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福醫藥否認分拆,但傳統葯企熱衷分拆成趨勢

人福醫藥否認分拆,但傳統葯企熱衷分拆成趨勢

4月9日,人福醫藥(600079.SH)董事長王學海對外表示,公司各業務板塊將考慮分拆上市,其中,兩性業務板塊將在港交所上市,創新葯研發類子公司希望在科創板上市。此言一出後,當天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異動大漲逾4%。晚間,公司立即發布公告澄清否認。

人福醫藥最後是否真的會分拆,目前是不得而知。但是有必要提及的是,傳統葯企們正在熱衷於分拆卻是不假的事實。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多里,包括天士力(600535.SH)、麗珠集團(000513.SZ、01513.HK、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等葯企都在密集籌劃分拆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計劃。

2017年,天士力就正式發布公告對外宣布,公司擬通過對旗下生物葯業務進行資產重組,將控股子公司上海天士力葯業有限公司打造成公司生物葯板的唯一經營平台,並擬以改制重組後的上海天士力為主體,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2018年6月份,麗珠集團宣布旗下控股公司珠海市麗珠單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麗珠單抗」)進行對外增資。增資之後,麗珠單抗要努力於2022年12月31日實現在港交所、紐交所或者納斯達克上市。

緊接著,2018年9月份,復星醫藥亦宣布,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赴港上市。復星醫藥也對復宏漢霖業務進行明確區分,復宏漢霖研發、生產單克隆抗體藥物,復星醫藥的製藥業務則從事除單克隆抗體藥物以外的其他藥物生產、研發。

為何傳統葯企現在都熱衷於分拆創新葯業務板塊獨立上市呢?

深圳一位券商醫藥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傳統藥物分拆研發創新葯子公司上市,可以說是雙贏,一方面創新藥物研發費用居高不下,又可能會拖累母公司業績;另外一方面,分拆後子公司也可以獲得新的融資渠道,解決研發資金需求問題。

今年2月,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生物醫藥BIO50人論壇」上,有投資人就表示,中國上市葯企中,以仿製葯企居多,仿製葯去搞研發的話,必然會導致公司的盈利下降,而二級市場投資人,會不會認可公司的估值則留有疑問。如果市場投資人不認可的話,上市公司可能沒有動力去研發。這也是為何現在很多仿製葯企在研發創新藥物過程中,採取了一個分拆動作,即把仿製藥物留在上市公司中,創新藥物分拆出去,這由此也可以獲得兩種不同的估值體系。

對於傳統葯企而言,分拆還有來自於大環境資本市場的推動。

2018年4月份,港交所開始允許未盈利生物葯企上市。緊接著,近期已開閘的科創板也對未盈利生物藥物「敞開」上市大門。種種推動之下,上述分析人士亦認為,傳統葯企分拆會成為行業一種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亞盛醫藥聯手君實生物探索小分子藥物與PD-1聯合用藥
石家莊之外零門檻落戶有望再添64城,包括這些熱點城市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