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

□ 劉高峰 天津中醫藥大學

繆刺的「繆」以往多讀謬(miù)或髎(liáo)。筆者以前也這麼讀,但到底念哪個對,一直拿不定主意。直到聽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研究員張縉講針刺手法課的氣反理論時,追本溯源講解繆刺含義,並結合字書上記載的「繆」的七個讀音進行分析,我才知道應該讀做繆(jiū)刺。

聽張縉老師講,20世紀50年代他在北京高師班(全國醫學院校高級針灸師資訓練班)學習時曾跟全國著名針灸專家王雪苔探討過「繆」字的讀音。於是我閱了相關資料並結合張縉的講解進行了以下考證。

按反其病所的部位來取穴,叫氣反。關於氣反理論,古籍中有如下論述。

最早在《靈樞》中已有氣反的記載。《靈樞·終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靈樞·衛氣失常》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

《素問·五常政大論》最早明確提出一種與病氣上下相反的治法—氣反的概念,曰:「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內經》中提到兩種關於氣反理論的應用方法,即巨刺和繆刺。

《素問·繆刺論》曰:「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佈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竇漢卿的《標幽賦》里也寫道:「交經繆刺,左右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巨刺與繆刺各異,微針與妙刺相通。」巨刺與繆刺均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刺法。不同之處在於巨刺為邪客於經,刺經脈刺深;而繆刺為邪客於絡,刺絡脈刺淺。

清楚繆刺的含義之後再來看繆的讀音。「繆」有七個讀音:①讀「謀」(móu),當「綢繆」講,事先準備之意。《朱柏廬治家格言》曰:「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②讀「糾」(jiū),當「交錯」講,「兩股相交也」,「繆龍」即交錯之龍形。③讀「謬」(miù),當紕繆講,即錯誤、乖誤。鄭玄:「繆誤也。」④讀「木」(mù),當和悅講,亦當虔誠講。⑤讀「妙」(miào),姓。《史記·儒林外史》有蘭陵繆生。⑥讀「遼」(liáo),通繚,當纏繞講,纏繞不休之意。⑦「讀路」(lù),通「戮」有並、合之意,「繆力同心」。

通過「繆」的七種讀音分析,再結合針灸取穴行針時的具體情況來考慮,讀成「謬」(miù)是錯誤之意;讀成「繚」(liáo)是纏繞之意;「繆」只有在有讀成 (jiū)時當交錯講,即有兩股相交之意,才符合繆刺之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原意。所以,繆刺的繆當讀作「糾」(jiū)。 (文/劉高峰,指導/張縉)


北京中醫藥大學名師教你學針灸、刮痧、拔罐、艾灸技能

學針灸還是要名師帶,北京名師系統教你學針灸

報到時間:2019年4月23日

學費:3500元(包含書費、證書費、針具費、學費、實習費等)

授課師資: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學院、針灸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中醫院、北京醫院等一線教學、臨床教師。

授課方式:線下視頻教學、線下理論操作教學、臨床見習

聯繫方式:18618281628(微信)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針灸中繆刺讀音考辨,讀(miù)、(liáo)還是(jiū)?

培訓信息:

學針灸還是要名師帶,北京名師系統教你學針灸

任氏針灸埋線美容減肥研修班

拜明師,跟名家,成名醫,中醫針灸臨床經驗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