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十四節氣中為何只有清明成為節日

二十四節氣中為何只有清明成為節日

從節氣來講,清明是我國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其它節氣一樣都屬於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重要標誌。但不同的是,清明也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在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俗演為節日。

探討清明節的形成發展過程,就不得不先說掃墓和寒食禁火這兩個習俗,正是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習俗後,二者合二而一,才形成了清明節日。

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

掃墓或稱墓祭、掃拜,就是在墓前祭祀祖先,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研究認為:古無墓祭,拜掃之俗起於東漢。其實並非如此。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設冢人、墓大夫分別掌管王、侯、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

《周禮?春官?冢人》記載:「凡祭墓,為屍。」「屍」就是神主。可見早在西周時已有祭墓之俗。而《禮記?檀弓下》記載顏淵與子路的對話中,曾提及「哭墓」、「展墓」、「式墓」,前兩者就是掃墓,而「式」即「軾」,軾墓就是憑藉車前橫木向墳墓行禮,也屬於掃墓的範圍。

《孟子?離婁下》中講了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祭墓的祭品,雖然這個乞食祭墓品的齊人成為人們的笑料,但從他的所為也可以證明戰國時代掃墓之風十分盛行。

秦漢時代掃墓風俗得到官方提倡

秦漢時代,掃墓之風俗注入了禮俗的內容。《後漢書?明帝紀》注引《漢官儀》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這是當時供奉陵園的禮制。

因此,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十年(公元34年)至長安「事十二陵,躬祭於墓邊。」(《後漢書?光武紀》)儘管漢代沒有確定寒食之日,但漢人重視祭祖是可以肯定的。如嚴延年要從京師跋山涉水,不遠千里「還歸東海掃墓地。」(《漢書?嚴延年傳》)

東漢光武帝劉秀以孝立國,更是提倡掃墓。宋代邵伯溫在《聞見錄》中談到:「漢光武初繼大業,諸將出征,有鄉里者,令拜掃以為榮。」當時上行下效,拜掃祭墓之風勃興。由於漢代人把祭掃祖先墳墓看得很鄭重,所以王充《論衡?四諱》記載有因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墳墓祭掃的禮俗。

唐代以後掃墓之風在民間盛行

魏晉南北朝時代,社會分裂,軍閥割據,烽火連年,儘管如此,但人們對掃墓之風依舊重視。許多在職官員,常請假回鄉掃墓。《魏書?高陽王傳》記載:「任事之官,吉凶請假,定省掃拜,動輒歷十旬。」他們請假回鄉掃墓,一去就達百日。

而到了唐代,拜掃之風從達官顯貴到庶民百姓都已十分盛行,並且將拜掃的日期定為寒食節。據《舊唐書?玄宗紀》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

鑒於此俗已久,唐玄宗遂於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自此,寒食掃墓用詔令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索性列入五禮之中。每逢清明節到來,「田野道路,士女遍滿,卑隸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成了時最重要的社會風尚。

傳說中寒食節源於晉臣介子推

寒食節究竟是哪一日,一說是清明的前一日,一說清明前兩日,說法不一。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此寒食節來歷。據晉地民間流傳是紀念晉國介子推的節日。

春秋時,介子推輔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他們迷路于山中,糧絕無援,重耳餓得頭暈眼花。於是,介子推偷偷地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為重耳充饑。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在封賞功臣之時,獨獨忘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隱入山中,不肯復出。晉文公為逼介子推出山受封賞,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抱樹死於火海中。晉文公看到如此錚錚忠骨、高風亮節的介子推慘死,禁不住百感交集,傷心之極!為了悼念他,遂下令禁止在介子推死之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飯,以後相沿成俗。稱為「寒食禁火」。

到了唐代,寒食、清明兩個節日就合二而一了,從節日風俗來說,基本上是一回事。據《癸辛雜識》記載,清明節時,太學也要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晉地寒食禁火尤為嚴格,昇平時要禁火七日,喪亂之世也要禁三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寒食節與清明節為何相差1天,為何要家家插上柳條
郝夢齡軍長在忻口前線犧牲後,同一地點又犧牲一位師長、一位旅長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