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想讓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黃金期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想讓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黃金期

當我們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希望他健康聰明,將來能超過我們,去實現我們未竟的夢想。但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發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只要我們耐心等待,到了一定階段,孩子的大腦自然會具備應有的能力。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孩子錯過了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一不小心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豈不知,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錯過不能重來。


為何不能錯過孩子頭三年大腦發育黃金期?

孩子的大腦從受孕開始就在不斷地成長發育,而且會貫穿整個生命周期。但是0-3歲發展最快,3歲以後的發育速度逐漸放緩。

孩子的頭圍不斷變大,孩子出生時頭圍為35厘米,從出生到兩歲半,增長15厘米,從兩歲半到成人,再增長5厘米,其中絕大部分是在6歲以前增長的,可見3歲前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以後增長的速度。

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如此,出生後呈現逐步遞減的趨勢。剛出生時,新生兒的腦重量平均為350g,1歲時可達到950g,6歲就接近成人的水平,達到1200g(成人是1400-1500g)。

孩子在出生時,腦細胞、腦容量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孩子智力更好,有的孩子智力更差一些?除了遺傳因素之外,離不開學習和教育,不同的培養和訓練造就不同的大腦。所以,要想培養一個智力水平更高的孩子,就要抓住3歲前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大腦在使用中成長

大腦就像肌肉一樣,我們經常鍛煉使用它,他就會變得更結實、更複雜,經常不使用它,他就會萎縮、退化,一日不如一日。

1920年,印度傳教士發現兩個狼孩,他們雖然是人,但是因為長期和狼生活在一起,具備了狼的生活習性,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其中一個回到人間11個月,因為不適應環境而死去。另一個4年後學會了6個單詞,5年後才學會了直立行走,到17歲時還沒有學會真正的說話,智力只相當於3、4歲的孩子。這個事例說明沒有抓住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要想再達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比登天還難。

有3個發育不同的孩子,第1個是芝加哥的早產兒,提前2個月出生。第2個是足月新生兒,他的受孕時間和第1個早產兒是同一天。第3個是3個月的孩子,來自巴西馬托格羅索的欣古部落。第1個早產兒的視力最好,其次是第2個,最後是第3個孩子。因為早產兒提前2個月擁有了觀察世界的機會,第2個孩子比早產兒晚2個月觀察世界,第3個孩子雖然已經3個月,卻一天也沒有見過光線。所以,不是出生後就會自然而然地擁有很好的視力,而是只有使用才會具備。視覺是大腦發育的通路之一,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大腦必需在使用中成長。


如何利用大腦黃金期

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創始人格蘭·多曼在《wow!你的寶寶是天才》一書中說:大腦的功能由6個神經通路組成: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手的能力,要發展大腦,就要發展這6方面的能力。


1、視覺能力訓練

剛出生時:進行對光反射刺激。在黑暗的房間里,抱著孩子,用手輕輕遮住他的眼睛,距離眼睛15-20厘米處,用手電筒照孩子的右眼1秒鐘,並說「光」,在黑暗中等待5秒鐘。同法照左眼1秒鐘,等待5秒鐘。輪流照兩隻眼睛,每隻照5次,每天刺激10次即可。

2.5個月:給孩子看25*25厘米黑白相間的棋盤圖案,讓孩子找房間里的白色光斑,讓孩子看白色卡片上的黑色圖案,通過這些方法刺激孩子對輪廓的視覺意識。

7個月:讓孩子看方格板上彩色的形狀、看黑色輪廓卡上色彩鮮艷的細節圖形,逐步看一些單詞卡片和有複雜細節的卡片,通過這些方式,刺激孩子對物體細節的分辨能力。

12個月:給孩子看色彩鮮艷的照片、圖畫書,讓孩子看一些單詞卡片,刺激孩子視覺聚焦能力的發展,以產生簡單的視覺層次。


2、聽覺能力訓練

剛出生時:驚嚇反射刺激。在安靜的房間里,讓孩子躺在床上,在距離他60厘米的地方,敲擊兩塊木塊,大聲說「木塊」,等3秒鐘再敲一次,每天刺激10次。

2.5個月:讓孩子聽3米距離之外的小汽笛聲音,每次聽3-10秒,每天聽5次,用來刺激孩子對危險聲音的恐懼反應。

7個月:經常和孩子對話,讓他聽到正常的語言,還要提供鈴聲、鑼聲等有趣的聲音,使孩子能把聽到的聲音和事物對應,逐步理解聲音的意義。

12個月:抱著孩子在室內、室外散步,把看到的事物,用標準的語言告訴他,比如「這是電視」「這是桌子」等,讓孩子逐步認識這些事物,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3、觸覺能力訓練

剛出生時:進行巴賓斯基反射刺激。讓寶寶光腳躺在床上,右手托起寶寶的左腿,左手大拇指指甲沿寶寶左腳腳心的外緣從腳跟到腳趾輕輕地划過,並說「摸」。同樣的方法划過右腳,每天刺激10次。

2.5個月:分別用冰塊、熱毛巾接觸孩子身體不同部位,讓孩子接受冷刺激和熱刺激,當然我們自己要先感受一下冷熱,在我們能接受的前提下進行操作,不要給孩子過強的刺激。用手捏孩子的身體各部位,讓孩子感受壓力刺激。

7個月:我們用手撫摸孩子的身體,告訴他哪是眼睛,哪是鼻子,哪是手,哪是腳,通過觸覺刺激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用不同材質的物品觸摸孩子的身體,如粗布、紗布、綢布、海綿、刷子、泡沫等,讓孩子感受不同的粗細程度的刺激,提供觸覺辨別能力。

12個月: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觸摸喜歡的事物,感受不同的形狀、材質、溫度,促進觸覺能力發展。


4、運動能力訓練

剛出生時:給孩子提供趴著的機會,讓他能夠移動雙臂和雙腿。經常抱起孩子做各種動作,讓孩子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空間活動。平托著孩子移動、上下左右移動、坐在搖椅上搖動、左右搖動、前後搖動、旋轉運動、舉上舉下、抱著跑動等等。

2.5個月:讓孩子經常趴在床上或者地板上,鼓勵他、引導他,引起他爬行的慾望。

7個月:讓孩子練習手膝爬行,逐漸用四肢把自己支撐起來。我們還要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抱著孩子轉圈、搖動、悠蕩、拋高等,做這些動作時一定注意安全。

12個月:讓孩子練習站立和走路,孩子的大腦就會利用和克服重力。我們還要經常和孩子做平衡遊戲,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5、語言能力訓練

孩子要發出聲音,必須能夠呼氣和吸氣,所以,呼吸系統發育成熟,語言能力就會增強。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周,讓孩子多趴著運動,促使呼吸系統發育成熟。

孩子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語言,哭聲、笑聲、叫聲都算語言,我們要注意傾聽這些語言,給予積極地回應,從而讓孩子更加快樂地發出聲音。

我們要不斷地和孩子說話,比如「餓了嗎?」「尿了嗎?」「我的寶貝」「你好」,根據所處的情形不同,交流不同的內容。即使寶寶不會說話,我們也要發出我們的聲音。因為寶寶不會說但是會聽,我們的聲音會在他腦海中留下記憶,當他會說話的時候會輕鬆地回憶這些語言。

我們要經常給孩子讀有韻律的詩詞、兒歌,孩子會逐漸學會裡面一些特定的語言,我們可以讓他接話,孩子慢慢地就會學會和大人對話。


6、手的能力訓練

剛出生時:練習抓握能力。讓孩子仰面朝上躺在床上,把右手的食指或者拇指放在他的左手手心裡,我們朝外拉手指,孩子會緊緊地攥住手指不放,我們大聲說「抓」。這個動作慢慢地從10秒增加到60秒,每天練習10次。

2.5個月:在孩子手裡放一個小搖鈴,讓他握住,然後對他說「現在把手鬆開」,讓他慢慢練習鬆手。把手指放進孩子的手心裡,讓他握住手指,拉他坐起、站起,加強他的抓握能力。

7個月:訓練孩子抓握一些小的物體,從抓一塊開始,到抓兩塊、三塊,循序漸進。讓孩子練習抓橫杆,開始托住他的身體,慢慢地讓他自己懸在空中。

12個月:給孩子提供再小一些的物體,讓他能用手指捏起來,鍛煉拇指和食指對捏的能力。讓孩子抓握橫杆,當自己能懸空30秒後,可以進行懸梯訓練,讓孩子逐漸做到在懸梯上進行移動。這種運動不僅加強手的抓握能力,而且能促進呼吸能力的發展,還能加強視覺會聚的能力。

總之,3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錯過不可逆,一生就一次機會。我們做父母的想讓孩子更聰明,就別錯過大腦發育關鍵黃金期。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媽悟語 的精彩文章:

子宮裡待滿40周的寶寶,這些方面很多媽媽羨慕,出生就高人一籌
寶寶出生身高都是50厘米?調查了近八千個新生兒,事實勝於雄辯

TAG:凝媽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