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為何輸掉多場戰爭,若是劉備多活幾年,戰局會有所不同嗎?

諸葛亮為何輸掉多場戰爭,若是劉備多活幾年,戰局會有所不同嗎?

在三國時期可謂人才輩出,無論是能稱霸一方的雄主還是通曉世事的能人,都在這亂世中湧現。現代人對於那個時代存有許多幻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了。劉備三顧茅廬才請他出山,之後他便為了蜀漢基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劉備死後,他慢慢力不從心,屢嘗敗績,讓他光輝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但這並不能說是諸葛亮無能,只能說是造化弄人。擁有超高智慧的他為什麼會輸掉戰爭呢?

第一點,劉備的繼承人不僅算不上優秀,還要被稱為「廢柴」。不管諸葛亮多麼盡心輔佐他,他卻不能成就事業,經常懷疑諸葛亮別有用心,聽信小人的讒言,導致蜀漢一步步走向滅亡。

第二點,此前伐吳之戰使得蜀漢元氣大傷,多年之間無法恢復,就連他身邊的將才也都損失諸多,等到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對於那個重視將才的時代來講,失去這麼多人才是對國家戰力最大的打擊。

第三點,正是由於人才的缺失,諸葛亮無法信賴他人,凡事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後,而他年事已高,再厲害的人物也需要和別人配合。或許他在計謀上十分出色,可是在落實計劃的時候,總是有一些紕漏,也可能是因為精力過多分散。長期得不到休息的他,最終被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壓垮,為之後蜀漢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我們曾以為諸葛亮戰無不勝,可惜結合以上幾點之後,我們不難發現,不管一個人有多麼優秀,如果失去了助力,他都將一事無成,即使他是如諸葛亮這般的能人異士也不能例外。若是劉備可以再多活幾年,或許當時的戰局又會有所不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豪說史 的精彩文章:

將蜀漢推向深淵的人:混淆劉嬋視聽,打仗不讓調兵,最終導致失敗

TAG:阿豪說史 |