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級解鎖火幣Prime二期項目,牛頓賣的什麼「蘋果」?

十級解鎖火幣Prime二期項目,牛頓賣的什麼「蘋果」?

火幣Prime首秀後次日,3月27日,火幣全球站CEO翁曉奇(花名:七爺)首次進行線上分享時向PANews透露,「二期項目也是一個非常優質的項目。它會側重在提升傳統產業,並利用區塊鏈去重塑上。會是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項目,會引發很多關於一個熱門行業的討論。」

如今,猶抱琵琶半遮面數日,4月9日中午火幣終於官宣,第二期「花落」牛頓Newton。官方介紹到,牛頓Newton致力於打造社群經濟基礎設施,通過提供治理、協作和激勵等服務,將公司經濟升級為「人人貢獻、人人受益」的全新社群經濟。牛頓團隊分布於全球,囊括來自不同國家的技術專家、電商創業者等行業精英,在技術、電子商務、運營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而在前一晚,4月8日晚間,七爺發布朋友圈劇透,與牛頓Newton創始人徐繼哲一起吃牛排,並稱,「借區塊鏈,電商』復仇者聯盟『能否再掀波瀾?」

在解碼牛頓Newton項目之前,PANews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小牛的故事:誰的數據?

小牛為了賣自家農場里的蘋果,在某東和某寶兩大知名網上商城上都開了網店。這些店可不是免費開的,他每年要給這些電商平台繳納一筆平台使用管理費。

同時,小牛也是一名網購愛好者,經常上網買買買。這不,這次「雙十一」,他又快把信用卡刷爆了。在一年一度的「某付寶」曬賬單日,他在朋友圈中感嘆:「今年又是『剁手年』,真不知道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被誰賺去了?!」

但小牛還沒有察覺到,自己在平台上的每一個行為,都在貢獻著各種「數據」,不僅僅是賬單這麼簡單,甚至會作為消費行為數據,被有償輸出給金融企業,作為大數據風控、精準獲客營銷的重要「原料」。

有沒有在小牛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

不論是任勞任怨的網店主,還是「買買買」的主力群眾,都為某寶、某東等平台的商業生態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沒有享受到平台發展的紅利(除非你購買了公司股票)。

舞台下,是默默無聞、盡心儘力貢獻流量和購買力的小微企業主和消費者;舞台上,是財富排行榜上排名不斷攀升的巨頭高管們。

毫不客氣地說,整個電商生態成長帶來的紅利,著實被少數人拿走了。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答案是:經濟激勵模型出了問題。

誕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公司制已經歷經了四百年。這種資本、股東和公司的協作方式,在把人和資源凝聚到一起的同時,為了盈利而不斷去尋求壟斷、統治市場,最終,可能會造成公司與消費者、員工在利益上的對立。

如今,時代背景和技術的變化,挑戰著公司制的底層邏輯,能不能創立一種新的經濟模型,使得「人人貢獻,人人受益」?

正是基於這個樸素思考,牛頓Newton團隊開啟了激勵方式的探索之旅。

重塑生態模型

正如七爺所言,牛頓Newton是電商復仇者聯盟,創始人徐繼哲曾是好樂買網技術負責人,而聯合創始人李樹斌是好樂買創始人,而美麗說的創始人徐易容、蘭亭集勢聯合創始人劉俊、珂蘭鑽石創始人郭峰等電商老人是牛頓Newton的基石投資人。

「牛頓」項目名稱不禁使人聯想到被蘋果砸中的偉大的科學家艾薩克·牛頓,歷史中,牛頓不僅是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的科學家,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牛頓還是一位金融學家。他曾在擔任英國皇家鑄幣局局長時,發明了硬幣防偽技術。並且,他還首倡金本位制,這一制度後來影響了世界金融數百年。

本著對科學家、金融學家牛頓的敬意,牛頓Newton團隊,想利用區塊鏈等技術,通過非盈利基金會所管理的社群經濟體,來創建上述「人人貢獻,人人受益」的經濟模型。

牛頓Newton創始人徐繼哲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就是通過共識演算法為數據確權,產生確定性;並且,用通證把股權、分紅權、管理權等等都權益都整合在一起並分發,為生態中所有通證持有者帶來激勵。

在傳統電商中,小牛等普通買家和賣家們所產生的數據,由於歸屬權不明確,數據往往會被大平台壟斷並濫用;現在,藉助區塊鏈技術的數據確權,數據的生產者---也就是像小牛這樣的普通你我---就成為了數據的真正主人,可以掌握數據的使用權,並且可以用自己的數據為自己「謀福利」。

在傳統電商中,多數普通人做貢獻,少數巨頭得益;而藉助通證激勵,可以真正享受到整個生態成長的福利。

這些特點,正好解決了傳統電商的「痛點」,也是牛頓Newton的生態框架和經濟模型的核心。

不同於大多數追求「普世」的公鏈,牛頓Newton定位是「鏈商」(Chain Commerce),即全面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商業,重點關注面向商業的公鏈。對商業應用所需要的專業環節,比如採購、倉儲、運營、客服、物流、財務對賬,等等,以及商業所需要的社交需求,有針對性地去做技術優化。

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綜合考慮,牛頓Newton的技術框架分為三層。

牛頓Newton的技術架構 圖片來源:牛頓白皮書

| 最上層,是包含各種Dapp、錢包、商城NewMall、保險、金融借貸等的應用層。

這一層適用於數量眾多的小型商戶。對於這些沒有太多技術實力的商戶來說,首要需求就是能通過牛頓Newton提供的渠道,以更低的成本賣掉更多的商品。NewMall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流量和更低的交易成本。比如,像小牛這樣的商家,在NewMall上繳納的平台使用費只佔傳統電商平台的30%-40%。另外,小牛在某寶和某東上需要付費打廣告、買流量,但是在牛頓的NewMall上,就可以享受免費且巨大的流量,這便是新技術浪潮初期的紅利。

| 中間層,是超級交換協議層。基於這些協議,可以輕鬆地開發出最上層的應用。

這一層適用於數量較多的中型賣家。他們的訴求,已經從銷售轉變為開創獨立品牌,所以,他們可以在可以開發運行獨立商城,並運行在牛頓Newton超級交換協議之上。

| 最下層,也就是基礎層,包括NewChain,NewNet,原子哈希、NewIoT和DAI。

這一層適用於數量較少的大體量商家(比如年營業額10億以上的商家)。對於這種商家而言,除了需要獨立商城外,他們還可以基於NewChain發行自己的通證,並把交易、通證數據保存在NewChain上,把商品圖片、視頻存儲在NewNet的分散式計算和存儲網路中。再加上牛頓NewIoT提供的物聯網技術和設備支持,商家們可以享受到完整技術棧的服務。

技術方面,2018年12月18日,牛頓Newton自主開發的高性能公鏈NewChain發布,它具備商業落地應用。2019年3月15日,牛頓錢包NewPay升級至1.0版本,並開始了人類節點的競選。目前,NewMall的聯調和主網集成測試已完成。

基於這些完善的基礎設施,商家們和牛頓Newton一起,共同打造一個多層級的商業生態系統。

人人受益的激勵模型

生態技術架構為激勵模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整個生態系統會根據參與者的貢獻值來智能分配NEW(注1)——牛頓Newton的通證。

對於生態內的商家來說,NEW可用於整個生態的支付手段和價值流通。無論是使用牛頓Newton生態內的上層應用、中層協議,還是底層基礎設施,都要用到NEW。即使是大商家用NewChain發行的自有通證,其價值也與NEW錨定。

而對於生態內的消費者來說,「購物即挖礦,越買越有錢」。也就是說,你在牛頓Newton的商業生態內購買越多,貢獻越大,能得到的NEW就越多。並且,藉助區塊鏈技術,消費者的各種數據(瀏覽、購買、支付等等)的歸屬權完全屬於消費者本人,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將數據出售給第三方機構而獲利。

而不同於傳統的電商積分激勵模式,正如中歐國際商學院教授龔炎所言,積分有一個更本質的缺陷是:你拿不到這個企業的成長溢價,最終這個企業的成長跟你沒關係。積分體系是一種經典的存量思維,而不是一個增量思維。

除了用於激勵之外,NEW還用於整個牛頓Newton生態的治理(比如,投票和監督)、協作。

這樣,整個生態內的所有參與者---無論是商家、消費者,還是牛頓Newton團隊本身---大家的利益都通過NEW綁定在了一起。

這種激勵模型之下,牛頓Newton巧妙地完成了從傳統商業向社群經濟的轉變。

服務「鏈上」用戶

雖然解決了傳統電商的「痛點」,但牛頓Newton並沒有將傳統電商視為競品,在其創始人徐繼哲看來,牛頓Newton的定位是「鏈商」---全面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商業。與傳統電商的關鍵區別在於,「鏈上」和「鏈下」的區別。

這就像20年前,網店和實體百貨商店的區別一樣:網店的目標客戶是會用互聯網的那群人(線上),而百貨商店的目標客戶則是不會上網進行網購的人(線下)。同理,牛頓Newton的定位,是服務上鏈的人;而阿里巴巴、亞馬遜等服務的是不上鏈的人。前者對區塊鏈和通證的理念和接受程度較高,就像20年前第一批接受互聯網購物概念的人那樣。

正是基於這種定位,牛頓Newton圍繞著區塊鏈的重要因素「通證」,設計了三次通證交換,打造社群節點,培養用戶群。

2018年12月12日,牛頓Newton在澳門舉辦了首屆社群節點大會。與會社群代表來自9個國家,約220人。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牛頓社群成員分布在89個國家。此外,牛頓還計劃與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信息學院建立區塊鏈技術研發中心。

從牛頓Newton對社群的重視程度就可以看出,牛頓團隊對於區塊鏈價值的理解和認知是很深刻的。比特幣穩坐加密貨幣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之一就是強大的共識。

對於一個區塊鏈項目來說,社群建設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當社群足夠大時,才能形成強共識, 而共識的強弱直接影響了項目的價值。

除了技術和社群基礎,在商業方面牛頓Newton也在積極推進與傳統商業的合作。2018年12月,其與重慶糧食集團在有機種植、糧食收儲、物流運輸等環節的牛頓公鏈和物聯網技術方面,進行戰略合作;2018年12月,牛頓Newton與新浪就運營NewNet達成戰略合作。

牛頓有句名言,「每一個目標,我都要它停留在我眼前,從第一線曙光初現開始,一直保留,慢慢展開,直到整個大地一片光明為止。」 不急於發幣、上所,牛頓Newton項目或許便是踐行著這句話。而藉助火幣Prime的有力宣傳,鏈商概念或將引爆下一個輿論議程。

註:

牛頓Newton體系中獎勵機制的細則:共識機製為行為證明(PoA,Proof of Action),主要體現為牛力(NewForce),社群成員的正向行為將獲得牛力的增加,而負向行為對應的牛力的減少。1個單位的牛力錨定1人民幣的消費行為產生的正向貢獻,牛力與NEW的折算方法為當天該NewID的牛力佔全網總牛力的比例乘以當天釋放的NEW總量。社群部分激勵的NEW總量為600億,在未來50年內逐漸釋放。第一年社群部分釋放的NEW總量為8億個,平均每天釋放量約為219.17萬個。在初期,社群成員可通過三種方式獲得牛力:發起競選人類節點或向人類節點投票、邀請新用戶下載安裝NewPay並創建NewID、在NewMall上購物。在人類節點競選或者投票中,1個NEW產生0.0001個牛力。在邀請中,每邀請一位新用戶下載NewPay並創建NewID將產生50牛力。在購物中,每在NewMall上購買1人民幣商品將產生1牛力。

(作者:PANews,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TRX-波場單日漲幅為7.66%,BIONE躍居交易量排行榜第二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