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德爐的分類

宣德爐的分類

說到香爐,其材質大多為陶、銅、鐵、瓷,少有佛道的供養者會使用金銀之器放在殿前來表達對佛祖的尊敬。現代也會有以琉璃制爐者,如是種種,材質不盡相同,但形狀大多都有幾分相似。戰國到漢代時期多以陶、銅製爐,或用於禮祭,或用於生活。

▌器說——宣爐古事

論香爐之名,當以博山爐而為始,博山爐的出現也是將器物造形與人們的祈願心理和藝術美感相融通。

在博山爐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祈願的元素,而唐宋式樣的香爐上我們則能夠解讀到許多具有設計型的元素,其中尤以宋式更為突出,它既將瓷器為爐發揮到了極致,更是將宋代極簡的文化元素嵌入到了爐形之中,大器莊重,且又不失精緻。這種變化,應該就是物與物的傳承,從商周至漢的陶、銅製爐,到宋的瓷爐,再到明式宣爐,由禮器演變化為香爐,由使用變化為賞器。器物隨著文化的演變不斷變化。所謂相由心生,造物本來就是人成,由思想、文化,匯入到傳承的器物上,一個新的元素就產生了。

明式宣德爐,可以說是中國香爐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爐器之一。宣爐就形制上而言,繼承了商周青銅器物、宋代五大窯之代表,少量借取戰漢之形,這種由瓷轉銅的變化,就如同由戰漢銅器轉化為宋瓷一般,傳承就是一種相續,一而三,三而一。

如果說宋式爐器是由用到賞的初始,那宣爐則是賞之極致。宣爐的形成,有著偶然,也有必然。偶然者,在於材質,風磨銅當時非我朝所有之物;必然者,帝王好雅,冶銅工藝成熟,香爐使用普及等。如非幾重因緣聚合,也難有宣爐之顯。

▌《榮齋燕居 宣德最新分類法》

宣爐一物,國家永祚,古來崇尚,今逢盛世,益發崇揚了。就歷代分類來看,寓義性分類明確,功能與適用性分類未有,於杭州淨慈美術館之展,榮齋主人劉錫榮先生撥冗推新,公布其新的研究成果——《榮齋燕居 宣德最新分類法》。

此分類根據宣德爐的功用安置,將其分為四大類,更重於實用性,以糾正600年來用爐過程中之謬誤也。

諸般樣式的花式爐,隨著時代發展,仿宣德爐盛行,日漸繁多,不一而足。但總體上可以概括如下:小巧精美者,多為文房、賞爐之屬。大型規範者,多為庭堂、禮供之屬。

至於安置一事,以空間成正比為宜。譬如空間大者,爐體稍大為宜。空間小者,爐體稍小為宜。至於個人喜好,不一而足,以和規,以說人為尚可矣。所以,本展籌備期間,另闢門徑,就宣德爐實用與安置諸事,謹分為下:

十七世紀珍舍永寶款押經爐

禮供爐:

以天地神靈為敬,以四時大節為祭,以心性禮拜為質,以供養承事為表。

未有爐時,先有鼎出。鼎之用在於禮,祭祀承事。有爐形成,功能漸而多元,祭祀之外,佛道殿宇供養,家宅中堂清供。

爐形多選莊重大氣之形狀,如朝天耳爐,橋耳爐,鬲式爐等。另有諷頌經典香事供養之爐,稱之為押經爐,此類爐多為錐乳三足,入清之後,亦有棋足者也。

十七至十八世紀 大清乾隆年制款缽盂爐

文房爐:

以自心審美為體,以線條形態為式。文人好物,以雅為出,文人好雅,以別為豪。爐為空間營造之調劑,琴棋書畫、讀書品茗之依伴。《長物志》曰:「宣爐乃文房首器」。

爐形式樣呈顯個性,以形制彰顯個人心性,或簡、或繁。更有爐之款識,又分詩文款,吉語款,姓名款,齋堂款,紀年款,或齋堂紀年私家皆具之綜合款識。透視的是文人的骨節,文房的格調。如馬槽爐,蚰耳爐,戟耳爐,鬲式爐,缽盂爐等。

亦有伴侶音律之琴爐,伴讀書聲之薰爐類別,亦為文人之好。

十七世紀大明宣德年制款竹節形卧式爐

廳堂爐:

以爐式呈現空間美感,

以置物彰揚境界精神。

故,

爐式須堂皇高貴,

形體須莊嚴大氣。

物者以用而成立,

非用者不能彰顯。

爐之初時,用於廳堂樓閣,多為薰息異味,驅趕蚊蟲。之後,功能日趨多元,作為陳設優化空間者亦多矣。

廳堂之爐,多選線條簡約優雅,形制堂皇者為宜。有爐含座者,根基千重,沉穩大氣,更顯吉祥如意,祚祺永年也。諸如太平有象爐,仿青銅禮器之鼎爐等。

此外,又有熏爐一類,陳設使用兩宜,焚香之際,沉煙裊裊,案上雲煙,意境甚是曼妙,亦可過濾煙塵雜味。其形制與樣式紛呈,諸多妙相,不一而足,大多為訂製形樣也。

十七世紀大明宣德年制獅頭耳爐

賞爐:

以外在形式為表,

則張揚藝術造化之美。

以兼賞並用為品,

則營造風雅高貴之境。

器之形,以和而是為包羅。

形之美,以人歡喜而鑒別。

爐之形制,千般變化,各呈其式,各寓其義。然,其造化本義,則萬法歸宗也。如戟耳爐,法盞爐,獅頭爐等。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根見物,心生喜樂。此,爐與人和合有別之道也。

又有,依南宋官窯而出的鬲式爐,寬折沿、柔束頸、滿聳肩、腹略鼓,袋形檔、實足跟。如是標籤,變化多元,大有一鬲化百爐之神體妙態也。

本文來自收藏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上海博物館藏高古玉真品賞析
了解中國古傢具分類,看了這一篇就夠了!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