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下令殺死救命恩人樊噲?原因不簡單!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下令殺死救命恩人樊噲?原因不簡單!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下令殺死救命恩人樊噲?原因不簡單!

劉邦多疑的第一個犧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在劉邦稱帝的這一年被劉邦以謀反罪名消滅。接下來是韓信,在劉邦稱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樣是企圖謀反。5年後,呂后將韓信殺死於長安宮中,並且誅連三族。趙王張耳幸虧是劉邦的女婿,他因涉嫌謀反被廢除王位,不過保住了一條命。

劉邦當年只是一個小吏,平時行事像個小流氓,不然以他的武藝,也難以在秦末拉起一支隊伍來。他在經過多年的奮鬥之後,終於統一了全國。從昔日的一個混混級別,到今日的國之帝王,劉邦必然感覺到了自己這個身份的跨度有多大。他可能也會想到,當年一個縣裡的那些老鄉,如今的身份也發生了劇變,那自己都變了,其他人能不變嗎?

樊噲和劉邦從年輕時就熟悉,劉邦起兵反秦時,樊噲就是劉邦的親信,跟著劉邦東征西討,樊噲的官位不是靠劉邦賞的,都是自己真刀真槍掙回來的。這個史記中都有記載,每次斬首多少,封什麼樣的爵位,這都是樊噲拿命拼來的。

陳平和周勃哪裡料到劉邦突然要殺他的連襟,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劉邦此時已是「難得糊塗」了,知道再勸也沒有用。於是他兩人合議了一下,決定把劉邦的「砍人頭」先變成「抓住人」。而事實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私自變通,才最終保住了樊噲的性命。因為劉邦不久就撒手西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狂風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妃子,為什麼都是被包在被子里抬進皇帝寢宮的?原因不簡單!

TAG:狂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