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重構智能數據中心,賦能夥伴做大產業蛋糕

華為重構智能數據中心,賦能夥伴做大產業蛋糕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數據,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在2012年至2017年的複合增長率為 32%,預計未來三年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5%以上。此外,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IDC機櫃數已超過210萬個,與2017年底166萬個相比增長超過26%,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增速更是超過40%。

毫無疑問,面對高速增長的數據中心市場,如何確保數據中心的快速上線?機房的節能減排該如何展開?以及怎樣做好數據中心的日常運維與管理?顯然也成為了當下眾多數據中心客戶最為關心的話題。

在今年福州召開的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期間,華為網路能源對外表示,今後將繼續為ICT基礎設施提供更加強大的「數字平台」,在幫助新一代數據中心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更大力度賦能合作夥伴激發生態潛能,並與合作夥伴一起做大產業蛋糕,以共同迎接數據中心智能化新時代的來臨。

以數字平台重構數據中心

華為網路能源在過去幾年基於自身對ICT領域的深刻理解,以及持續的創新和實踐,為業界打造了一整套更加貼近客戶需求的高效、智能、綠色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數字平台」,為新一代數據中心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華為在業界率先提出了基於iCooling、iPower、iManager的i3解決方案,通過全面應用AI技術,讓數據中心的供配電、溫控、管理系統全面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從而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的可靠性、能源效率以及運維效率。

其中,iCooling,能夠實現對溫控全鏈路智能管理,基於AI節能演算法,實現同等條件下PUE降低8%,變「製冷」為「智冷」,把數據中心製冷做到極致;iPower,實現了對供配電全鏈路可視化智能監控,核心設備關鍵器件健康度預警,變被動運維為主動預防,保障數據中心的安全可靠;iManager,實現數據中心多子系統、多DC的數字化、可視化統一管理,提高運維效率50%以上,降低運維成本,讓數據中心管理更簡單高效。

第二,我們知道目前大部分數據中心在運維和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依舊比較傳統,主要表現在比較依賴於「手挖肩扛」的運維模式,如靠人工現場抄表,靠人工現場判斷數據中心故障異常等。可以說,這種傳統運維方式不僅大幅度增加了運維團隊的工作量,更給運營成本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此,華為創新的研發出了DCIM 解決方案,通過智能自動檢測、智能數據分析、智能決策執行等智能化手段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對數據中心實現了有效的「監、管、營、控」,最終達成穩定運行和最大化的使用率。可以說,DCIM 解決方案不僅重新定義了DCIM,也真正成為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的「操作系統」,更是華為在數據中心領域「十年磨一劍」的重要印證。

第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華為還推出一系列創新節能解決方案和產品。例如,智能模塊化數據中心相比於業界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內可節省電量7000萬千瓦時(10MW數據中心,負載率40%,業界數據中心平均PUE 1.6)。模塊化UPS效率高達97.5%,業界領先,同比業界96%效率UPS,全生命周期節省能耗500萬千瓦時(10MW數據中心,負載率40%,溫控COP:3)。

由此可見,圍繞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構建,華為網路能源始終將「智能化」貫穿於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運維及運營等各環節,最終實現了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也完成了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價值重構。

與合作夥伴做大產業蛋糕

當然,華為深知在數據中心向智能化的演進過程中,單一企業的視角和力量已不足以應對外部環境的激烈變化,企業間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必然將走向整合內部與外部資源「為我所用」,走向生態與生態互相合作的新時代。

基於此,華為網路能源在過去幾年中除了在端到端解決方案上不斷創新之外,也積極通過打造生態沃土,以「平台 AI 生態」的新模式打造與合作夥伴之間的協同合作、共生共贏的生態合作模式,具體來說:

首先,華為不斷保持在網路能源業務上的產品投入,通過「年年有新品,年年有精品」的策略,實現了從單產品到解決方案對合作夥伴的賦能,全方位增加了合作夥伴的銷售機會。

其次,華為也在產業上主動開放合作生態圈,助力各夥伴充分吸收營養,實現設計院,專家,協會,夥伴,客戶共同發展,全鏈條的一體化共贏。這種開放式的合作方式,不僅強化了合作夥伴對行業的理解和認知,也大大加強了各方對市場聯合拓展的能力。

再次,華為還在服務上加大解決方案的開發,大力發展服務新生態,並提升更多CSP五鑽能力,共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一致性的數據中心專業服務,同時也讓服務真正成為合作夥伴提升客戶滿意度以及擴大收入的重要來源渠道。

最後,華為對人才培養也高度重視,通過積極建設ICT學院,華為實現了長期人才的培養落地,更傳遞了華為網路能源的技術與產品知識,為社會及整個產業鏈培養了眾多面向數據中心的創新型和應用型技術人才。

回頭來看,通過全方位、多維度對合作夥伴的賦能,眾多合作夥伴在過去幾年與華為的合作中也得以快速壯大,其中山東科普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

據介紹,山東科普在與華為簽約合作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業績就實現了300%的增長,並先後拿下網路能源分銷金牌、網路能源CSP五鑽、多產品銀牌等認證,這不僅豐富了該公司的產品線,同時也為山東科普帶來了極大的市場機會。此外,在與華為的合作中,山東科普無論從售前設計到售後交付,再到長期運維的能力都得以極大的提升,讓其項目的交付和服務質量也得以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同樣,長沙泰和英傑系統集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華為從2013年開始合作之後,也得以保持著每年60%的增長速度,過去三年的銷售額更是實現了十倍的增長。而該公司最初和華為開始合作時,其實僅僅只是從UPS合作起步,隨後通過增加和豐富產品線,實現了業務的不斷高速擴張,可以說華為多元化的產品線對合作夥伴的長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動作用。

不難看出,通過全面賦能整個生態體系,華為讓更多的合作夥伴得以實現不斷的發展壯大。對此,華為EBG中國區網路能源解決方案銷售部副總經理郭洪斌表示:「未來華為仍將通過堅持打造『平台 AI 生態』的方式,把更多的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服務帶給合作夥伴,一起實現生態的快速成長,共同做大整個產業的蛋糕。」

引領數據中心智能化升級

如今,憑藉對數據中心市場的深入洞察和認知,以及多年來在市場中所形成的強大解決方案所構成的新勢能,華為網路能源也在過去幾年裡,快速成長為市場中不可忽視的「重量級」選手。

但是,在華為EBG中國區網路能源解決方案銷售部總經理石瓊看來,整個數據中心智能化變革的大趨勢,其實現在才剛剛開始,或者說仍處在「起飛」階段,因此未來整個市場仍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石瓊指出,中國有全世界無可比擬的數據應用以及產業政策支撐所帶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增長機會;同時,通過強大的研發投入和雄厚的技術實力,華為一直在市場中不斷推出有競爭力產品和解決方案;最後,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並不斷與合作夥伴協同配合,通過深入行業市場,真正解決了客戶的實際問題。

所以,在新的一年,華為仍然會在「聚焦、開放、投入和創新」四個方面不斷強化自身的實力和能力,希望能夠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努力,引領和推動數據中心智能化的轉型與升級。

一是聚焦,即聚焦核心渠道、聚焦重點行業、聚焦合作邊界,讓每一類合作夥伴都可以依託華為的平台實現能力升級和業務轉型,同時讓合作夥伴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客戶和找到更多的新機會。

二是開放,華為將加大開放力度,無論合作夥伴是否與華為有過合作,處在哪個發展階段,都能夠從和華為的合作中,獲得成長的環境和養分,並實現更大的創新和成功。同時,華為也會加大技術平台的開放能力,讓更多合作夥伴的解決方案能夠在華為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三是投入,華為將在人、財、物三個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在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產品研發,以及針對合作夥伴推出「因地制宜」的政策的基礎上,夯實整個華為網路能源賦能合作夥伴的強大實力。

四是創新,一方面華為將會針對數據中心場景化需求加大解決方案的創新力度,另一方面華為也會加強生態「肥力」的建設,並希望和夥伴加大合作模式上的創新,讓更多合作夥伴能夠和華為一起探索出更多的新商業模式。

正如石瓊最後表示:「通過不斷的持續投入、以及不斷的技術創新,這是華為網路能源和合作夥伴長期合作最根本的基礎,也是這個產業鏈能夠一起挖掘數據中心智能化升級紅利的信心所在,因此希望大家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和華為一起實幹創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AIoT賽道戰鼓擂,生死破局誰才是真正的領跑者?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