練機器識別接吻、牽手等場景的「吻戲鑒定師」,學霸雲集的物流無人車「保姆」天團,客服部門的人工智慧訓練師……

29歲的吉恆杉是視頻網站優酷的一名人工智慧數據標註師,2016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視覺專業。他每天的工作是將屏幕上成百上千幅內容各異的畫面標註成兩類——「接吻」和「非接吻」,訓練機器識別何為「接吻」鏡頭,因此也被戲稱為「吻戲鑒定師」。

中國網路視頻內容消費用戶已達到近6億。「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用手機和電腦看網劇、電影和體育比賽。」吉恆杉說,大家的需求不再是簡單地看劇,還想看更精彩有趣的片段、集錦,主動地找到自己最想看的明星或場景。因此,要想實現搜索和智能編輯,就得訓練機器從海量的素材中找出相應的場景,並打上標籤。

「一天要標註幾百張接吻的圖像,最多時標註上千張。」 吉恆杉說。

面對新職業的出現,蔣昕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些新職業在為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隨著技術創新和消費升級不斷深入,一些新職業背後依託的新業態新模式,也彰顯出蓬勃的創新驅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大國工匠」王曙群:中國航天對接機構的探路者
科研成果轉化一大難題終被解決:轉讓定價不再要求資產評估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