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夏屹立五千年的秘密,被專家三言兩語說透了

華夏屹立五千年的秘密,被專家三言兩語說透了

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體的發展都有過高潮,也有過低潮,既有發展的機遇,自然也會面臨挑戰乃至危機。世界史上,遠如東、西羅馬帝國、蒙古帝國、跛子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近若歐洲奧匈帝國,先後成為歷史上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過客,至今煙消雲散,應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古語。

「多難興邦」,在過去的幾千年中,華夏雖經無數災難,仍屹立東方,保持獨有的文明和疆域,並正在恢復昔日的繁榮。同時,歷經磨難的華夏,積累了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典籍,積澱了普遍認同的優良傳統。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已成為日常生活中評判是非曲直的功能,使大眾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養成浩然正氣和君子人格,進而增強做一個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中國歷代獨尊儒教(儒學),士大夫均受到熏陶,沉浸於儒教的學說。其後,在中國的三大宗教中,儒教又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髓,從而對國人形成巨大而久遠的影響。縱使元朝、清朝入主中土,迅即尊奉儒教,開科取士,維繫了儒教的地位。以現代語言說,即主體民族從未失去文化、思想的陣地。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為何宗教戰爭在歐、亞文明古國不絕如縷,卻在歷史上與中國絕緣。這是因為在歷史上中國士子以及統治階層獨尊儒教的心態從未撼動過

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美東說,「看完《二十五史》,凝神思考,方覺更偉大的中國畫卷才剛剛展開,更美好的中國世紀才剛剛開始。實踐證明,任何更替的根本因素,在於能否得到百姓的認可和支持。而我們始終以百姓為中心 ,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一心一意為了百姓謀發展;一條路子不動搖,一如既往重實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能有幸目睹這樣一個萬世永昌的盛世,何其幸哉,何其美哉,何其偉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崇尚節儉的兩位皇帝:一個世代顯貴,一個三代貧農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