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答案放前面:《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中的「大抵」和魯迅在文章中經常用的「大抵」,是大概、大都、大略、大致的意思,表示總括一般的情況,詳細解釋請見「牴」字解說黑體欄位落。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38課,講六個漢字,這六個漢字全部是《說文解字》「牛」部漢字,也大都是現代漢語不常用的生僻字,因為課程的連續性,這些字不能略過,所以要忍住枯燥,耐住性子。六個字分別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讀作fèi。《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兩壁耕也。從牛,非聲。一曰覆耕種也。讀若匪。」《說文解字》給了這個字兩個本義:(1)兩牛相向而耕。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得比較清楚:「兩辟耕,謂一田中兩牛耕,一從東往,一從西來」(2)復耕之後再種植。王筠的《說文句讀》稱:蓋謂再耕之而後種植也。「也說得很清楚。不多做解釋了。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雕塑:牛耕田)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的小篆寫法)

注意,字型跟「輩」字很像,不要寫錯。

2、?(左邊一個「牛」,右邊一個「壽」)。讀tā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牛羊無子也。從牛從壽聲。讀若糗糧之糗。」形聲字,這個字本來右邊更複雜,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說:「今字作?」,基本確定右邊為「壽」。【猜想】壽的本義是長壽,也有老的意思,牛長壽,老了,不能生子了。徐灝的《說文注箋》稱:「豈謂牛羊不復生子歟。」簡單說:?的本義就是牛羊不生子(並不管牛是不是夠老)。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的小篆寫法)

3、牴。這個字有三個讀音。

(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dǐ。給的解釋是:「牴,觸也。從牛,氐聲。」形聲字。本義就是用角互相抵撞。這個字也寫作抵、觝。桂馥的《說文解字義征》稱:「《漢書.揚雄傳》:『犀兕之牴觸。』」李學勤先生編《字源》稱:「觝是更換義符牛為角,觝、牴同字異體。抵本義為推擠,引申為抵觸,與牴同義,二字為同義詞,漢字簡化之後,牴併入抵,牴便作為抵之異體存在。」這是抵、觝、牴三個字的辨析。我們經常看到的牛、羊等有角的動物打架,就是用角互相碰觸,就是這個「牴」。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牛牴架)

本義之外,牴還有兩個意思:(1)略,大致。《玉篇.牛部》:「牴,略也。大牴,言大略也。」這個詞通常寫作「大抵」。

比如《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句話很有名,大意是:《詩經》三百篇,大多都是聖賢們為抒發鬱憤而寫出來的。「大抵」這個詞,魯迅的作品裡經常出現,比如《故鄉》有一段說閏土的樣貌:「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再比如《孔乙己》中也有這麼一段文字:「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以上兩例中的「大抵」,就是大概、大都、大略、大致的意思,表示總括一般的情況。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繪畫:《魯迅與閏土》局部)

(2)會合。《方言》卷一:「牴,會也。雍、梁之間曰牴,秦、晉亦曰牴。」這是方言對會合的說法。

(二)牴的第二個讀音讀作dī。同「羝」。意思是公羊。在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里,牛、羊經常不分,有時合併,有時單指。

(三)牴的第三個讀音讀作zhāi。專用於一個詞「<牛+解>牴」獸名。出自《集韻.皆韻》,稱「性忠直」,據這個解釋,當類似傳說中的獬豸,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獬豸)

牴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牴的小篆寫法)

4、(GBK字型檔無此字,有些設備無法顯示,下面用拼音代替。字形是上面一個「衛」字,下面一個「牛」),具體楷書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讀音有兩個:(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讀音wèi。給的解釋是:「牛踶wèi也。從牛衛聲。」許慎以本字解釋本字。它的本義是牛踐踏(是個動作過程,所以不好描述)。在「足」部「踶」字字條下,許慎釋為:"躛也",基本上是兩字互訓。

本義之外,wèi字又指牛蹄。《玉篇.牛部》稱:「wèi,牛蹄也。」《廣韻.祭韻》也說:「wèi,牛蹄」。名詞,不多做解釋。

(二)第二個讀音是guì。讀音出自《廣韻.廢韻》:「guì,牛觸人。」就是牛用角牴人。

這個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篆寫法)

5、?。讀qiǎn。形聲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牛很不從引也。從牛從臤,臤亦聲。一曰大貌。」給了兩個本義:(1)牛不馴服,不服牽引。「牛很不從引也。」許慎表述得很清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臤者,堅也,故從牛、臤會意。」「臤」是堅固的意思,牛臤會意指牛堅持自己的態度,因此,他認為有會意的可能。(2)大貌。也有引申的意思,牛不聽話,拉不走,它應當是一頭體形非常大的牛。

有經驗的朋友會知道,有時,牛會非常犟,怎麼也拉不走,就用這個字表示。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犟牛)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的小篆寫法)

6、牼。讀k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牛厀下骨也。從牛巠聲。《春秋傳》曰:「宋司馬牼字牛。」形聲字,從牛巠聲,本義是牛膝下的直骨。即牛脛骨。在金文中用作人名。牛身上的某個部位,當然是名詞,也不做過多做解釋。

牼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牼的小篆寫法)

本課的六個漢字,大部是生僻字,有兩個現在的GBK字型檔已經沒有,未來也會漸成死字,了解就可以了。

(【說文解字】之138,部分圖片引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唐詩閑讀:「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說文解字》第137課:成語「犁庭掃穴」的「犁」是什麼意思?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