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做"光桿掃帚":一代名臣紀曉嵐的後人們

做"光桿掃帚":一代名臣紀曉嵐的後人們

公元1964年初,一幫街道積極分子簇擁著一個革委會負責人來到宣武區施家衚衕20號紀曉嵐嫡傳第六世孫女紀根沛的家,聽說她祖上是清朝的大官,河北獻縣有名的大地主,他們是特來「清理階級隊伍」的。

做

負責人:聽說你家老祖兒在清朝是當過大官的?

紀根沛:那是乾隆年間的老事了,紀曉嵐當時是……

負:什麼「紀小蘭」、「李小蘭」的,我問得是你的老祖兒,你不要避重就輕,拿一個小丫頭片子對付組織!

紀:您們誤會了,他的號就叫紀曉嵐,他是個男人。

負:男的怎麼起這麼個娘們兒唧唧的名字?接著說,當的什麼官?

紀:大學士。

負:大學士是幹什麼的?

紀:就是跟教育有關的吧。

負:老師?

紀:怎麼說呢,比老師大。

負:一個窮教書的大又能大到哪兒去?

紀:是啊,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官兒。

負:對組織要老實,我們可是要調查的,欺騙組織就是欺騙人民、欺騙黨———聽說,虎坊橋的晉陽飯莊想當初是你家的產業?

紀:沒有的事,那地方我連進都沒有進去過!

負:這個老太太到你們店裡去過嗎?(負責人突然問帶來的一個晉陽飯莊職工)。

那人仔細端詳紀根沛後說:沒有,我從來沒有看這老太太去過。審問最後草草做罷。

做

儘管施家衚衕距那晉陽飯莊(紀曉嵐故居)只有千米之遙,但紀根沛真的一生都沒有進去過。好多次,她曾隔街駐望自己祖先的那個院落,想起兒時河北獻縣崔兒庄老家的深宅大院,想起家道中落後幾十年的漂泊生活,不覺已是兩眼噙淚,但打個愣怔就急急走開。

水總是往最低的地方流

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末,李樹慈嫁給了紀曉嵐的一個第六世孫。婦從夫姓,李樹慈改稱紀李氏,官稱紀李樹慈。30年代後的河北,天災不斷、戰亂紛擾,紀家勢微,於是開始變賣田產,分家單過。紀李樹慈先是帶著大女兒紀根沛暫住天津。後來紀根沛嫁給了在北平教書的步恆檻,紀李樹慈在孝順女兒的堅持下作了「進門岳母」。三個外孫子都由紀李樹慈帶大,她常用講《閱微草堂筆記》故事的方法教導兒孫,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積德從善,屈己從人的處世哲學。紀家的後代們在各自的工作環境中大都中規中矩,老實巴交,很有人緣,大概是源於打小接受的這種因果教育吧。

做

像她的母親一樣,紀根沛是一個與世無爭的普通家庭婦女,她在施家衚衕22號小樓上住了幾十年,老街坊們提起她都說:「紀大姐,那可是個大老實人啊!」

紀根沛年輕時家境殷實,受過良好教育。紀根沛曾去日本留學,回國後曾在一家日本株式會社當文秘,鑒於她寫得一手好文章,秀麗工整的蠅頭小楷又非常出眾,姐妹們都管她叫「紀大學問」。1940年代末,她嫁給了北京的教書先生步恆鑒,育有三子,同時還照料著幼年喪父的兩個外甥。

做

1950年代末,由於家務負擔沉重,紀根沛辭掉了工作,專門照顧自己的母親和孩子們,同時做一些縫紉活兒補貼家用。幾十年來,她光縫紉機就踏壞了三台。其間,街道幾次組織做外活兒的婦女集中工作。紀根沛總是悶頭幹活兒,一天與別人說不上三四句話,更從不與人爭利,人們私下裡叫她「老悶兒」。發料的人欺負她,總把不合規格的料分給她,這樣不但加大了工作難度,稍不留神就會出次品,但她卻渾若不知。這反倒激起了同事們的同情心。再分料的時候,許多仗義的同事主動替她去領料,她反而會得到質量最好的料。她感慨地同老伴說,看來,水總是往最低的地方流啊!

紀根沛的「不爭」也是家傳的。紀曉嵐有一句名言,叫做:「知不可解者,以不解解之」。它後來成為紀家的祖訓。作為紀曉嵐的後代,紀根沛深得其中三昧,她把「知不可解者,以不解解之」發展為:「知不可爭者,以不爭爭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大唐的開放:女道士宴會上大講段子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