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患難見真情,柳宗元給劉禹錫的一首詩,同病相憐,難怪傳唱千年

患難見真情,柳宗元給劉禹錫的一首詩,同病相憐,難怪傳唱千年

大唐元和十年,永州司馬柳宗元被召回京。從永貞革新失敗,即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起,至今已經整整十年。由於奸人作梗,他再次被外放柳州為刺史。歷經三個月的長途跋涉,同年秋天抵達謫所。登上柳州城樓,想起一同被逐嶺南的四位永貞戰友,即漳州的韓泰,汀州的韓曄,封州的陳諫,連州的劉禹錫。當年一起積极參与革新,失敗後皆遭一貶再貶,他們早已從惺惺相惜的朋友,轉為同病相憐、患難與共的戰友。於是柳宗元就寫了一首詩給他們,同一首詩給四個人,很像今天的發朋友圈。就是這首著名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大意是:登上柳州城樓,只見天接大荒,一片茫茫,無盡的哀愁油然而起。

狂風突起,猛烈吹亂水裡的芙蓉,暴雨來臨,斜打著滿牆的薜荔。

重重疊疊的山嶺和樹木,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曲曲彎彎的柳江,像九轉千回的愁腸。

我們雖然同在嶺南這荒蠻之地,卻是音信不通,著實令人傷悲。

「登樓」是中國古詩中很常見的意象。思念或者煩悶,都好登高,無論男女。「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這是女人;「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這是男人。柳宗元登樓是為了遙望戰友,排遣心中的苦悶。那麼,他登樓看到哪些景物了呢?

首聯:登樓,先寫遠景。站在「高」樓上,一個「接」是說高樓與大荒相接,滿眼的遼闊與荒涼,側面話出柳州的荒蕪與僻遠。「茫茫」:景是茫茫的,心也是茫茫的。無盡的愁思充溢於無盡的曠野,景情互融,既直入主題,又引發展開下面宏大的畫卷。

頷聯:由遠景轉為近景。看到的是:疾風亂颭,驟雨斜侵,真切而細緻。荷花出水,薜荔滿牆,這本是美景,在這裡卻是令人心悸的畫面。它們正遭受著狂風暴雨的侵打。在我國古代,芙蓉和薜荔象徵著人格的高潔,品性的美好。其實芙蓉和薜荔不就像柳宗元及他的戰友們,一群單純的理想主義者,而驚風和密雨,不也正是朝廷那些掌握權力的權貴嗎?客觀的事物投射了詩人的感受,情境貫通,賦中比興,自然無痕。

頸聯:由上聯近景再轉為遠景。這一聯的畫面更大。仰觀:重嶺密林,遮擋視線,看不見朋友所在的四州;俯視:江流曲折,似思念朋友的九回之腸。一仰一俯,對仗工整,虛實結合。悲哀的心情,思念的心情如九曲迴腸,婉轉纏綿,緊繞主題,非常精妙。

尾聯:思念卻又望而不見,只能互通音書吧,但山路疊嶂,江流迂曲,互訪互信都很困難,其結果就是「音書滯一鄉」。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風俗迥異,語言不通,「桂嶺瘴來雲似墨」,這就是他們生存的環境。雖然同為嶺南,卻還是相望、相思不能相見,連通信都難,怎不令人痛心、憤悶。相環相扣,餘味無窮。

這首詩景物與心情緊密聯繫,景物中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這感情有對友人的思念,更有對自己和友人境遇的憤慨及無奈。

常有人說,柳宗元性格過於內向,柔弱,不似劉禹錫的豁達樂觀。縱然,同樣的遭際,柳宗元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落,劉禹錫卻是「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昂揚。但是就是這個貌似脆弱的柳宗元,卻做了一件非常真英雄的事。

元和十年,就是這次被召回京。桀驁不馴的劉禹錫寫了那首《玄都觀桃花》:「玄都觀里花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因譏諷當權的政治新貴而遭到報復,他們要把劉禹錫貶謫到播州,就是今天的貴州省遵義市。唐朝時,播州是出名的荒蠻之地,比嶺南還差很多,去了,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想到劉禹錫上有高堂老母,柳宗元慷慨上書,請求允許自己和劉禹錫交換,讓劉禹錫去柳州,他去播州,並說「雖死無恨」。柳宗元的義舉,讓整治他們的政治對手都深受感動,於是,劉禹錫的謫地才從播州改為連州。這件事真真確確,就記錄在韓愈寫給柳宗元的《劉子厚墓志銘》里。

可見,柳宗元和劉禹錫感情深厚,可謂患難見真情,一對難兄難弟相互扶持。

公元815年,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樓,滿目異鄉風情,滿懷抑鬱惆悵,遂寫詩贈給遭遇相同的難兄難弟,成就了這首被譽為「遼闊哀愁」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四年後,柳宗元於柳州任上,時年四十七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宋詞 的精彩文章:

唐代著名書法家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哲理,結尾更是經典
劉禹錫為什麼是詩豪?8首詩文,清貧中樂道,苦難中達觀,真君子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